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种田成帝,我在西域建天庭 > 第600章 万民血诏终成,运朝启航

晨光落在高台边缘,那缕从东南地平线升起的炊烟还未散去。李文站在原地,目光落在登记簿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名字上,指尖轻轻划过一行“沙河屯,张三,户丁二,授田四十亩”。

他合上竹简,声音不高:“守诚叔,把所有请愿者的名册都收上来,今日正午前,要齐集高台之下。”

李守诚拄着拐杖走近,看了一眼远处仍在陆续赶来的百姓,皱眉道:“你要做什么?这些人刚安顿下来,不该让他们再折腾。”

“不是折腾。”李文摇头,“是给他们一个名字,也给我们一条路一个名分。”

赤奴这时从台下走来,脚步比往日沉稳。他没提军务,也没说巡边的事,只问了一句:“大哥,是不是该有个旗了?”

李文看了他一眼,嘴角微动:“快了。”

三人不再多言。半个时辰内,消息传遍各村坊、工坊与牧区。凡是已归附者,皆派一名代表前来高台,不为领粮,不为分地,只为见证一件从未有过的事。

正午将至,阳光直照大地。三百余人已列于台前,安静站立。他们中有老农、工匠、牧民,衣衫旧但整洁,脸上不见惶急,只有等待。

李文走上高台中央,手中多了一卷泛着微光的符纸。那是云姬早前留下的空间纹纸,轻如无物,却能承载信念之力。

他执笔蘸墨,落下一字:“吾。”

笔锋一顿,抬眼扫视众人:“你们可愿,将自己的命,交到自己手里?”

台下无人喧哗。一个老农抬起头:“我们已经交了。从第一碗粥端上灶台起,就交了。”

旁边一名年轻匠人接话:“我爹死在别国的矿坑里。你们让我站着活着,还教我铸犁——这命,早就是你们的了。”

“不是我们的。”李文纠正,“是运朝的。从今天起,不再是谁的附庸,也不是流亡之民。我们自己立个朝,叫‘运朝’。”

“运?”有人低声问。

“以气运为基,以民心为根。”李文继续写第二句,“承万民之愿,立不朽之基。”

最后一笔落下,符纸忽然轻颤,浮起一层淡金色纹路。

他知道,时机到了。

转身从袖中取出一枚青铜印记——那是战神残魂所赠的秘术信物,形如古印,刻有断裂的锁链图案。他将其悬于头顶,双手结印。

风起。

台下所有小麦精灵停下劳作,齐齐抬头望来。田间的稻穗、渠边的芦苇、屋檐下的藤蔓,同时轻轻摇曳,仿佛回应某种召唤。

“不愿饿的孩子,想回家的父亲,盼太平的母亲——”李文开口,声音平稳却穿透全场,“今日,你们的名字,便是我的诏书。”

他指向台前那方由根系编织而成的玉玺模子:“滴血入印,非为祭天,非为拜神。只为记住,这一日,是我们一起,亲手写下自己的命运。”

第一个上前的是狼脊沟的牧民头人。他咬破指尖,一滴血落入容器。血珠未坠,竟自行悬浮,化作一点红芒。

接着是沙河屯的老农,火窑寨的匠首,玉门关外的小部族使者……一个个上前,划破手掌,鲜血凝而不散,升腾成光点,汇聚于空中。

三百余道红光盘旋上升,在符纸上空凝聚成一道赤色虚影。那是一份诏书的轮廓,字迹尚未清晰,却已有沉重之意压向四方。

李文闭目,引导体内气运转动,将万民信念与空间之力缓缓融合。他的额角渗出细汗,呼吸略显急促,但身形未动。

片刻后,赤色虚影骤然亮起。

八个大字浮现苍穹之下,贯穿天地:

**运朝立,天命归心**

光柱久久不散,映得整片大地通红。有人跪下,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震撼。

他们看见了自己的名字,在风中飘荡,在光中流转。

李守诚默默走到台侧,捧起那本写满登记信息的竹简。他看了一会儿,转身走向新铸的铜匣,将竹简郑重放入其中,盖上盖子。

赤奴抽出腰间短刀,刀刃朝天,低吼一声。

远方传来回应——羌骑列阵于戈壁边缘,齐齐拔刀,号角声破空而起。

李文睁开眼,面向众人:“以前,别人说我们靠鬼怪种地,早晚遭报应。今天我要说,我们靠的是人心,是信任,是一季一季不曾断过的收成。”

他顿了顿:“运朝不是靠打出来的,是靠活出来的。我们不抢别人的地,但我们守住自己的饭碗;我们不烧别人的房,但我们建好自己的屋。”

“从今往后,谁若不让百姓安心种地,谁就是我们的对手。”

台下一片寂静。

然后,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运朝!”

声音不大,却像投入湖中的石子。

“运朝!”

“运朝!”

一声接一声,由近及远,响彻田野与山岗。

李文站在高台上,手抚青铜罗盘。指针微微颤动,指向东方。

李守诚退至台侧,白发在风中轻扬,望着眼前这一切,嘴角终于露出一丝笑意。

赤奴收刀入鞘,站到李文身侧,目光扫过麦田、水渠、学堂门口嬉闹的孩子。他忽然低声说:“大哥,你说这旗,该是什么颜色?”

李文没有立刻回答。他望向天空,那道赤色诏书仍未消散,像一条横贯天地的血脉。

“素底。”他说,“加一道赤纹。”

“为什么?”

“白是起点,赤是心血。”李文收回视线,“它不需要多华丽,只要能让十年后的孩子指着说——那是我祖辈亲手升起的旗,就够了。”

赤奴点头,不再多问。

远处,最后一支请愿队伍抵达。是楼兰旧城来的几位长者,拄着木杖,步履蹒跚。他们在台下站定,其中一个仰头望着那道悬于天际的赤色诏书,喃喃道:“我以为这辈子看不到这一天了……原来真的有人,能把命还给百姓。”

李守诚听见了,转身从铜匣中取出一支刻刀,在竹简背面轻轻刻下几个字:“永昌三年春,万民血诏成,运朝启航。”

刻完最后一笔,他将刻刀插入土中,任风吹动简页。

李文抬起手,掌心浮现一团柔和的光。那是气运之力与信念交融的痕迹。他没有施展任何神通,只是将光团缓缓托起,送入空中。

光团融入赤色诏书,刹那间,整片天地仿佛静了一瞬。

紧接着,大地深处传来细微震动。

不是地震,而是一种共鸣——来自田里的植物精灵、来自地下暗渠、来自每一座新建的作坊与驿站。它们同时发出低鸣,像是回应某种古老的契约。

李文低头,看向自己掌心残留的一丝红痕。他知道,这不是力量的巅峰,而是责任的开始。

赤奴忽然伸手按住刀柄,眼神一凛。

李文察觉异样,顺着他的目光望去。

天空那道赤色诏书边缘,裂开一道极细的缝隙。不是破损,更像是被什么力量轻轻拨动了一下。

风停了。

所有人都感觉到那一瞬的凝滞。

李文缓缓抬手,五指张开,对准那道缝隙。

他的掌心再次亮起微光,不耀眼,却稳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