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闪婚三个月,前夫竟是我顶头上司 > 第121章 董事会的 “夫妻档”

第 121 章 董事会的 “夫妻档”

第一节 红木长桌前的暗流:一场关于 “身份” 的质疑

九月的周一上午,陆氏集团董事会会议室的气氛比往常更严肃几分。二十米长的红木会议桌两端,坐着陆氏的核心董事 —— 有跟随陆父打天下的元老张董、李董,有负责财务的海归精英陈董,还有手握重要股东权益的陆氏旁系亲属陆二叔。每个人面前都摆着厚厚的季度财报,目光却不约而同地落在了会议桌一侧的 “不速之客” 身上 —— 林浅。

林浅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米白色西装套裙,长发挽成利落的低髻,手里拿着一个黑色文件夹,里面是 “双品牌战略” 的详细方案。她坐在陆沉左手边的位置,这个位置以前一直是空的,是陆氏董事会 “总裁专属副手” 的席位,如今坐着 “前陆太太”“浅沉创始人”,还是刚手握陆氏 50% 股份的第二大股东,身份的重叠让在场的老董事们难免有些微妙的情绪。

“陆总,按照董事会章程,出席会议的应是持有公司 10% 以上股份的股东或高管。林小姐…… 如今的身份是?” 张董率先打破沉默,他今年六十多岁,鬓角已染霜,说话时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语气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审视。张董是陆父的老部下,看着陆沉长大,对当年陆沉和林浅的离婚、如今又 “牵扯不清” 的关系,一直有些看法。

陆沉放下手里的钢笔,目光扫过在场的董事,语气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张董,林浅女士目前持有陆氏集团 50% 的股份,是公司第二大股东,同时也是‘浅沉’品牌的创始人兼 cEo。此次邀请她出席,是因为我们将共同提出一项关乎陆氏未来五年发展的‘双品牌战略’,需要各位董事的共同决策。”

他话音刚落,陆二叔就皱起了眉头,手指点着桌上的股东名册:“50% 股份?我怎么没收到股权变更的正式通知?陆沉,你这是把陆氏当成自己的私产了?” 陆二叔一直对陆沉独掌大权不满,如今听说他把一半股份转给了 “外人”,语气里的不满毫不掩饰。

林浅没有回避众人的目光,她打开文件夹,拿出一份盖有工商局备案章的《股份转让协议》复印件,推到会议桌中央:“各位董事,这份是我与陆沉先生的股份转让协议,已于上周完成工商备案,相关文件已同步发送至各位的邮箱。我知道各位对我的‘身份’有疑问,但今天我站在这里,不是以‘前陆太太’的身份,而是以陆氏股东、‘浅沉’创始人的身份,和陆总一起,为陆氏的未来提出建议。”

她的声音平静却有力,没有丝毫怯场。旁边的陆沉悄悄用指尖碰了碰她的手背,传递出一丝安抚的力量 —— 他早就料到董事会会有质疑,却没想到老董事们的敌意比预想中更直接。

“林小姐,我们承认你的股东身份,但‘浅沉’只是个刚起步的小品牌,凭什么能和陆氏相提并论,谈‘双品牌战略’?” 负责财务的陈董推了推眼镜,语气理性却带着轻视,“上季度陆氏高端定制业务营收 12 亿,‘浅沉’的营收不过 3000 万,两者根本不在一个量级,谈‘战略协同’是不是太牵强了?”

陈董的话像一颗石子,在会议室里激起了更多附和的声音。李董跟着点头:“是啊,陆氏的客户都是身价过亿的高净值人群,讲究的是‘稀缺性’‘专属感’;‘浅沉’卖的是几百、几千块的非遗首饰,面向的是年轻人,这两个群体根本不重叠,搞双品牌只会分散精力,甚至拉低陆氏的高端定位。”

林浅没有急着反驳,而是打开投影幕布,调出一组数据图表 —— 左边是陆氏近三年的客户年龄分布:35 岁以上客户占比 82%,25-35 随客户进展 15%,25 岁以下客户不足 3%;右边是 “浅沉” 的客户画像:25-35 随客户占比 68%,18-25 随客户占比 25%,且复购率高达 42%。

“各位董事,我想请大家看一组数据。” 林浅的手指指向投影幕布,“陆氏的高端定制业务确实稳固,但客户年龄层逐渐老化,25 岁以下的年轻客户几乎断层;而‘浅沉’的核心客户正是陆氏缺失的年轻群体。我们提出的‘双品牌战略’,不是让‘浅沉’模仿陆氏,也不是让陆氏迁就‘浅沉’,而是‘各司其职,互补共赢’—— 陆氏守住高端定制的基本盘,‘浅沉’用非遗 Ip 吸引年轻人,两者共享供应链、渠道和品牌资源,最终实现‘老客户不流失,新客户能留住’的目标。”

她的话让会议室里的议论声渐渐小了下去,董事们的目光落在数据图表上,眼神里的轻视慢慢变成了沉思。张董拿起桌上的老花镜,仔细看了看图表上的数字,眉头微微舒展:“你是说,用‘浅沉’当‘敲门砖’,把年轻人拉进陆氏的‘客户池’?”

“是,也不是。” 林浅笑了笑,语气更从容,“年轻人现在买‘浅沉’的环保点翠项链,是因为喜欢非遗文化、追求性价比;等他们结婚、创业,有了更高的消费能力,想起‘非遗’‘匠心’,可能会优先选择陆氏的高端定制 —— 这是一个‘客户培育’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拉客’。同时,陆氏的高端客户也可能为子女、晚辈购买‘浅沉’的首饰,形成‘全家消费’的场景,这对两者都是双赢。”

陆沉适时补充道:“从资源角度看,陆氏的全球供应链可以为‘浅沉’提供更优质的银材、宝石,降低生产成本;‘浅沉’的非遗 Ip 和年轻化营销经验,也能为陆氏注入新的品牌活力,比如我们计划推出‘陆氏高端定制 浅沉非遗元素’的联名款,测试高端客户对非遗文化的接受度。上周我们已经和周芳大师沟通过,她愿意为联名款提供点翠技艺支持,目前已有三位陆氏的老客户表达了兴趣。”

他的话像一颗定心丸,让原本质疑的董事们彻底安静下来。陆氏的老客户向来注重 “文化附加值”,如果能将非遗技艺融入高端定制,无疑会提升产品的稀缺性和收藏价值 —— 这正是陆氏近年来一直在寻找的 “突破点”。

第二届 战略蓝图的展开:一场关于 “未来” 的共识

林浅见董事们的态度有所松动,继续展开 “双品牌战略” 的详细方案,投影幕布上出现了清晰的战略框架:

一、品牌定位:各司其职,错位竞争

陆氏品牌:聚焦 “高端定制珠宝”,核心客群为 35 岁以上高净值人群,主打婚戒、收藏级首饰、企业定制礼品,强调 “稀缺材质 专属设计 私人服务”,客单价控制在 10 万 - 1000 万区间。

浅沉品牌:聚焦 “年轻化非遗珠宝”,核心客群为 18-35 随年轻消费者,主打日常佩戴的项链、耳环、胸针,强调 “非遗文化 环保材质 高性价比”,客单价控制在 300-3000 元区间,定期推出 “非遗体验课”“匠人联名款”,强化品牌文化属性。

二、资源协同:共享互补,降低成本

供应链协同:陆氏的全球宝石采购渠道向 “浅沉” 开放,优先提供符合环保标准的银材、淡水珍珠;“浅沉” 的环保羽毛生产车间为陆氏联名款提供专属点翠材料,实现 “批量采购、成本分摊”。

渠道协同:陆氏在一线城市的高端商场门店,为 “浅沉” 开辟 10-20㎡的 “非遗体验区”,展示环保点翠作品,吸引年轻客流;“浅沉” 的线上旗舰店开设 “陆氏高端定制预约入口”,为陆氏引流潜在高端客户。

营销协同:联合举办 “非遗珠宝展”,陆氏展示收藏级非遗首饰,“浅沉” 展示年轻化非遗作品;共用品牌代言人(选择兼具国民度和文化气质的艺人),分摊营销费用,扩大品牌影响力。

三、阶段目标:三年为期,稳步推进

第一年(2025):完成供应链协同,推出 “陆氏 x 浅沉” 联名款(10 款高端点翠首饰),“浅沉” 在陆氏门店开设 5 各体验区,目标带动陆氏年轻客户占比提升至 20%,“浅沉” 营收突破 1 亿。

第二年(2026):扩大渠道协同,“浅沉” 体验区增至 15 个,退出 “非遗传承人培养计划”(陆氏出资 30%),目标陆氏年轻客户占比提升至 30%,“浅沉” 营收突破 2 亿。

第三年(2027):实现品牌协同效应,“浅沉” 成为国内头部年轻化非遗珠宝品牌,陆氏高端定制融入更多非遗元素,目标陆氏年轻客户占比稳定在 35% 以上,双品牌合计营收突破 50 亿。

“各位董事,这份战略方案不是我和陆总的‘心血来潮’,而是基于市场数据、客户需求和品牌优势的综合考量。” 林浅关闭 ppt,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陆氏需要‘新鲜血液’,需要抓住年轻人;‘浅沉’需要‘资源背书’,需要走得更远。我们的目标不是‘谁依附谁’,而是‘1 1>2’,让陆氏在守住高端基本盘的同时,打开年轻化市场;让‘浅沉’在传承非遗的同时,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张董放下手里的方案,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语气里的审视变成了认可:“我跟着陆董(陆沉父亲)做了三十年珠宝,看着陆氏从一个小作坊变成现在的行业龙头。这几年我一直担心,陆氏会变成‘老古董’,留不住年轻人 —— 你的方案,正好解了我的心病。” 他转向其他董事,“我觉得这个战略可行,既守得住老客户,又抓得住年轻人,还能把非遗文化做起来,这是‘名利双收’的事。”

李董也跟着点头:“从财务角度看,资源协同能降低至少 15% 的生产成本,联名款还能提升陆氏的毛利率,‘浅沉’的营收增长也能为陆氏带来新的利润点,风险可控,收益可期。”

之前质疑最激烈的陆二叔,此刻也松了口气:“我最担心的是‘浅沉’拉低陆氏的高端定位,现在看来,两者定位清晰,互不冲突,还能互相带动 —— 只要能让陆氏越来越好,我没意见。”

陆沉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他知道,这份战略能被认可,不仅仅是因为数据和方案,更因为林浅的真诚和专业 —— 她没有把 “浅沉” 凌驾于陆氏之上,也没有让陆氏迁就 “浅沉”,而是找到了两者最契合的 “共赢点”,这正是董事会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既然各位董事都没有异议,我们就按照‘双品牌战略’的方案推进。” 陆沉拿起笔,在方案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林浅女士将作为陆氏股东,参与战略的核心决策;同时,我会任命专门的跨部门团队,负责陆氏与‘浅沉’的资源协同,确保方案落地。”

林浅也拿起笔,在方案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当 “林浅” 两个字落在 “陆沉” 旁边时,会议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 这掌声,不仅是对 “双品牌战略” 的认可,更是对这对 “董事会夫妻档” 的认可。

第三节 会议室后的默契:一场关于 “初心” 的对话

董事会结束后,董事们陆续离开,会议室里只剩下陆沉和林浅。林浅靠在红木会议桌旁,拿起桌上的矿泉水,轻轻喝了一口,刚才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嘴角露出了一丝疲惫却满足的笑容。

“没想到这么顺利,我还以为要和他们吵一架。” 林浅笑着说,语气里带着几分庆幸。出发前她特意准备了应对各种质疑的 “备用方案”,甚至预想过陆二叔会拍桌子反对,没想到最后竟是全票通过。

陆沉走到她身边,伸手帮她理了理挽起的袖口,语气里带着温柔的调侃:“谁让我们林总准备得太充分了?数据、案例、方案,样样都戳中他们的心思 —— 张董最在意客户传承,你就提‘客户培育’;陈董最在意财务收益,你就算‘成本节省’;陆二叔最在意品牌定位,你就划‘错位竞争’,他们想反对都找不到理由。”

林浅忍不住白了他一眼:“还不是跟你学的?以前跟你一起做项目,你总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这次可是把这句话用到极致了。”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会议桌上的 “双品牌战略” 方案上,语气变得认真,“其实我最担心的,是‘浅沉’会变成陆氏的‘附属品’,丢了非遗的初心。现在方案定了,‘浅沉’还是独立运营,只是共享资源,我就放心了。”

陆沉握住她的手,指尖传来温暖的触感:“我知道你的顾虑,所以在方案里特意加了‘浅沉品牌独立运营权’的条款,陆氏不会干涉‘浅沉’的产品设计和非遗推广,只会在资源上提供支持。你想做的‘非遗匠人孵化基地’,想和高校合作的非遗专业,都可以继续推进,陆氏会全额出资支持。”

林浅抬头看着他,眼里满是感动。她知道,陆沉在方案里加的每一条 “保护条款”,都是在为她的 “非遗初心” 保驾护航。他没有因为 “双品牌战略” 就把 “浅沉” 变成陆氏的 “赚钱工具”,而是尊重她的坚持,支持她的梦想 —— 这才是她最在意的。

“对了,周大师刚才给我发消息,说‘和解’胸针已经修复好了,让我们明天去工坊拿。” 林浅想起早上看到的微信,语气里带着期待,“她说最后一片羽毛已经贴好了,还在银胎内侧刻了‘和解’两个字,和你父亲留下的字迹很像。”

“好,明天我陪你去。” 陆沉点头,目光落在窗外的陆氏大楼上。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大楼的玻璃幕墙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他突然想起几年前,他和林浅第一次一起参加陆氏的项目会议,那时她还是他的设计助理,坐在会议室的角落,认真地记录着每一个细节;如今,她已经成为能和他并肩站在董事会中央,一起制定战略、决策未来的伙伴。

“陆沉,你说我们的‘双品牌战略’,真的能让非遗走进更多人的生活吗?” 林浅轻声问,语气里带着一丝对未来的憧憬。她想起 “浅沉” 门店里那些年轻人的笑脸,想起周大师工坊里学徒们的期待,想起父亲留下的那枚未完成的胸针 —— 这些,都是她坚持下去的动力。

陆沉低头看着她,眼神里满是坚定:“一定会的。陆氏能让更多人知道‘非遗可以很高端’,‘浅沉’能让更多人知道‘非遗可以很日常’,两者结合,就能让非遗从‘博物馆里的老古董’,变成‘生活里的新时尚’。你父亲的初心,你的初心,我们都会一起实现。”

他抬手看了看手表,语气变得轻松:“时间不早了,我带你去吃你最喜欢的那家私房菜,庆祝我们‘双品牌战略’首战告捷。”

林浅笑着点头,任由他牵着自己的手,走出会议室。阳光透过走廊的窗户,落在他们身上,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对并肩同行的伙伴,更像一对心意相通的爱人。

他们知道,“双品牌战略” 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 —— 供应链协同的细节、联名款的设计、年轻客户的维护,但只要他们一起,守住非遗的初心,守住彼此的默契,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走廊尽头的玻璃窗上,映出他们牵手的身影,窗外的陆氏大楼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在预示着,这个有着几十年历史的老牌企业,将在这对 “夫妻档” 的带领下,迎来一场 “守得住传统,抓得住未来” 的新生。

第四届 战略落地的序幕:一场关于 “协同” 的准备

当天下午,陆沉就召开了 “双品牌战略跨部门协调会”,召集了陆氏供应链、营销、设计、财务四个核心部门的负责人,以及 “浅沉” 的苏曼、陈曦、李伟,共同讨论战略落地的第一步 —— 供应链协同。

“根据战略方案,陆氏的全球宝石采购渠道将向‘浅沉’开放,优先提供符合环保标准的 925 银材和淡水珍珠。” 陆氏供应链总监王总拿着采购清单,对在场的人说,“我们已经和泰国的银矿、浙江的珍珠养殖场沟通好了,下个月开始,‘浅沉’的银材采购成本可以降低 12%,珍珠采购成本降低 8%,质量和陆氏高端定制用的一致。”

苏曼立刻拿出 “浅沉” 下个月的生产计划:“我们下个月要生产‘秋菊傲霜’系列的胸针和‘冬雪寒梅’系列的耳环,需要 500 公斤 925 银材和 3000 颗淡水珍珠,正好可以用陆氏的采购渠道,既能降低成本,又能保证质量。”

陈曦则补充道:“银材和珍珠的质量稳定了,我们就能更专注于羽毛的设计和点翠工艺 —— 周大师已经答应帮我们培训 20 名新学徒,下个月就能上岗,刚好能跟上生产进度。”

李伟也拿出了 “浅沉” 的线上营销计划:“我们计划下个月在抖音、小红书推出‘非遗点翠制作过程’的系列短视频,请周大师出镜讲解工艺,同时宣传‘浅沉’用陆氏供应链材料制作的新品,预计能带来 50 万的曝光量,带动销量增长。”

陆沉看着各部门负责人有条不紊地对接工作,心里满是欣慰。他知道,战略落地的关键在于 “细节”,而眼前的这些人,正是把 “细节” 做好的核心力量 —— 陆氏的团队有丰富的供应链和营销经验,“浅沉” 的团队有创新的设计和非遗推广热情,两者结合,就能形成强大的合力。

“除了供应链,渠道协同也要尽快推进。” 陆沉看向陆氏营销总监刘总,“张董已经同意在陆氏北京、上海、广州的三家旗舰店开辟‘浅沉非遗体验区’,你需要和‘浅沉’的团队一起,设计体验区的布局,确定展示的产品,培训门店的销售人员,确保下个月能准时开业。”

刘总立刻点头:“我们已经和门店负责人沟通过了,体验区会采用‘非遗工坊’的风格,摆放点翠工具、羽毛样品和制作视频,销售人员会专门培训非遗知识和‘浅沉’的产品卖点,确保能给客户带来‘沉浸式体验’。”

林浅坐在旁边,看着各部门热火朝天地讨论,心里突然生出一种 “梦想照进现实” 的感觉。几个月前她还在为 “浅沉” 的材料采购发愁,为非遗推广的资金担忧,如今有了陆氏的资源支持,有了这么多专业团队的协助,她的 “非遗初心” 终于有了更广阔的实现平台。

会议结束后,苏曼拉着林浅的手,兴奋地说:“林姐,我们终于不用再为材料和渠道发愁了!有了陆氏的支持,我们的‘非遗新生’系列肯定能卖得更好,还能让更多人知道点翠工艺!”

陈曦也笑着说:“我已经开始设计‘陆氏 x 浅沉’联名款的草图了,打算用花丝镶嵌搭配环保点翠,做一套‘缠枝莲’系列的高端首饰,既符合陆氏的高端定位,又能展示‘浅沉’的非遗技艺。”

林浅看着团队里每个人脸上的兴奋和期待,心里满是温暖。她知道,“双品牌战略” 不仅是陆氏和 “浅沉” 的合作,更是一群 “非遗追梦人” 的合作 —— 有周大师这样的匠人,有苏曼、陈曦这样的年轻人,有陆沉这样的支持者,她的初心,终将变成更多人的初心,她的梦想,终将变成更多人的梦想。

陆沉走到她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别光顾着高兴,接下来还有很多事要做 —— 体验区的设计、联名款的定稿、学徒的培训,每一件都不能马虎。” 他顿了顿,语气里带着温柔的鼓励,“不过我相信,只要我们一起,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林浅笑着点头,目光看向窗外。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陆氏大楼的玻璃幕墙上,也洒在 “浅沉” 门店的方向。她仿佛已经看到,几个月后,陆氏的高端旗舰店里,年轻人围着 “浅沉” 的非遗体验区,认真听着销售人员讲解点翠工艺;“浅沉” 的门店里,父母带着孩子,亲手体验羽毛染色,感受非遗的魅力 —— 这,就是她和陆沉共同追求的 “双品牌愿景”,也是非遗传承的 “美好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