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北山县城笼罩在一层薄薄的秋雾中,街道两旁的梧桐树已经开始泛黄。县政府大院门口,一辆中巴车静静地停靠着,引擎发出低沉的嗡鸣。今天是凌云前往中央党校学习的日子,为期三个月的青干班培训,意味着他政治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徐振邦书记亲自来到大院送行,他握着凌云的手久久没有松开:凌云同志,这次学习机会难得,省委经过慎重考虑才决定派你去。北山县的改革刚刚起步,很多工作还需要你回来继续推进。
请书记放心,我会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凌云的目光扫过熟悉的办公大楼,北山就像我的第二个家乡,我一定会回来。
车子缓缓驶出县城,凌云望着窗外掠过的街景。早市的摊贩已经开始忙碌,热气腾腾的早餐铺前围满了人,上班族行色匆匆,学生们背着书包结伴而行。这些平凡的生活场景,此刻在他眼中格外珍贵。正是为了守护这份平凡的美好,他才在反腐斗争中坚持到了最后。
途中,他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开始梳理这段时间的工作心得。笔记本的扉页上,记录着他刚到北山时写下的几句话: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清正廉洁,夙夜在公。如今再回头看这些字句,他有了更深的体会。
车子驶上高速公路,凌云的思绪也随之延伸。这次党校学习,对他而言不仅是提升理论水平的机会,更是沉淀思考、总结经验的宝贵时光。北山县这半年来的风雨历程,如同一部生动的教材,让他对基层治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抵达北京时已是傍晚。中央党校坐落在西郊,庄重的大门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踏进校园,一股肃穆厚重的气息扑面而来。参天的古树,红墙绿瓦的建筑,还有那些行色匆匆却目光坚定的学员,无不彰显着这座干部培训最高学府的独特气质。
报到后的第一晚,凌云在宿舍里整理学习资料。与他同住的是来自东部某省的市长助理,两人很快就基层治理的话题聊得投机。
我们那里也在推进‘放管服’改革,但总是感觉差一口气。那位同志感慨道,听说你们北山县在反腐后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很有特色,能不能分享一下经验?
凌云拿出带来的资料,两人一直讨论到深夜。这种来自不同地区干部之间的思想碰撞,让他感受到了学习的重要性。
第二天清晨,嘹亮的号声划破校园的宁静。凌云习惯性地早起,沿着校园的林荫道慢跑。朝阳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三三两两的学员也在晨练,偶尔相遇时彼此点头致意。
开班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始。校长在动员讲话中特别强调:同志们来自五湖四海,都是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这次学习,既要提升理论素养,也要交流实践经验。希望大家珍惜这个机会,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获。
第一堂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凌云对党的创新理论有了更系统的理解。特别是讲到全面从严治党时,教授引用了大量生动案例,其中竟然提到了北山县的反腐案例。
北山县的案件告诉我们,反**斗争必须持之以恒,不能有丝毫松懈。教授的话在凌云心中激起阵阵涟漪,同时也要注重制度建设,从源头上预防**。
课间休息时,几位同学围过来与凌云交流。来自西部某省的一位副厅长说:凌县长,你们北山的案子很有代表性。我们在基层调研时也发现,规划建设领域确实是**高发区。
是啊,凌云深有感触地说,关键是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我们现在推行‘阳光规划’,所有规划调整都要经过专家论证、公众评议、集体决策三个环节,效果很不错。
这样的交流几乎每天都在进行。在案例研讨课上,凌云分享了北山县建立权力运行监督系统的经验;在分组讨论时,他提出了基层形式主义的治理之道;在实践交流环节,他详细介绍了青龙镇合作社的发展模式。
不知不觉,一个月过去了。在一个周末,凌云特意去国家图书馆查阅了大量关于乡村振兴的资料。北山县的发展短板主要在乡村,他希望能借此机会学习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
查阅资料时,他偶然看到一份关于浙江千万工程的调研报告,深受启发。报告中提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他联想到北山县的生态优势。当即,他就在笔记本上写下了生态立县、产业强县、旅游兴县的发展思路。
学习期间,他始终保持与北山县的联系。每天晚上,他都会抽时间查看县里发来的工作简报。马卫国在电话里告诉他,开发区的企业入驻率又提高了十个百分点;刘晓春发来信息说,新的招投标系统运行良好,没有收到一起投诉;李老栓更是兴奋地告诉他,合作社的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卖到了全国。
然而,挑战也随之而来。在一个深夜,凌云接到徐振邦书记的紧急电话。原来,永昌集团破产清算过程中,发现了一批新的问题线索,可能涉及到其他县区的干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