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周一的空气里还残留着周末的松弛,却被一份即将下达的任务悄然绷紧。刘建军没有太多寒暄,直接将“林业政策下乡宣传周”的活动方案放在桌上,手指点了点。“局里的统一部署,宣传周马上启动。我们科需要出四个人。”他目光平稳地扫过众人,“孙磊你正好休假回来了,政策这块你也熟悉,表达能力也强,就由你负责带队,主抓政策宣讲这一块。”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王鹏、李娟、赵强、凌云和陈颖几人:“宣讲需要人手,还需要再出两个人配合孙磊,具体下乡讲解林政法规、发放宣传材料。另外,还需要一个人,主要负责配合局办公室,协调这次活动的后勤保障。车辆调度、物资分发、跟各乡镇对接行程食宿,这些工作琐碎,但很重要。你们几个都有什么意见?”任务分派带着征询的语气,却无形中划出了选择的范围。
被点到名的孙磊,只是平静地点了下头,语气谦和却沉稳:“好的,刘科,我会尽力安排好宣讲工作。”他穿着合身的浅色衬衫,腕表低调,全无张扬之气,但那份自然流露的从容,却让这份普通的应答带上了几分不容置疑的分量。
会议室出现了片刻的沉默。王鹏、李娟和赵强飞快地交换了一下眼神,面对孙磊带队,他们那套推诿躲闪的惯用伎俩似乎有些使不出来。孙磊家境优越虽不刻意彰显,但在单位里并非秘密,他来此工作更重在积累人脉与经验,为人却丝毫不骄矜,处事稳妥,甚至称得上勤勉。更重要的是,他背后若隐若现的关系网络,让王鹏这类惯于看人下菜碟的人,绝不会轻易去触霉头,甚至时常有意无意地想拉近关系。相比之下,配合局办搞后勤,无疑是块难啃的硬骨头,繁琐磨人,不出彩还容易背锅。
“孙磊带队肯定没问题!”刘科长话音刚落,王鹏几乎是抢着表态,语气热络中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刘科,我是科里的老人了,林政法规这些政策方方面面都跟进过,不敢说精通,但确实比较熟悉。由我来配合孙磊同志搞宣讲,政策把握上肯定更扎实,和群众解释起来也能更透彻,正好能发挥我的长处!”
王鹏的话音未落,赵强像是被触发了开关,猛地直起身子,声音比平时响亮且急促,仿佛生怕晚一秒就会错失良机:“是的刘科!我日常主要就是配合林政股小李主任审核林木采伐许可,对采伐限额、审批程序、监管要求这些条款最熟悉不过!这次宣讲正好能把这些实务政策给老乡们讲清楚讲明白,避免他们因不懂政策违规采伐!”
两人的声音在办公室里显得格外突兀,理由充分,瞬间将宣讲组的名额和立场都塞得满满当当。李娟张了张嘴,似乎想找出自己独特的“优势”,但看着王鹏和赵强那副理由充分、势在必得的样子,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她的目光慌乱地游移了一下,最终下意识地垂落,紧紧盯着自己的笔记本。角落里陈颖声音轻得像耳语,却足够让所有人听见:“我……我都行。看领导安排。”说完,她又迅速低下头,恢复了那种几乎要与背景融为一体的沉默姿态,将选择权完全交还了出去,仿佛无论被安排去哪一边,对她而言都并无区别。这近乎放弃选择的表态,让现场那点残存的不确定性也消失了。
就在这时,凌云的声音清晰地响了起来,不大,却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打破了这微妙的僵局:“刘科,后勤保障协调的工作,我来吧。”
一瞬间,所有的目光再次聚焦到凌云身上。王鹏眼中最先掠过的那丝讶异,迅速被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所取代。有人主动跳出来接手这最棘手的摊子,简直求之不得!他几乎是立刻换上了一副格外和善甚至带着赞许的表情,抢在刘科长表态前连忙开口,语气热切得像是在为凌云鼓掌:
“哎呀!凌云主动愿意负责后勤?太好了!真是有担当!”他像是发现了什么最佳解决方案一样,声音都亮了几分,“后勤保障工作千头万绪,最需要的就是耐心和细心!凌云之前做过档案整理,那活儿就做得井井有条,特别有章法!这份沉稳劲,正适合后勤!由凌云来负责,再合适不过了,我们前方宣讲的同志也就一百个放心了!”
他语速很快,一番话既给凌云戴了高帽,又给出了看似非常合理的理由,更重要的是,彻底把后勤这个包袱甩了出去,语气里的庆幸几乎要满溢出来。
李娟见状,也立刻跟着附和,仿佛生怕表态晚了会让这“安排”生变:“嗯,是的,是的…凌云是挺细心的,做后勤…合适。”她的话调里带着一种急于撇清的匆忙。
赵强也立刻重重地点头,赶紧补上一句:“对,凌云心细,肯定行!”语气干脆利落,像是要给这件事赶紧盖棺定论。
他们三人这一连串迫不及待的附和,生怕慢了一秒刘科长就会改变主意或者凌云会反悔,急切地将后勤工作牢牢“钉”在凌云身上。陈颖依旧低着头,仿佛这突如其来的“一致通过”与她毫无关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