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下午两点整,市政府第三会议室的深褐色实木门被轻轻推开,与会人员鱼贯而入。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光可鉴人的会议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凌云坐在主位,目光扫过在场的各社区负责人,最后落在面前摊开的智慧社区建设报告上。
会议室里弥漫着淡淡的茶香和纸张特有的气味。每个人都正襟危坐,等待着会议开始。凌云轻轻叩了叩桌面,声音沉稳有力:开始吧。
幸福社区负责人李主任率先开口,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我们为独居老人配备的智能手环,很多老人反映佩戴不舒适,而且容易丢失。他的语气略显无奈,有位老人甚至把手环挂在宠物狗脖子上,说反正都是要遛的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轻微的笑声,但很快又恢复了安静。凌云微微蹙眉,在笔记本上记下这个细节。
平安社区的王书记推了推金丝眼镜,接话道:智能门磁系统经常产生误报。一些老人记性不好,出门时常忘记关门,导致系统频繁报警。他苦笑着摇头,上周六一天,我们就处理了23起误报警,社区工作人员疲于奔命。有位工作人员开玩笑说,他现在听到警报声就条件反射地往外冲。
这时,安康社区的刘主任轻轻敲了敲桌面,吸引大家的注意。她翻开一个笔记本,语气沉重地说:我这里有件具体事例。上周我们社区有位独居老人,智能药盒一直发出提醒声,但她不知道怎么关掉,最后只好把药盒放进抽屉里。等子女周末来看望时,才发现老人已经好几天没按时服药了。幸亏发现得早,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只能听到空调运转的轻微嗡鸣声。凌云放下手中的笔,笔尖在纸上留下一个深深的墨点。他环视会场,目光在每个人脸上停留片刻,最后缓缓开口:看来我们之前的设计,是把老年人的需求想得太简单了。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楼下熙熙攘攘的街道,语气凝重:我们总是站在年轻人的角度去设计产品,却忘记了老年人这个特殊群体。他们的视力、听力、记忆力都在衰退,手指也不如我们灵活。他转过身,目光坚定,科技应该服务于人,特别是要照顾到老年人的使用习惯。我建议,他加重语气,接下来我们分组到各个社区实地走访,听听老人们的真实想法。
接下来的几个工作日,凌云的行程表上排满了社区调研。在安康社区活动中心,几位正在下棋的老人见到市长来访,都热情地围拢过来。满头白发的陈大爷握着凌云的手,布满老茧的手掌传来温热的触感:凌市长,那些智能设备好是好,但我们老年人用起来确实不太顺手。他掏出自己的老人机,语气带着些许失落,我儿子给我买的智能手机,除了接打电话,其他功能都弄不明白。上次想看看孙子的照片,点来点去差点把系统弄瘫痪了。
旁边的张奶奶连连点头,皱纹里都带着苦恼:可不是嘛!那个智能门锁,我老是记不住密码。有次去买菜回来,在门口站了半个多小时,最后还是邻居帮忙开的门。
在夕阳红社区,李阿姨家的智能药盒引起了凌云的注意。这个银白色的盒子正在发出规律的滴滴声,李阿姨却手足无措地站在一旁,脸上写满了焦虑。这个到点提醒吃药很方便,她终于鼓起勇气按下其中一个按钮,声音顿时停止,她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可是药吃完了,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在网上购买。上次我想试试,结果点错了页面,差点买了不需要的东西。
更让凌云触动的是在幸福里社区的走访。社区书记带着他来到李爱珍老人家回访。一进门,就看到客厅桌子上摆放的智能设备都贴着写有使用说明的便利贴,字迹工整醒目。这些都是社区小张帮我写的,李爱珍老人笑着指了指正在厨房忙碌的年轻身影,要不然我老是记不住怎么用。有一次报警器响了半天,我急得直冒汗,就是不知道按哪个键。最后还是小张赶来才解决的。
调研结束后,凌云立即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开会。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每个人的表情都很凝重。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智慧社区的建设思路。凌云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科技发展要以人为本,特别是要考虑到老年人的实际需求。现在的设备太复杂,操作太繁琐,这是在给老人添堵!
他站起身,在会议室里踱步,语气越来越严厉:我们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智慧社区,是为了让老人生活得更便利,而不是让他们对着这些冰冷的设备发愁!这是我们的失职!
在他的强力推动下,全市启动了智慧社区适老化改造专项行动。技术团队开始研发适合老年人使用的简易版智能设备。在研发中心,工程师向凌云展示新款紧急呼叫器:我们把它改为插电式,配备超大按键和语音提示功能。老人只需要按下这个红色按钮,就能直接接通社区服务中心。
另一位女工程师补充道:我们还特意调整了提示音的音调和音量,既要让老人听得清楚,又不会太过刺耳。同时增加了震动提醒功能,方便听力不好的老人使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