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憨憨一笑说: “ 我明白了 , 光说不练假把式 , 道理懂的 再多 , 也都是纸上谈兵而已 , 没有经历实修与世事的打磨 , 不过是虚光幻影水中月一般 。 现在我理解了为什么说 9只修 命 , 不修性 , 此是修行第一病 9 。 可是我还有一点不明 , 大 师说儒家以慧入道 , 但为何儒门却少有得道之人呢? ”
道不二说:“你们儒家传承到现在 , 早就失去了本来的味道, 把德道搞成了道德 , 还怎么得道啊 。 这天地大道是万物生灭 转环的潜在规律 , 而德是意识自身的良知与品性 , 一个是思 想 , 一个是能量 , 谁主宰谁都没搞清楚 , 每天拘于人为的礼 法规矩 , 能成道吗?
当知:
玄妙先天道 , 自然性体空 。 悟真圆光现 , 慧命上昆仑。
金丹乾坤大 , 礼义善养功 。 虚灵清静意 , 留名万古春。
现今的儒家做学问 , 把心思用错了地方 , 自然无法升起与感 观到内在明光了。
你且记住这一个口诀:
上性下命 , 和合归一 , 一意不生 , 祖窍点灯,
若见慧光 , 无人无我 , 本性灵光 , 了道慧命 。 ”
书生点头说: “ 看来读书破万卷 、 理论如通神 , 也比不过那 实修百日的筑基小儿 。 不过刚才大师说 , 这修行中要有种种 魔考 , 这我很是担心 , 是否可请大师明示更多细节? ”
大和尚说: “ 其实也没什么可怕的 , 在初阶程遭遇的魔考天 劫无非六种 , 而全程合计八十一难 。 ”
书生笑了: “ 大师不会想说《西游记》 吧? ”
大和尚一脸严肃: “ 那《西游记》 , 本就是一本极高明的道 书 。 其中种种看似故事 , 其实暗藏玄机——降服心猿 , 收敛 贪欲 , 压制傲慢 , 秉承兼容 , 一心向道 , 这是五人的关系; 收起烂好人的心思 ,躲过女儿国的纠缠 ,不在名上被收了去, 不贪恋长生不死的果位 , 辨识真假心猿 , 辨识真假雷音寺 , 这都是暗示了种种魔考中常见的题目。
不过你还属于初阶 , 当下只要小心这六种磨难就好 , 它们分 别是: 煎 、 熬 、 焖 、 炖 、 煮 、 烤。
煎 , 即颠倒考 。 像煎鱼般地翻来覆去 , 所谓合理的不合情理 的 , 不按牌理出牌来考验你 , 让你遭遇无妄之灾 , 在逆境中 反复煎熬 。 往往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反复展现无常 , 磨到你 不再渴望用理性逻辑去审视生命 , 理障 、 识心 、 我执都放下 不见了 , 识智辨聪都放下了 , 剩下一个空灵的我 , 以父母未 生前的本来面目面对这个世界 。 你不再计较纠结什么是合理 的 、 什么是理性的 、 什么是逻辑的 , 而是能以一切本来的面 貌去接纳其所是 , 这一关就算过了。
熬 , 即毁谤考 。 就是在生活中绵连的毁谤的考验 , 别人在你 背后冷言冷语 , 以莫须有的罪名 , 让你在是非 、 人事 、 名相 当中被迫地裹挟入种种风波指责 。 树欲静而风不止 , 逃也逃 不掉 , 不想听 、 不想看 、 不想承担都不行 。 熬得你意志力超 人一等 , 是非心荡然无存 , 最后练到任凭八风吹 , 我自如如 然 , 自我价值明确又清晰 , 不会被他人的评论而左右 , 面对 排挤 、 打压 、 诽谤 , 淡然一笑 , 能沉得住气了 、 定得下心了, 不再随风摇曳 、 与人争辩 、 自我纠结了 , 那你就过关了 , 有 真功夫了 。 识到了缘生缘灭的真道理 , 六根再也不为六贼所 动 , 是真主人了。
焖 , 即上下考 。 就像不透气的焖烧锅 , 上煎 、 下熬一起来 , 民间叫夹板气 。 诸如你的父母和你最亲近的人不理解你 , 恶 意攻击你 , 让你倍感压力 , 一次次地尝试着让你 9正常 9起 来 。 这是考你的定力与信心 , 看你是否能在上凌下辱的感受 中继续勇猛精进 , 道心不退转 。 他人阻我 、 害我 、 骂我 、 辱 我 、 排挤我 、 孤立我 , 而我却以感恩心面对众生的助缘 , 不 抱怨 、 不愤恨 、 不嗔怒 、 不退缩 , 这就算是过了 9焖 9关。
墩 , 即无常考 。 你所在意的 、 关心的 , 都会失去 , 比如家破 人亡 、 妻离子散 , 身体突然重病 , 事业一落千丈 。 你一心向 善 , 虔诚谦卑 , 勤于修行 , 为什么要如此对我? 想不通 , 质 疑了 , 愤怒了 , 颓废了 , 那你就被打回原形了 。 在无常面前, 在祸不单行时 , 坚定信心 , 安守本分 , 不慌不疑中静观一个 个戏码怎么展开又怎么收场 。 平心静气地去成为生命的观察 者 , 那你就过关了 , 不会因造作而业上加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