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说禅语: “ 吾心似灯笼 , 莲火内外红 , 有物堪比轮 , 来 潮日初冬。
这是第一步成就后可证悟到的觉受 , 我不解释 , 怕你着相, 你到了这个境界自然对照而可自知 。 ”
书生想了想说: “ 心空才能放火烛 , 光明内照像灯笼 , 明心 犹如一光球 , 照得乾坤无遁形 。 犹如太阳东海升 , 光芒万丈 荡昏沉 , 通透无挂无阻碍 , 心怀浩日大光明 。 ”
和尚笑着点头: “ 孺子可教 。 修行气机的时候要自然 , 你不 要去添乱 。 意气相随 , 意动气行 , 意熄气聚 , 心念不起 , 欲 念不生 , 思绪不动 , 情感不波 。 自身的气机若想得到自然的 温养 , 就好比仁慈的明君要让百姓休养生息 ,不可政令繁召、 穷兵黩武。
止与观是悟道的基础 。得止是第一步 ,就好像一杯浑浊的水, 需静置一处 ,等待那些杂质沉淀 。慢慢地水变得清澈透亮了, 你才能看清里边的玄机 。 要是你心急 , 不时拿起杯子来看 , 心中起急 , 9怎么还没沉淀好啊 , 怎么还没好啊 , 是不是这样 , 干等着不成啊 ’ , 这样来回地摇摆晃荡 , 思想念头一转, 气机自身的流注就被打破了 , 结果前面的功夫也就白费了 。 他们道家说无为 、 佛家讲静观 、 儒家讲安虑都是一个道理 。 人不添乱 , 天下自安 。 ”
道不二说: “ 实修的第一步功夫就是静 , 什么都别去想 , 连 别想都不要想; 也别搞各种花活 , 在那里捣腾鼻息肚皮 、 吞 吃各种金石草木 。 一静万妙生。
当你想要入静境时 , 你会发现有两个我 , 一个是渴望无思的 内在自我 , 一个是思想翻涌的头脑我 。 当你好不容易让头脑 我踏实下来 , 身体我紧跟着就会来各种彰显其存在感 , 这时 你若当真 、 在意了 , 那你就又跟着它俩四处跑了 。 此刻第一 步练习的不是别的 , 就是自信与金刚心 。 身体 、 头脑 、 心神, 谁到底在做主 , 谁臣服于谁 , 就好像孩子在街上撒泼打滚要 糖吃 , 你做家长的此刻怎么办。
过了第一关 ,确立了三重自我彼此的关系后 , 才能真的入静。 静到极致为止息 。此刻连呼吸都忘了 ,也不知道自己在哪里、 自己是谁 、 什么姿势怎么个体位都不重要了 。 这一刻最难的 点 , 是当真的恐惧—— ‘ 我不呼吸会不会憋死自己啊 , 是不是该喘一口气了 , 或许再等等吧 , 再憋会儿 , 这样的念头 一起 , 你呼吸不呼吸已经没有差别了 , 你这不是止息 , 只是 在游泳憋气而已 , 止息时是没有头脑自我的这些心思的。
忘我是第一步达成的标志 。 第一步达成后 , 时间戛然而止 , 外界的时间幻相与你已经没有关系了 。就像之前我们说过的, 这一息间你可以经历百年 ,外界只是一瞬; 或世间已过百年, 你只过了一瞬。
在无我的一息间 , 绝对的寂寞中 , 阴极而一阳生 , 第二步就 启动了 。 从双脚双手开始热乎 , 裆间有温热涌入 , 散布全身, 舒坦得跟泡澡似的 , 内心充满一种被爱包裹着的喜悦和充实 感 。 这种感觉是人世间任何享乐都不及分毫的愉悦体验 。 不 一会儿会微微一身小汗 , 这是我们道家说的地火温炉 。 你会 感觉到有源源不断的能量 , 涓流般流淌滋养你的身心。
这一过程是如此地让人受益 , 一旦体验过这一境界 , 人世间 的种种玩乐应酬 、 酒食美色就都犹如嚼蜡般无趣 。 第二步安 鼎温炉就达成了。
在说第三步前 , 我要先说说三个名词: 精 、 气 、 神。
这三个字 , 贩夫走卒都知道 , 却少有人真的明白。
精: 精神 、 精华 、 精力 , 是物质中蕴含着的后天能量 。 精字 , 米青。
气: 气 、 炁 、 气 、 汽 , 四类 , 分别是物理能量波 、 意识频率 波 、 生物化学能 、 一种物理的显化状态。
神: 心神 、 神智 、 神采 。 心神更常见的是指头脑的思绪意识, 是后天的 , 比如心神荡漾 。 神智则是指灵魂的意识 , 是先天 的 , 比如神智不清 。 神采是自我意识频率彰显在外的气场 , 比如神采飞扬。
所以后续的功夫主要就在把这精气神三合化一 。 即身体 、 头 脑 、 神智精诚合作 , 并以内在自我为核心主导 , 把三种气的 能量化合中合 , 和合成先天一炁 、 阴阳未分之源炁 。 源炁后 世又叫元气 ,这是简写了 。简写后词义被添加了更多的意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