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 > 第78章 兵临成都,刘璋惶急

裹着灰烬与铁锈味的城南风,轻拂面庞。我收起勃朗宁,枪身还热,弹匣满,保险已开。王五站在身后,等我下令。

“传令全军,拔营,向成都进发。”我声音不高,但每个字都砸在地上,“炮营先行,选高地,架炮。”

王五应声而去。身后,雒城残烟未散,东门豁口黑黢黢地敞着,像一道割进大地的旧伤。张任的坟在城南,碑上八个字——汉忠臣张任之墓。我没回头。他该敬,也该死。现在,该轮到刘璋了。

三日后,大军抵成都十里外。我亲自带人勘地形,选了三处制高点——东北岗、西南坡、正南丘。十门迫击炮呈品字布阵,炮口直指城门与州府。炮架稳,弹药入坑,白旗升起,上书六个大字:“限一日,降则免屠。”

城头守军看得清楚。有人指指点点,有人转身就跑。我知道,消息很快就会传进府衙。

成都,州府正堂。

刘璋坐在主位,手抖,茶盏歪倒,茶水泼了半袖。他没察觉,只盯着跪报的探马:“你说什么?十门轰天炮?炮口对着城门?”

“是……”探马低头,“那诸葛亮立旗明示,一日不降,便开炮轰城。”

堂下一片死寂。

刘循猛然起身,甲未卸,剑未收。他大步出列,声如雷霆:“父皇!儿愿率军出战!贼寇猖狂,岂能坐视其辱我城池?”

没人应他。

李严低头不语,吴懿望着地面,像在数砖缝。法正站在角落,嘴角微动,似笑非笑。

刘璋抬眼,声音发颤:“张任若在……可守否?”

无人答。

张任已死,雒城已破,三日而陷。那城比成都更坚,将比成都更忠。如今城中无将可倚,无兵可恃,拿什么战?

法正终于开口,声音不急不缓:“雒城有张任,有强弩,有滚木,尚且三日而破。今成都空虚,粮不过三月,兵不满两万,城中百姓闻炮声而惧,夜半惊啼。明公,何以战?”

刘循怒视:“你便要投降?”

“非降,乃避祸。”法正淡然,“刘备仁德之主,诸葛虽厉,然信守承诺。若开城归附,百姓免屠,宗庙不毁,明公父子亦可保全。若死守,炮火一落,城崩屋塌,血流成渠,届时悔之晚矣。”

“住口!”刘循拔剑,指向法正,“你私通刘备,早怀二心!今日竟敢在此动摇军心!”

法正不动,只冷笑:“我忠于益州百姓。尔等忠于权位,却不愿担百姓性命?”

堂上哗然。

刘璋双手撑案,想站起,又跌坐回去。他眼神涣散,嘴唇微动,像是在念谁的名字。没人听清。

夜。

我立于炮阵高处,风冷如刀。王五走来:“将军,哨卡已设三重,夜巡队配冲锋枪,见影即射。”

“好。”我点头,“他们若敢来,不必留活口。”

话落不到两个时辰,城门轻启,数黑影贴墙而出,手提油囊,直扑炮位。他们动作快,却不知我们有夜视镜。

三百步外,哨兵发现。

“开火。”

枪声撕夜,子弹贴地扫出。一人当场扑倒,其余惊退,油囊落地,一人拖尸回逃。我们没追。死的那个,穿着蜀军轻甲,脸朝下,后心三弹,血已凝。

次日清晨,尸体吊在炮阵前,白布覆身,上书:“逆命者死。”

城头有人看见,转身就跑。守军士气,肉眼可见地塌了。

州府,静室。

刘璋独坐,案上摊着一卷旧书,是其父刘焉遗训。他手指抚过“保境安民”四字,指尖发颤,泪落如雨。

他想起当年入蜀时,父亲执其手言:“吾为州牧,不求开疆,但求安民。乱世之中,守土即忠。”

如今,城外有炮,城内无将。百姓若因他一念之私,死于炮火之下……他如何对得起这四字?

他召法正入内,屏退左右。

“若降……刘备可容我父子?”

法正低头:“明公仁厚,诸葛虽手段凌厉,然重信。他曾言,不杀降者,不屠城池。只要开城,明公可得善待,公子亦可保性命。”

刘璋闭眼,良久不语。

窗外,风过檐铃,轻轻一响。

他忽然问:“天意……在谁?”

法正沉默片刻:“雒城三日而破,非人力不支,乃天时已去。张任忠烈,尚不能守,明公以为,凭一城孤守,可逆天命?”

刘璋睁眼,望向窗外。

远处,三处高地,炮影森然,白旗猎猎。那旗上六字,仿佛刻进他眼里。

“天罚已至……吾岂逆天?”

他喃喃,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法正没答。他知道,刘璋的心,已经开始动摇。

我站在南丘炮位旁,望远镜扫过城头。

守军稀疏,巡逻减半。有几个兵靠在女墙边,头一点一点,像是睡着了。箭楼空着,滚木未备,连礌石都堆得松散。

士气已溃。

王五走来:“将军,要不要再试一炮?吓他一吓。”

我摇头:“不必。炮一响,他们要么拼死,要么投降。现在,要让他们自己选。”

“可万一他们就是不降?”

“那就轰。”我说,“但得让他们知道,是他们自己选的。”

入夜,城中灯火稀疏。百姓闭户,坊间传闻四起。有人说那炮能通天雷,一响城塌;有人说诸葛亮是天罚之使,手持雷火,专诛不义。

刘循在军营点兵,想强征壮丁上城。可人刚拉来,转头就逃。他怒斩二人,头悬城门,可仍压不住溃势。

第三日晨,州府再开朝会。

刘璋未坐主位,而是立于阶下,面朝群臣。

“百姓……何辜?”他声音沙哑,“吾守此城,为的是刘氏基业。可若基业需以万民性命祭之……那这基业,还要它做什么?”

堂下无人应声。

刘循跪地:“父皇!儿愿死战到底!宁可战死,不作降臣!”

刘璋看着他,眼中竟有泪光:“你忠勇可嘉……可你可知,城外那一炮,能杀多少人?一百?五百?还是一千?他们不是兵,是百姓,是父亲,是儿子……”

他转身,望向门外。

“我刘璋……无能。守不住地,护不住将,连百姓都保不了。若天要亡我,我便不逆。”

法正上前一步:“明公若决意归附,可修书一封,遣使出城,献上降表。”

“不。”刘璋摇头,“降表可写,但城门……暂不开。”

“为何?”

“我要再看一日。”他说,“看那炮,会不会真轰下来。”

堂下众人皆惊。

法正却笑了:“明公,这是在赌命。”

“也是在赌民心。”刘璋低声道,“若我开城,有人不服,必生内乱。我要让他们亲眼看见——不降,便是死路。”

他抬头,望向城外高地。

“我要让全城人,都看见那炮口。”

我站在炮位前,听探子回报:“刘璋未开城,但已停调兵,百姓间传话,说州牧有意归附。”

王五问:“他到底降不降?”

我没答。

远处,成都城墙上,忽然多了许多人。有兵,也有百姓。他们挤在女墙边,望着我们的炮阵,指指点点。

有人抬手指着白旗,念出那六个字。

片刻后,城头一阵骚动。几个百姓转身就跑,像是怕炮随时会响。

我知道,刘璋在等。

他在等一场验证——等他的子民看清,什么叫天威难犯。

我转身,对炮手下令:“装弹。”

炮手一愣:“将军,真要打?”

“不打。”我说,“但让他们看见弹已上膛。”

十门炮,齐齐装弹,炮栓闭锁,炮口微抬。动作整齐,无声而肃杀。

城头人群更乱了。

一个老妇跪地,抱着孩子哭喊。几个兵退到箭楼后,不敢再看。

刘璋站在州府最高处,望远镜里,他看见了炮口的金属寒光。

他缓缓闭眼。

良久,他对身旁内侍说:“取笔墨来。”

内侍应声欲动。

他忽然又止:“再等半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