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了朱棣的皇命,又与柳升、丘福、等主将进行了初步沟通后,朱高晟怀着一种混合着期待、好奇与审视的心情,开始了对北伐大军中各支功勋部队的遴选与统计工作。他本以为这会是一项需要仔细甄别、权衡优劣的复杂任务,然而,当他真正在柳升等人的陪同下,走入那一座座驻扎着百战雄师的营盘时,他才真切地、近乎窒息般地感受到,为何后世史书会称永乐时期,是大明帝**事实力的绝对巅峰!
没有亲身体验,永远无法想象这是一种怎样的气象。
首先冲击他感官的,是那股几乎凝成实质的煞气。
那不是简单的血腥味,而是一种混合了汗水、皮革、钢铁、硝烟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仿佛从尸山血海中浸润出来的冰冷气息。这种气息弥漫在每一座营盘的上空,无声无息,却沉重地压在每一个初入者的心头,让人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心生敬畏。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仿佛都曾被热血浇灌;这里的每一缕空气,都似乎萦绕着战魂的嘶鸣。
紧接着,是那些将士们的眼神。
朱高晟走过一排排肃立的队列。这些士兵,大多面容粗糙,皮肤黝黑,甚至带着伤疤,他们的军服并不崭新,甚至有些破旧,沾满了征尘与洗不净的血迹。但他们的眼神……那是一种朱高晟从未在和平时代任何人眼中见过的光芒。
没有迷茫,没有怯懦,甚至没有普通人对权贵的谄媚或畏惧。他们的眼神锐利如鹰隼,沉静如深潭,如同经过千锤百炼的钢刀,收敛了所有光华,却内蕴着斩断一切的锋芒。当他们的目光扫过来时,朱高晟能清晰地感受到那目光中蕴含的、冰冷而坚定的意志。那是真正见过血、杀过人、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人才有的眼神,绝对做不了假!
更让他心灵震撼的,是那种几乎烙印在骨子里的信念感与荣耀感,以及那令人惊叹的纪律性。
柳升指向一队正在无声擦拭兵器的步兵,对朱高晟低声道:“殿下,这是张辅麾下的一个步战千户所,号‘铁壁’。此次决战,他们顶在最前沿,面对瓦剌骑兵轮番冲击,死战不退,阵型始终未乱,伤亡过半,依旧半步未移。战后清点,他们千户所斩首级数,位居全军步营之首。”
朱高晟望去,那些士兵擦拭兵器的动作一丝不苟,眼神专注,仿佛手中的不是杀器,而是需要精心呵护的伙伴。他们沉默着,但那股如山岳般不可撼动的气势,却扑面而来。
朱能又引他去看一支骑兵部队:“殿下请看,这是丘福那老小子麾下的‘疾风骑’,妈的,这次让他们抢了先,迂回穿插,断了瓦剌一支援军的后路,杀得那叫一个痛快!” 那支骑兵虽在休整,但人马肃立,无声无息间,却自有一股引而不发的锐气,仿佛随时能化作利箭,撕裂长空。
朱高晟还看到了一支弓弩手部队,他们正在保养弓弦,检查箭矢,动作娴熟而默契,眼神平静中带着自信,那是百步穿杨、箭无虚发积淀下来的从容。
每一支部队,都有其独特的“气”。
有的厚重如山,擅守;
有的迅疾如风,擅攻;
有的凌厉如刀,擅斩首;
有的绵密如雨,擅覆盖。
但无论哪一种“气”,其核心都是相同的——对命令的绝对服从,对胜利的无比渴望,对自身武力的强大自信,以及对“大明军人”这一身份的深切荣耀感!
他们或许说不出什么大道理,但他们用行动、用眼神、用那沉默却磅礴的气势,诠释着什么叫做令行禁止,什么叫做职业军人!
走着,看着,听着柳升等人的介绍,朱高晟的心潮澎湃,却又陷入了巨大的为难与……一种近乎羞愧的感动之中。
【我错了……我之前的想法太简单了。】他在心中默默对自己说,【我以为需要我去“塑造”军魂,去“激励”士气。可眼前这些……这些就是活生生的、已经铸就了钢铁军魂的雄师啊!】
他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穿越前那个时代,那支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人民军队。他们在装备劣势的情况下,凭借无与伦比的意志、信念和纪律,硬生生打出了国威军威!而眼前这些明军将士,虽然时代不同,理念不同,但他们身上那种由血火磨练出的纯粹、坚韧、以及对国家和使命的忠诚,何其相似!
这是一种超越了时代、超越了具体意识形态的、属于真正军人的内核力量!
每一支被柳升等人点出的功勋部队,都有其可歌可泣的战绩,都有其值得称道的作风。选哪一个?舍弃哪一个?朱高晟只觉得手中的笔有千钧重!他觉得,选任何一支部队授予荣誉番号,对其他的部队都是一种不公平,都是一种辜负!他们都配得上这份荣耀!
在巨大的震撼与纠结中,朱高晟跟随柳升等人,几乎走遍了所有在此次北伐中表现出色的营级单位。他仔细查阅战报,听取主将介绍,甚至随机与一些基层士兵交谈,感受他们的士气与心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