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晟怀揣着朱棣批准勋章体系的喜悦,刚刚退出金顶大帐不过十步,脚步却如同被钉住一般,猛地停了下来。他脸上的兴奋尚未褪去,眼中却爆发出更加炽烈、更加深邃的光芒!
一个被他无意间忽略、却又在潜意识里酝酿已久的念头,如同沉寂的火山骤然喷发,瞬间占据了他的全部思绪!
他想起了那部在他穿越前那个时代,被誉为士兵生涯“珠穆朗玛峰”的电视剧——《士兵突击》!想起了那个将“不抛弃、不放弃”刻进骨子里的钢七连!想起了那面承载了无数荣誉与鲜血的连旗!
英雄的部队!
有魂的部队!
是啊!光是授予勋章,给予个人荣誉和保障,固然能激励士兵,但若能在此基础上,打造出一支支承载着特定荣誉、拥有独特军魂、作为全军标杆的常备英雄部队,那将产生何等巨大的凝聚力、榜样作用和战略价值?!
大明的军队,卫所制度是根基,但为何不能在此基础上,设立几支超然的、代表着帝国武力巅峰和不同作战精神的“荣誉番号”部队?就如同后世那一个个威名赫赫的英雄连队、模范团一样!
他的心脏剧烈地跳动起来,一个清晰而宏大的蓝图在脑海中飞速勾勒成型!
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猛地转身,再次冲向了那座他刚刚离开的金顶大帐!守卫的锦衣卫看着去而复返、眼神狂热得吓人的晟王殿下,已经连表情都懒得做了,麻木地让开了道路。
“父皇!父皇!儿臣还有一事!关乎大明军魂,关乎帝国武运昌隆之大事!”朱高晟人未到,声先至,如同一阵风般再次刮进了大帐。
朱棣正准备端起茶杯喝口茶,清静片刻,听到这声音,手一抖,茶水差点泼出来。他看着去而复返、眼神亮得如同两个小太阳的儿子,只觉得一股无名火直冲天灵盖,但又被儿子那异常严肃、甚至带着某种神圣感的狂热表情给硬生生压了下去。
“你……你又回来作甚?!”朱棣几乎是咬着牙问道,“勋章不是准了你吗?!”
“父皇!勋章是授予个人之荣誉!然则,军队之强,在于其魂!在于其传承!”朱高晟语气急促,却条理清晰,“儿臣方才忽有所感!我大明,何不借此北伐大胜、授勋在即之机,以勋章图腾为名,设立几支常备‘荣誉部队’?!”
他不等朱棣发问,如同打开了话匣子,将自己的构想和盘托出:
“譬如,以‘熊罴勋章’所代表的勇力与坚韧为名,可设立‘熊罴营’!专司重甲步兵、攻坚破阵,选拔力大无穷、意志坚定之壮士,其军魂便是‘不动如山,摧城拔寨’!”
“以‘豹勋章’所代表的迅捷与敏锐为名,可设立‘捷豹营’!专司轻装突袭、侦察渗透,选拔身手矫健、反应迅捷之士,其军魂便是‘动如雷霆,一击必杀’!”
“以‘狼勋章’所代表的集群与协同为名,可设立‘血狼营’!专司骑兵集群冲锋、野战歼敌,选拔精于骑射、善于配合之骑手,其军魂便是‘群狼噬虎,所向披靡’!”
“而最高之‘龙骧勋章’与‘虎贲勋章’!”朱高晟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无尽的向往,“‘龙骧’代表着统帅与皇权,可设为最高荣誉番号,授予战功最为卓着、或由父皇您亲领之近卫部队!而‘虎贲营’!”
他眼中闪烁着近乎偏执的光芒:“便以儿臣所绘那猛虎为魂!授予此战中个人武勇最为卓着、斩将夺旗功绩最为彪悍之猛士!专司最为残酷、最为关键之斩首、破阵任务!其军魂,便是‘猛虎出柙,百兽震惶’!我要让‘虎贲’之名,成为敌人闻风丧胆的梦魇!”
他越说越激动,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一面面代表着不同军魂的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这些部队,不隶属于寻常卫所,而是作为帝国武力的中坚与标杆,始终保持常规、高强度的训练!有任何新式火器、新式甲胄、新式战法,优先配备给他们!让他们时刻保持最强的战斗力,并为其他部队做出示范!”
“更重要的是,”朱高晟目光灼灼地看着朱棣,抛出了他构想中最具颠覆性、也最具吸引力的一环,“对这些荣誉部队的士兵,实行特殊的服役与退役制度!”
“他们服役至一定年限(例如十年、十五年),或因伤、因年龄不再适合一线作战,并非简单地遣返回卫所!而是由朝廷,或者说,由儿臣名下的产业,负责安置!可以安排他们进入天津卫的工坊、大明海事衙门、或者儿臣旗下各地的商铺、田庄,担任管事、教头、护卫等职务,给予优厚的待遇,确保他们后半生无忧!”
“同时,在他们退役时,授予他们特殊的‘荣退凭证’,国家若有战事,可凭此凭证,优先征召他们归队!他们将成为帝国最可靠、最有经验的后备力量!”
“而且,每一支这样的荣誉部队,都要有自己独特的旗帜、独特的口号、独特的传统!”朱高晟脑海中浮现出钢七连那面浸透鲜血的旗帜,“要让他们有自己的‘连歌’,有自己的入队仪式,有自己代代相传的故事!要让这面旗,这个番号,成为融入他们血液的军魂!哪怕部队里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只要番号在,旗帜在,军魂就永不磨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