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府内外虽被太后的人监视得如同铁桶,但府内却另有一番天地。萧逐渊的书房地下,有一间连大多数下人都不知道的密室,此刻烛火通明。
那份从长乐宫佛堂带出的名单,被小心翼翼地摊开在石桌上。时若正在用她调配的特殊药水,小心地擦拭着名单的背面。这是她根据古籍复原的一种显影方法,对一些用特殊墨水书写的密信有效。
有字迹!时若低呼一声。
只见名单背面,在药水的作用下,逐渐显现出几行娟秀却略显仓促的小字:
景泰九年,北境军饷亏空五十万两,与永和宫有关...
吏部侍郎王明远,其子科场舞弊案证据,藏于...
玄武非一人,乃三位一体。水、石、木,各司其职。水主财,石主兵,木主讯。慎之,慎之!
最后一行字,让萧逐渊与时若同时倒吸一口凉气。
三位一体...水、石、木...萧逐渊反复咀嚼着这几个字,玄武不是一个代号,而是一个组织的名称!
水主财,指的是,苏文渊负责钱财和物资渠道。时若顺着思路分析,石主兵...指的是私藏火药军械,恐怕就是太后亲自掌控的部分。那这个木主讯...
是情报。萧逐渊眼神锐利,负责监视朝臣,收集把柄,掌控舆论。这个人,或者说这部分势力,隐藏得最深。
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太后的势力盘根错节,远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庞大和严密。
我们必须找到这个。时若坚定地说,掌握了情报,就等于掌握了主动权。
巳时,济世堂暗室
要避开太后耳目的监视出门并非易事,但时若有她的办法。她借口需要几种特殊药材研制解药(表面上是为了解除宫中中的),乘坐马车出了府。马车在城中绕了几圈,巧妙地甩掉了跟踪者,最终从济世堂的后门进入。
在济世堂的隐秘隔间里,时文正早已等候多时。他看完那份名单及背面的字迹后,久久沉默,脸色异常难看。
木主讯...他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如果我所料不差,指的恐怕是...都察院。
都察院?时若震惊。都察院是朝廷监察机构,负责纠劾百司,风闻奏事。若都察院被渗透,等于朝廷的耳目喉舌都被敌人掌控!
左都御史周延儒,时文正指着名单上一个名字,此人表面刚正不阿,实则...我早有怀疑他与宫中过往甚密。还有几位掌道御史,他们的升迁轨迹,也颇为可疑。
我们必须拿到证据。时若沉吟道,父亲在都察院可有信得过的人?
时文正摇了摇头:周延儒治下极严,且多疑。想要在他眼皮底下拿到他勾结太后的证据,难如登天。 他顿了顿,看向时若,或许...可以从外围入手。都察院御史们也是人,也有家人,也会生病。
时若立刻明白了父亲的意思。济世堂,就是一个绝佳的情报收集点。
未时,济世堂前堂
时若坐堂看诊,心思却比往常更加缜密。她留意着每一个前来求诊的官员家眷,他们的只言片语,他们的病情病因,都可能隐藏着线索。
一位衣着朴素、面带愁容的老妇人前来为儿子抓药,言谈间提及儿子在都察院当差,近日因一桩案子顶撞了上司,备受排挤,郁结于心,以致病倒。
时若细心为她配了药,又额外包了一剂宁心安神的药材,温言道:老人家,这剂药算我送的。令郎正直敢言,是百姓之福,还望他保重身体。
老妇人感激涕零,絮叨间不免多说了一些:唉,要是都察院里的大人们都像时大夫这般明事理就好了...如今那位周大人,只听几个亲信的话,尤其是那个新提拔的陈御史,溜须拍马最是在行...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时若默默记下了陈御史这个名字。
同一时间,萧府密室
萧逐渊也没有闲着。他召来了严锋,下达了一系列密令。
第一,让我们在兵部的人,秘密核查近五年所有辰砂、硝石、硫磺等物的调拨记录,尤其是任何看似合理,但最终去向存疑的批次。重点查与宫内采买、或者与太后母家相关的记录。
第二,动用一切力量,监视都察院左都御史周延儒,以及一个姓陈的御史,查清他们的日常行踪,接触过什么人,尤其是与长乐宫相关的。
第三,萧逐渊的声音压得更低,想办法,将我们手中有一部分涉案官员名单,并且正在暗中核查的消息,不经意地泄露给周延儒知道。
严锋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但还是立刻领命:是!属下明白!
你是在打草惊蛇?时若回来后,听到萧逐渊的第三条指令,立刻明白了他的意图。
不错。萧逐渊颔首,周延儒若是,得知名单可能泄露,必定会有所行动。要么想办法销毁证据,要么...向他的主子求救。无论他做什么,都会露出马脚。
这是一步险棋,但也是打破僵局最快的方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