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委员讲(长)!阔研部(科研部)已……已做好七习(七十)辆精气切(蒸汽机车),全部完成调系(调试)!所需钢轨已经全部完成冲压,并在刚程建谢部(工程建设部)的调配下,开习(开始)运送刚作(至)各刚作(工作)面!火切(火车)板件(部件)也已经完晴(完成)冲压,等路轨铺好以后,直接在轨道向(上)进行种装(总装)!”
一连串扎实、具体、高效的汇报,如同一块块坚实的基石,层层垒砌,构筑起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
没有虚言,只有实绩;没有困难,只有解决方案!
李建成听着这一声声“报告委员长”,看着眼前这群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臣属与工匠,胸中豪情奔涌。
他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杯作响,朗声喝道:
“好!万事俱备!”
“那他娘的还等什么?!”
“传我命令——‘钢铁大唐’计划,第一期工程,北疆至高昌示范铁路,即刻动工!”
“遵命!!!”
巨大的应和声浪几乎要掀翻会议室的屋顶。
钢铁大唐……正式启动!
广袤的草原上,一幅前所未有的壮阔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七十辆经过加固改造、如同钢铁巨兽般的蒸汽机车(拖拉机),在老墨麾下那些已然熟练的“天兵”匠人驾驶下,发出沉重而有力的轰鸣,排成长龙,按照预先编排的批号顺序,将一根根黝黑发亮、经过冲压成型的标准钢轨,源源不断地运往不断向前延伸的施工前沿。
黑色的浓烟与白色的蒸汽在车后拉出长长的轨迹,如同这支工业大军飘扬的旌旗。
二十万筑路工人被分成两大部分,如同训练有素的军团,在统一指挥下协同作业。
一部分人喊着整齐的号子,处理地基,铺设碎石,安放沉重的枕木,为钢铁巨龙铺设温床;另一部分人则在科研部匠人和将作监大匠的现场指导下,使用特制的工具和紧固件,将运抵的钢轨精准地固定在枕木之上。
叮叮当当的敲击声、机械的轰鸣声、人们的号子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一曲改造自然的雄浑交响乐。
老墨也在第一阶段铁轨铺设完成之后,就开始现搭工棚,直接在铁轨上进行车头总装工作……
整个工地忙得热火朝天,尘土混合着汗水,但每个人的脸上都看不到疲惫,只有充满希望的干劲和对未来的憧憬。
他们知道,自己正在亲手创造历史。
秘书长李世民亲自挂帅,带着工程建设部、人力资源部、国土资源部等一众部长,沿着初步成形的路基不断巡视。
他们现场办公,及时协调物资调配,解决技术难题,处理突发状况,确保这条生命线以最高效率向前推进。
望着那以肉眼可见速度向西延伸的钢铁线条,就连一向沉稳的李世民,眼中也难掩激动之色。
照此速度,恐怕不到五月,这条连接北疆与高昌的示范铁路就能全线铺通!
然而,在这片席卷一切的建设狂潮中,有一个人却似乎突然“清闲”了下来。
计划的蓝图已然绘就,执行的机器高效运转,具体事务有各部部长和李世民操持,技术难题有老墨团队攻坚……
作为总设计师和最高决策者的委员长李建成,在完成了最初的动员和战略部署后,竟发现自己一时有些“无事可做”了。
于是,在发改委大楼那间最大的办公室里,出现了这样一幕:
窗外是震天的喧嚣与奔忙,窗内,我们的委员长大人却捧着一杯热茶,翘着二郎腿,时不时走到窗前欣赏一下自己一手促成的壮观景象,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小曲,活脱脱开始了又一轮的混吃等死的咸鱼生活。
然而,这份悠闲之下,一丝来自家庭的小烦恼却悄然浮现——昨晚睡觉前,儿子李承宗搂着他的脖子,小脸皱成一团抱怨道:
“阿耶,我不想再跟四叔去看小羊了,草原上还有什么好玩的吗?我好无聊啊……”
小家伙的抱怨言犹在耳。
好玩的?
李建成摩挲着下巴,目光从窗外热火朝天的工地移开,投向更远处那片广袤无垠、正在焕发新生的草原。
一个尘封许久的记忆画面,随着这声抱怨,蓦然清晰地跃入脑海——那是一年前春节期间,他前往归附的牧民部落慰问时的场景。
一个念头如同火花般迸发,迅速形成燎原之势!
他猛地放下茶杯,快步走回书案前。
研墨,铺开由科研部最新改进、质地已然相当不错的纸张,提笔蘸墨。
笔尖悬停片刻,他原本想写“大展宏图”,但觉得太过正式,随手划掉。
略一思忖,一个更具包容性、也更贴近草原传统的名称浮现心头。
他挥毫泼墨,一行带着个人风格的字迹跃然纸上:
八月——草原那达慕大会规划
“那达慕”,蒙语中娱乐、游戏的意思,是草原民族传统的盛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