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着,薛仁贵的声音在门外响起:“殿下,几位部长说是大会各项筹备已经差不多了,需您最后定夺。”
“啧……催命鬼来了。”
李建成三两口扒完碗里的粥,胡乱擦了把嘴,凑过去在郑观音脸上快速亲了一下,又揉了揉儿子的脑袋。
“行了,老子去干活了!你们娘俩自己玩。”
在郑观音微红的脸颊和李承宗不满的嘟囔声中,李建成大步流星地走了出去。
一出门,喧嚣热浪便扑面而来。
原本还算空旷的北疆大营,此刻已是人声鼎沸。
随处可见许多唐人携家带口的来草原凑这个热闹,还有许多的商贩和生意人来此。
还有不少穿着皮袄、带着毡帽的草原各部族人,牵着骏马,带着货物,好奇地打量着这座拔地而起的“唐城”。
来自西域、波斯甚至更遥远地方的商人使团,操着各种口音,在临时搭建的市集里穿梭。
空气中混杂着烤肉的香气、牲口的气味和各种语言交织的嘈杂。
通往主会场的大道两旁,旌旗招展,大唐的龙旗与象征着前来参加大会的各部族的旗帜并列飘扬,一种奇异而又和谐的氛围正在形成。
李建成一路行来,不断有人认出他,无论是唐军将士、科研部匠人,还是那些草原首领,都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恭敬地行礼,眼神中充满了敬畏与狂热。
“殿下!”
“太子殿下金安!”
李建成只是随意地点头回应,脚步不停。
他很享受这种氛围,这是一种建立在实实在在功绩和能力之上的威望,比长安朝堂上那些虚头巴脑的礼节让人舒坦得多。
来到暂时还在封闭的会场内,包括李世民、李元吉在内的几位部长,副部长,工作组组长皆在此处。
“整挺好,大家整得都挺不错!现在还有什么问题不好解决的?”
“殿下,人太多了,比我们预想的要多的多,若是接下来的几天还要来人的话,我们提供的住处……怕是会不够啊……”
“那就继续搭毡帐,多搭一些,或者让来旅游的游客们在牧民的指导下自己搭,比正常住宿收费便宜一点就行,而且,我们要分人推销,比如住惯了房子的大唐人,我们就推荐毡帐,住惯了毡帐的西域人,就给他们推荐砖瓦房,这叫新奇体验,能拿住人的。”
李建成这“反向推销”的新奇思路一出,在场众人都是一愣,随即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杜如晦抚须沉吟,眼中带着赞赏:“殿下此法甚妙!既缓解了住宿压力,又让各方来客体验异域风情,可谓一举两得。只是需安排专人引导,以免生出混乱。”
“这个好办!”长孙无忌站了出来。
“此事交于我!我找些机灵的士兵和本地牧民混编成队,专门负责这事儿!保准把那些想住毡帐的唐商安排得明明白白,把想睡砖房胡商伺候得舒舒服服!”
李世民也点头补充道:“大哥此策确实能解燃眉之急。此外,还需加强市集管理和卫生清洁,如此多人聚集,若发生盗窃或引发疫病,便是大麻烦。可增派巡逻士卒,并设‘申诉点’,快速处理纠纷。再让医官们,多设几个义诊和防疫的摊位。”
“没错!”
李建成对二郎的补充非常满意,不愧是以后能当皇帝的人。
“这些都是细节,但细节决定成败!辅机,你的人不仅要引导住宿,也要留意有无可疑人物混迹其中。二郎,治安和医疗就按你说的办,要快,要有效!”
他环视众人,语气变得严肃:
“诸位,现在不是心疼钱、心疼人的时候!把这届那达慕办成标杆,办成传说!以后才能有源源不断的人来,有源源不断的钱赚!现在投入的,将来都能加倍赚回来!眼光要放长远!”
“是!殿下!”
众人齐声应道,士气高昂。
太子殿下不仅有点子,更有格局,跟着这样的主君干活,心里踏实。
“还有没有问题?”
李建成再次问道。
负责会场布置的一个组长犹豫了一下,开口道:“殿下,还有一个问题。按照流程,最后一天有‘万民同乐’的环节,原本计划是由咱们提供一部分酒水吃食。可眼下人数远超预期,这开销……”
李建成摸了摸下巴,眼中精光一闪,看向了旁边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李元吉:
“三胡,这可是个挣钱的好机会啊!”
李元吉带着商务部做了一段时间的生意,对于商业的嗅觉也敏锐了不少,立刻心领神会,笑着接口:“大哥意思是……招商?”
“对喽!”
李建成笑道,“把‘万民同乐’的冠名权和供应权放出去!比如,‘王家老酒万民宴’、‘西域珍宝同乐会’!谁家出的钱多,提供的物资好,就让谁家冠名!咱们不仅不花钱,还能赚一笔!而且还能让各家商会比拼实力,变相给他们做了宣传,整个北疆这么大的市场,他们肯定抢破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