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万万没想到,竟被古人围观了日常 > 第541章 无名英雄

万万没想到,竟被古人围观了日常 第541章 无名英雄

作者:新玥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2 12:38:46

{路易十六该不该死?}

这名字有点熟悉,各朝人士仔细一想,哦,反应过来这不就是和乾隆有过书信往来的西方国王嘛。

至于对方该不该死,老祖宗们摆摆手,他们哪知道啊,只晓得对方国家闹大革命,这国王就被咔嚓砍头了。

“这国外的大革命就是不一样啊,国王说砍头就砍头。”

“咱不也差不多,要是起义军抓到皇室成员,说咔嚓、也得咔嚓。”

......

历代君王们此刻都看过来了,一方面是想看看西方这个国王是怎么回事,被杀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另一方面,如今光幕将后世全方位展现在世人面前,有眼睛的人都知道民智在开启,以前的各种政策措施该变动就要变动,想要愚民也要看百姓答不答应。

明君们现在都在考虑变革,多了解一些内容对他们有好处,总比最后落到和这路易十六一样的下场好。

要说心情最复杂的还是乾隆,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脖子,路易十六的下场,让他想到了现在民间对皇室的态度,他真怕有一天步对方的后尘。

但不管怎么想,他还是先看看视频,再做打算。

{路易十六,高卢鸡历史上唯一一个被砍头的国王。

他在位期间,高卢鸡的财政状况急剧恶化。

同时,为了报复约翰牛,他又大力支持了鹰酱的独立战争,拿出巨资资助鹰酱和约翰牛叫板。

这场战争,高卢鸡才是最大的输家,背上了沉重的财政负担。

为了解决财政问题,他向贵族征税,贵族拒绝纳税,财政濒临崩溃}

各朝人士都不知道该是什么表情了。

掏空国库资助别国打仗,导致自己国家的财政出现问题,虽然敌人的敌人是朋友,但各朝代的君臣百姓多是不赞同的。

“这路易十六是怎么想的,明明是其他两个国家的事情,偏偏把自己国家都拖下水了。”

“他这是想支持鹰酱打败约翰牛出气,可惜忽略了对本国的灾难。”

......

民间在议论,君王们还不忘提醒自家的儿子,一定不要学这路易十六。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何苦急于这一时。”

胤礽和胤祉他们在欧洲,对欧洲的了解也越来越多,不过如今这路易十六可还没出生。

{…1789年,高卢鸡爆发了大革命。

路易十六决定妥协,推行君主立宪制。

此时的民众们都相信路易十六是真心支持革命,也衷心爱戴对方,视他为国王,没人想杀他。

1791年6月,路易十六留下一份谴责声明后出逃,他和其他王室成员一起,一行人成功逃离巴黎。}

老祖宗们的表情都愣了下。

原以为这国王真的妥协了,结果看到他逃走,王侯将相们都有一种‘果然如此’的念头。

原因也很简单,都是掌握过权力的人,多少人一旦掌握了就不可能撒手,那么路易十六怎么可能轻易妥协。

霍去病抓了抓头发,“陛下,你说这法王会跑去哪儿啊?难道是去搬救兵?”

刘彻眯了眯眼,说:“有这种可能,他想夺回权力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不然没必要跑,当个吉祥物国王不好吗?”

这样想的人很多,但路易十六能不能跑出去,各朝人士都不看好,原因嘛自然是这家伙最后被砍头了,那就意味着最后还是被抓了回来。

现代时空

为了避免老祖宗们不懂什么是君主立宪制,刘晓希也做了简单的解释。

“君主立宪制是和君主**相区别,保留下君主制,但限制君主权力...”

民间时不时惊呼,这君主立宪制,说实话,百姓们没什么想法,毕竟都看过后世没有皇帝是什么样子。

如果天下太平,大家也愿意维持现状就好,但要是一旦乱世,百姓们更愿意直接推翻皇帝当家作主。

就像清末的时空,起义军们想到的就是直接掀翻皇权,一步到位。

不同于民间,君王们看得很沉默啊,唉。

如果君王的权力受限,这对大权在握的帝王是难以接受的事情。

{在成功逃跑后,路易十六一行人没有掩饰行踪。

第二天,国王出逃的消息就在巴黎传开了。

这次出逃也暴露了他反革命的立场,失去了民众信任。

很快,路易十六一行人被追回。

1792年,他向奥国秘密通信求助,被国民公会定为叛国罪。

1793年1月,距离大革命时隔四年,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断头台处决,值得一提的是,断头台还是他改进的,因为他喜欢机械。}

用自己改进的断头台砍了自己的脑袋,各朝人士都有些同情了。

其实按古代祖宗的想法,君王死社稷,改朝换代,皇族哪有不死的,所以这路易十六的死在大家看来算正常。

至于他想联合国外势力,然而没有成功 ,在被抓到后要杀头,这也没什么不能理解的,谁让他和民众站在对立面了。

杀皇帝嘛,几千年来,又不是没有杀皇帝的事情。

祖宗们表示没必要大惊小怪,路易十六该不该死,也要问高卢鸡的百姓,他们的意见比较重要,既然都决定要砍他脑袋了,说明高卢鸡人都认为他该死,外人最多就是看个热闹。

只有乾隆有些唏嘘,好歹是自己的笔友,说死就死了,他其实也怕的。

现代时空

刘晓希哪知道乾隆的复杂心态啊,已经点开下一个视频了。

{你知道哪些无名英雄}

无名英雄,祖辈们都知道,后世还有无名英雄纪念碑。

不过要问知道哪些无名英雄,这倒是让不少百姓难住了,他们知道的也多是从光幕上了解的。

孩子们没那么多想法,单纯就是爱看大英雄的故事。

很多少年都已经安静下来,目光灼灼看着光幕。

{今天要聊的是一些无名英雄的故事。

我们知道,在抗战时期,无名英雄辈出。

有很多人没有在历史上留下痕迹,也有人在史书上留下只言片语。

比如在旅顺大屠杀时,有个旅顺的‘蒋铁匠’,他躲在自家的门后面,用铁锤袭击打死了五个训练有素的鬼子。

虽然最终因为寡不敌众被杀害,但他的事迹被流传下来,让后辈们传扬}

老祖宗们是有些难受又有些自豪。

看看,咱华夏的孩子也是有勇有谋的,哪怕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也干掉了五个鬼子兵。

古代的铁匠们更是纷纷竖起大拇指,“这后生真不孬,是个好样的,太争气了。”

历代姓蒋的人家不知道是不是他们这一脉的后代,但他们骄傲。

霍去病挠挠头,“其实若非这个铁匠一个人单打独斗,最后谁输谁赢还真不一定,可惜敌人太多了。”

张飞毫不吝啬的夸道:“厉害啊,至少力气是杠杠的,可惜遇上了一群畜生,不然还得多杀几个。”

岳飞难受的说,“他们本就是一群普通百姓,面对敌人的入侵,只能拿起吃饭的工具上,归根结底,这些倭寇真不是东西。”

同治年间

此时的旅顺还算安定。

这个人称蒋铁匠的中年男子,脸型方正,一身腱子肉,这当然是常年打铁练出来的。

看着视频在说‘自己’,他心里一动,高兴是真的,但难过也是真的。

天杀的小鬼子,若非他们入侵,家乡又怎么会变成人间炼狱?

好在现在的旅顺当地百姓,因为知道了历史发展,大家都不愿意就这样等死,很多人加入到起义军,就是想拼个未来。

总比等着倭寇入侵强。

蒋铁匠如今也是如此,他现在其实也忙的很,打铁啊,给大家打造趁手的武器,热武器他没办法,但刀啊、匕首啊这些防身的东西还是可以的。

保卫家乡他们指望不了别人,唯有靠自己。

{二、妇女独立团的女战士

要说的这三位妇女独立团的女战士,倒是留下了照片,却不知她们的姓名。

三位女战士不幸被俘,照片里的她们视死如归,神情没有害怕,慷慨就义。

她们是那个年代最美的人之一。

她们死的时候轰轰烈烈,可确是不被世人所知的普通战士。

她们的存在也明明白白的告诉我们,这世上从未有什么救世主,是这一代人吃了几代人的苦,才换来了这个崭新的华夏。}

各朝代,不少泪点低的人眼泪汪汪的。

哪怕是古代迂腐的儒生,也不会说出什么不中听的话。

在大家眼里,这些保家卫国的女娃娃,她们的精神世界更宏伟。

当然,三位女战士的事迹,也刺激到了历代女性。

在大是大非、保家卫国面前,女子也不比任何人差。

这世上,爱国不分男女。

很多人感觉自己的思想一下就升华了。

太平年间还看不太出来,但身处战乱的时空,妇女们也逐渐大着胆子,参与到各种战斗当中。

尤其是西北边境一带,民风比较开放,与其等着蛮夷来抢夺,还不如各村组织起来到时候拼一把。

如今已到秋天,收获的季节,地里都是金灿灿、成片的庄稼。

蛮夷为了冬天过得好,势必会在秋收之际南下。

边境的这些村子,最近都在组织村民、族人开会,妇女们也纷纷提议要一起保卫家乡。

东汉时期一西北的村子

村长大叔站在村里一处空地前,冲周围的村民们说,“匈奴如今年年南下,就是欺负咱大汉国势衰微,但咱得让他们知道,大汉百姓也不是孬种。”

大嗓门的大娘抬手一呼,“对,看看民国这些女娃子,她们都不害怕敌人,我们这些祖宗可不能怕,到时候咱一起杀蛮夷。”

姑娘红着脸深呼一口气,“我不怕,到时候多杀几个,只有把蛮夷打怕了,他们才不敢南下抢劫。”

脸上满是皱纹的老婆婆也说,“别看老妇年纪大了,但递把锤子,烧几盆烫水给泼过去,还能行的。”

......

听着村里这些大婶子、小媳妇、大姑娘的话,平时熟悉她们的爹\/丈夫\/儿子\/兄弟们都傻眼了,啥时候他们的老娘\/媳妇\/姊妹这么虎虎生威了。

好吧,其实也知道,是受到民国孩子们的影响,刺激到了。

因为啊,刘晓希现在又提到了好些女英雄的故事,把历朝历代姑娘们的内心都点燃了。

边境这些村子的里正、村长们大手一挥,全村无论男女都加入到家乡保卫战。

若说民国孩子抵御的是列强侵略者,那他们就是抵御北方的蛮夷。

接下来这些村民还要忙着商议计策,毕竟蛮夷的实力不低,大家都是普通村民,只能取巧。

什么泼烫水啊、设陷阱啊、统统能安排的都安排。

当然,村里的主事人也会和周边的村子相互沟通,还要上报县太爷,毕竟还需要多备些刀具什么的。

至于清末就更别说了,因为面临的敌人更强大,男女老少都站出来,为了亲人孩子,也为了这片祖祖辈辈生活过的土地不被外人糟蹋,哪怕敌我实力悬殊甚大,但没人退缩。

民国

先辈们对三位女战士的遭遇心痛,这是大家的战友,看着战友牺牲,对敌人的怒火就越重。

很多在校的民国学生,恨不得现在就去前线战场支援。

但大家都知道,前线需要人,同样国际上也需要人,需要掌握话语权,如今的九州势薄,还需要很多外交和合作。

还有一群风月场所的姑娘眼眶红红的,也奔走在救国的路上,或许她们的身份被人看不起,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这些道理她们也明白。

在陕北某个营地里

有十来个女战士看着光幕上的照片,很难受。

她们都是二十来岁的年纪,如果放在现代,也许还在上大学,正值青春年华,可在这个时空,已经成了优秀的战士。

其中有三位女战士,长得和照片上一模一样。

她们顾不上太多的伤心,都在安慰自己的战友们。

最沉稳的姑娘温柔的给战友擦眼泪,“别哭,从我们加入部队的那天起,生死早就置之度外了。”

活泼好动的姑娘调皮的眨了眨眼,“对呀,我们的照片还传到了后世,看,这些孩子可都认识我们了。”

娴静的姑娘笑着说,“我们还是无名英雄呢,我们做的一切从没有白费,后世的孩子们教得很好,都是一帮好孩子,还挂念着我们。”

......

{第三位、普通渔民陈根土

在1942年,有一位普通渔民,他叫陈根土。

倭寇入侵九州后,百姓们原本的安宁日子也被打破。

陈根土目睹了倭寇的凶残,为了妻儿的安危,他决定先带全家住在船上,等倭寇走了再回去。

有一天,一群被倭寇追击的本土士兵逃到了江边,陈根土见他们当中很多人都受伤了,就主动将这些士兵送到江的对岸。

他的举动很冒险,但他选择了冒险。

做完这一切后,幸运的是他没被倭寇发现。

不过在周围村子搜寻未果的十几个倭寇也来到了江边,同时还看到了陈根土的船只。

它们将陈根土的妻儿赶下船,要求陈根土送他们去对岸。

被倭寇的枪抵着,陈根土别无选择。

来到湍急的江水中间,他趁倭寇放松警惕,将船划向了最危险的河道,然后跳下船。

他从小长在江边,水性好,边躲避倭寇的子弹,边往岸边游。

船只在湍急的水流中东倒西歪,还撞上了暗礁,很快就被江水淹没。

而陈根土看到这一幕,拼尽全力游上了岸}

看到最后,祖辈们提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老祖宗们把这帮民国孩子夸了个遍。

古代姓陈的人家心里骄傲的不行,说不好是自家后代呢。

民国

沿海一个小渔村中

一户陈姓人家院子里

一对夫妻对视了一眼,不可置信的咽了咽口水,他们家儿子就叫这个名儿啊。

妇人也不急着修补渔网了,而是看着丈夫,“孩他爹啊,这该不会是咱家臭小子吧。”

憨厚的中年男子也放下手里的渔具说,“这、我也说不好啊。”

至于几百米外的海边,十来岁的少年正拍着胸脯、和小伙伴们吹牛,“看见没,我陈根土,可是后世人认定的无名英雄。”

光是上半身的黢黑少年高喊道:“陈哥,以后你就是咱的大哥了,我们以后跟你混。”

七八岁的小姑娘冒着星星眼,“还有我、我也要当女英雄。”

“我们也是...”

周围海滩上听到这些话的长辈们,笑了笑,没有打击孩子们,当然他们也要当英雄才是,做孩子们的榜样。

......

现代时空

刘晓希在识海里问了下系统,能不能联系上这几位先辈。

2233自然是能联系上的。

想了想,刘晓希看到桌上放着的几串糖葫芦和一盒绿豆糕,小心分成几份后,就请系统送给他们。

现在天色已经晚了,先送点甜食,给几位甜甜嘴,等从首都回家后,再继续先辈们多送点东西吧。

那个时代,无名英雄太多太多了,他(她)们有的只是普通人。

历史那么长,可惜史书那么短,装不下他(她)们所有人的故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