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万万没想到,竟被古人围观了日常 > 第399章 象棋的起源

看完了银杏树,刘晓希干脆带着祖宗们刷视频。

新视频里,是一个街边摆象棋残局的场景,两个人在比赛,旁边有几个人在围观。

视频上,博主还清晰的把自己受骗的经历写了出来,希望大家不要上当受骗。

而各时空在围观象棋的祖宗们,都懵了。

咋,这不是下棋吗,竟然也能遇到骗子?后世的骗子这么猖狂,属实是把大家惊讶到了。

古代那些象棋爱好者们回过神来,可都气得轻。

儒雅的老人气得吹胡子瞪眼,“这些骗子太可恶,竟然把这么高雅的东西拿去当成诈骗的工具,我、我。。。”

正在下棋的男子气得一巴掌拍在桌上,“他们糟蹋了象棋,通过歪门邪道拿到的钱,也不怕烫手。”

......

百姓们边唏嘘,边‘问候’这些骗子,实在是大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刘晓希也无语的摇摇头,想到象棋的来源,还简单的说起故事给大家听。

“说起象棋,它还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现代还有象棋协会。

一种传得比较广的说法是,象棋是韩信发明的,据说韩信为了教士兵行军布阵,用筷子在地上画方块,标明楚河汉界,这种游戏就传了下来。

当然还有其他说法,说象棋起源于舜帝时期;

起源于黄帝、神农氏时期;

周武王或是战国时期;

北周武帝时期。

反正具体的起源到底是哪个,还没被证实,祖宗们要是知道,一定要记得留下证据啊。”

光幕下

古代老百姓们面面相觑,这么多种起源说,看得他们也挺头大的。

而那些经常玩象棋的人士,此刻也在争议,有支持韩信说的,也有支持其他说法的,但说来说去也没个结果。

秦朝

军营里,和韩信交好的那些将士们也凑过来问。

韩信茫然的挠挠头,这事他哪知道啊,这辈子都不可能跟着刘季打天下了,他也不可能知道。

汉高祖时期

刘邦饶有兴致的问儿子们想不想玩象棋,“这回到沛县啊,需要花的时间也挺久的,来来来,咱玩玩,打发打发时间。”

刘盈兄弟三个也没什么意见,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坐车把屁股都坐痛了。

过起了养老生活的韩信还怔了一下,“象棋啊,楚河汉界...”

刘晓希和祖宗们唠叨了会儿后,就继续下滑新视频。

这是一个音乐视频,刘晓希也先解释了一番,“这是宋朝文学家苏轼的作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东坡先生在宋神宗熙宁九年创作的,当时他在密州当太守。

我念书那会儿还背诵过,这首词还演唱成了歌曲。”

各朝人士闻言都来了兴趣,后世人要背诵的作品,大家也想见识见识,况且苏轼现在在各朝也是名人的存在。

百姓们让孩子们安静下来,现在是学习时间。

李白、杜甫他们都准备好好看。

宋元明清的文人墨客对苏轼的作品更是不陌生,没想到后世都安排上曲儿唱出来了。

至于苏轼本人,在惊讶过后也开始好奇了,他的作品?歌?

苏辙同样对哥哥的作品充满了好奇。

赵顼也打算好好欣赏欣赏,“大家都先看看苏爱卿的作品吧。”

王安石、司马光他们也纷纷纷纷应下。

随着视频的播放,歌曲也开始了。

镜头里,清爽的女声传来,歌声传到了各时空人们的耳朵里,“明月几时有…”

略带忧愁的曲调,伴着词就这样落入大家的心间,让人回味无穷。

一首歌的事件很快结束,刘晓希还搜了一版童声版的给大家听。

童声版带着孩子声调的清脆,比起前一版,很多人还是比较喜欢童声版。

因为少了一份成年人的愁绪,多了一份孩子的稚气、以及希冀。

这首曲子还算是很容易的,听着听着,现在各时空,很多人都会哼哼几句。

至于乐师们早已把曲调牢记于心。

李白听着歌,词让他五味杂陈,举起酒杯对着光幕遥敬一杯,是给苏轼的。

苏轼自己反倒是听得笑了,还点评道:“这孩子唱得好听,我这都学会了。”

苏辙心里却有些难受,看他哥这没心没肺的样子,甚至想给他兄长一拳头。

听完了这歌,刘晓希想到白居易的《琵琶行》,也搜了现代人作曲的歌给祖辈们听。

白居易:??他没想到还有自己的?

原本还在欣赏苏轼的水调歌头的老白,瞬间正襟危坐、眼睛放光的看着光幕,他要听自己的歌。

刘晓希先暂停了下视频,同样是先介绍了下创作背景。

“《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白居易和李白、杜甫并称是唐代三大诗人,这首诗是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刺史后,又被贬江州司马所作。

因为这个官职太闲了,加上他被贬也是被冤枉,但谁让他直言敢谏言、同情民间疾苦,得罪了唐宪宗,又得罪了权贵。

这接连被打击,他心情自然忧愤、凄凉无比...”

光幕下

百姓们听得还很生气,这在大家看来就是好官啊,谁让狗皇帝忠奸不分的。

尤其是唐朝百姓尤为愤怒,好不容易看到清正的官,结果还被排挤了。

李白和杜甫都惺惺相惜,这位和他们并称三大诗人的后辈,这经历啊,他们看得也愤怒,难道这诗写得好的,士途都不顺不成?

贞观年间

李世民原本开开心心的脸上,瞬间黑成炭,“唐宪宗?这个混账就不做点好事?怎么不给他嗑药嗑死算了。”

李泰很赞同他爹,“阿耶,你说的对,这家伙都学不到你的一半。”

......

贞观的大臣们也挺同情白居易这位后辈的,他们陛下这么好的帝王,咋就出了这些个不靠谱的后代了。

要不是隔着时空,魏徵恨不得冲到李纯面前,一通怒骂。

武则天同样是直皱眉头,看得出来很不满。

李隆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看着李亨,“你看看你的后代。”

李亨:...他爹可真行。

被自家祖上惦记的李纯,脸上黑红黑红的,心里纠结啊,那他是把白居易官复原职?

白居易看到刘晓希提到他的经历,还在惆怅呢,还被全天下知道,多少怪不好意思的。

元稹也希望好友这次借光幕,能顺利些吧。

这边简单说了下历史背景后,刘晓希就给大家开始听歌了。

和水调歌头完全不同的曲调,还是来自男声。

里面的婉转起伏更丰富,加上还有说唱和戏曲的腔调,听得祖辈们耳目一新,等听了一会儿后竟然感觉挺不错。

古代的乐师们全都目光灼灼的看着光幕,没想到原来曲子还能这么唱?

一首歌结束,刘晓希笑眯眯的开口,“好听吗,这首诗也是上学时候的必背古诗,考试也会考到的那种。

那么长一篇,简直是不少学生的噩梦,但是这首歌出来后,背不过课文的高中生们,唱着唱着倒是容易记了。”

闻言,祖辈们都忍不住笑了,脑海中不免浮现出后世学生娃在课堂上绞尽脑汁背书的场景。

夫子们其实觉得这真不是什么难事,相比起其他内容,背书应该是比较简单的吧。

古代的学渣们倒是很懂这种感受。

“那么长的内容,嘴巴会念,但脑子记不住。”

正吐槽的少年没听见后桌的回答,顿感不妙的转头望去,原来是夫子已经不知道何时来到他身边了。

少年:...

白居易此刻脸上也挂着几分不好意思,没想到这也要背啊,他写的时候没感觉到长啊,“那要不我以后多写一点简短的可好?”

等到这个时空的千年之后,学生们看着来自大唐那么多诗人的诗词,愁哭了,也不知道这些先人怎么那么爱作诗,可苦了他们了,这都是后话了。

看刘晓希点开评论区,祖辈们可算是见到了各种画风清奇的瓜娃子。

【老师:同学,考场上不可以唱歌

我:等等,我马上唱到答案了】

祖辈们的嘴角不自觉往上翘。

先辈们脸上堆满了笑,这教育氛围,他们还挺喜欢看的,轻松有活力,非常好。

孔夫子笑得很无奈,这唱出来也算是能行的吧,只是别影响了其他考试的孩子。

嬴政的脸上也挂着浅浅的笑,这一看,一天的疲惫都少多了。

刘彻就笑得非常肆意张扬了,“有趣、实在是有趣。”

李世民前面的郁闷也一扫而空,看得他都跃跃欲试想去后世当监考老师了,肯定有很多乐子看。

朱厚照更是笑得直拍桌子,“要不下次朕也去监考吧,那么好玩的事情,朕以前怎么没想到呢”。

书院里的学子们憋笑憋得难受,来自千百年后的学生们啊,能不能别这么逗。

白居易的好心情一下就起来了,嘴里还夸着,“怪聪明的,这唱出来还真是个好办法。”

【白居易:能把版权费烧一下吗,谢谢】

祖辈们乐弯了腰,连烧都出来了。

白居易还愣住了,这、他该如何接话才好啊。

当然他不至于要版权费,看到后世人这么有活力的讨论这个作品,已经很开心了。

【琵琶行感觉背的时候还挺难背的,但真背下来后,就再也忘不了了】

祖辈们没想到是这样。

不少百姓们将记下来的内容,也安排孩子们以后背一背,这歌还挺好听的。

小胖子撅着嘴提要求,“爹,等我背下来,我要吃大鸡腿。”

“行行行。”

……

刘晓希也默默背诵了几句,然后感慨道:“唉,其实这首诗,背诵是一方面,默写的时候还要保证没有一个错别字,不然一分都没有。”

祖辈们听到这话还是很能理解的,毕竟要按原文来嘛,就是孩子们要用心点了。

听完了歌,刘晓希继续给大家看视频。

连续滑过几个无聊的内容才停下。

{说说那些奇奇怪怪的地名}

各时空不少人还等着吃瓜,文人墨客、大户人家的女眷们想不明白什么样的地名才能用奇奇怪怪来形容。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大概是懂了,因为他们的身边真有奇怪的地名啊。

刘晓希很干脆的掠过内容,点开评论。

【那我不得不拿出这张图了(图片)】

这是一张地图导航的截图。

祖辈们原本还诧异,但直到看到图片上‘拉屎山’那三个字,诡异的安静了,安静过后不少人放声大笑。

嬴政嘴角抽了抽,这地名儿是够特别的,他都是第一次看到这么特殊的名字。

【看我的,都不敢给人说我的家乡叫什么(图片)】

同样是地图的截图,上面赫然标注着‘大便沟’。

文人墨客们脸都僵硬了,这地名他们都不好意思说出口,直白是直白,但太不文雅了。

百姓们倒乐呵呵的,顺便还边讨论,他们时代也有不少哩。

【你们都没有我的霸气(图片)】

各朝人士定睛一看,图片上标注着‘王者之村’几个字。

祖辈们:…的确是很霸气的了。

帝王们都忍不住侧目了,所以这个地方出来多少牛人了?

【你们都还好,我们这有个地名叫‘洗脚水’(笑哭)】

各时空的百姓们还笑着安慰,他们时代奇奇怪怪的地名也不少,之前是没理解是啥意思,但现在反应过来,他们时代的地名更奇怪了。

“咱这里还叫野鸡沟,这听习惯了,好像也没啥。”

“隔壁不还叫鸭西村嘛。”

......

从地名中出来,新视频里出现的是法老国的金字塔。

一个个金字塔耸立在沙漠中,配上略带异域风情的背景音乐,民国的先辈们倒是有人了解这是什么,但老祖宗们就不清楚了,一时半会儿不知道这是什么建筑。

刘晓希也是给祖宗们简单的进行了一番科普。

“视频里出现的这种建筑,叫金字塔,是法老国历史上国君的陵墓,因为它的底座是四方形,而且外形也像我国的汉字,就翻译为金字塔…”

知道这奇奇怪怪的建筑是陵墓后,古代的祖宗们又认认真真的打量了一番。

主要是很新奇,古代的帝王们的目光都停留在金字塔上,看着和他们的陵墓差别也大。

刘晓希这边也找了一个博主去参观金字塔的视频给大家看。

老祖宗们还有些不适应,这去参观别人的墓葬,他们也是头一遭啊,而且对于这种地方,从来都是忌讳的,也就是后世的想法观念改变了。

但不管是抱着什么样的复杂心态,祖辈们还是有认真的看起来。

然而看着进去参观还要买票!!!

老祖宗们都瞪大了眼睛,就这还要花钱?

百姓们纷纷摇头,虽然不是他们花钱,但还是舍不得啊。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他们都很纠结的继续看,一点都不希望自己的陵墓日后也开放了,还被人去参观。

在祖宗们的复杂心态下,视频里博主已经走到金字塔内部了。

整个金字塔的内部还是很大的,但里面供游客走的空间很狭窄,一些地方还要弯腰低头,即便是隔着屏幕看的各朝人士,都感觉很压抑。

而且耳边还能听到镜头里那娃在吐槽里面味道重,当然祖宗们是闻不到的,但想也能想象得到,这可是陵墓,封闭了千年,味道肯定没有外面好。

而等到参观完金字塔,也花了好一会儿,这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参观别国国王陵墓的老祖宗们,免不了又是一阵讨论。

帝王们已经打算以后要去这些地方看看了,知道还有这些古国的存在,他们自然也好奇得很,势必要去一探究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