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万万没想到,竟被古人围观了日常 > 第398章 李世民有多爱哭

{李世民真的很爱哭吗?}

李世民抬眼往光幕望去,就看到刘晓希在这个话题上停留,停留了一秒就点了进去。

李世民:...

李家三兄妹看着他们爹呆傻傻的模样,一瞬间竟有些同情。

李泰还悄悄咪咪的凑到兄长和妹妹耳旁说着,“果然,阿耶爱哭的事情,连后世人都知道,现在好了,全天下、甚至各时空的人都知道。”

空旷的大殿内,本就没人说话,李泰的话就显得非常清楚,以至于李世民回过神来刚好就听到了,一言不发的看着老二。

李泰:...他阿耶耳朵可真好。

长孙皇后在寝宫内逗小儿子玩,看了眼光幕温柔的笑了笑,“其实也还好。”

贞观的大臣们该怎么说呢,他们都已经习惯了,不奇怪。

当然房玄龄他们还有点好奇,现在陛下应该没被气哭吧?嗯?这个事情有点不确定。

长孙无忌还是面色如常,宫里有他妹妹在,陛下即便真的气哭了,也有人安慰的,他不担心。

长安的百姓们想要讨论吧,但又不敢,可真是憋死他们了。

其他时空的人们就没这些顾忌了。

刘彻还摸着下巴表示,“这李世民还是个爱哭鬼啊。”

武德年间

李建成坐在亭子里悠闲的品茶,一手还握着一枚棋子,和媳妇下棋呢。

“也是为难他了,遇到点什么事,就开始哭。”

郑观音捂着嘴笑道:“所以这传到了后世,人们都知道二弟是个爱哭的。”

......

皇宫内的李渊不免陷入回忆里,“二小子的确是爱哭了点,也不知道是像谁?”

此时的太子李世民,还年轻的脸上红了一片,尴尬的。

{这李二凤是真的能哭,这可不是我说的,可是有相关记载。

李二18岁,因为他爹李渊被拘,急哭了。

同样18岁,李世民哭着谏追师;

20岁时,秦王镇长春宫,和父亲久别哭;

19-21岁时,建成帷薄不修,李世民哭着劝谏;

23岁时,殷开山病逝,太宗亲临丧,哭;

25岁,薛收英年早逝,李世民潸然泪下;

25-27岁,看到嫔妃穿得花枝招展,想到了早逝的母亲,忍不住哭了,结果还被嫔妃们在李渊耳边吹枕头风,李渊很不高兴}

各朝百姓们吃瓜吃得热闹,李世民大家现在都认识,这位历史上响当当的明君,没想到竟然这么能哭啊。

嬴政都侧目了,光看这些记载,李世民的确是很能哭的。

刘彻却是被逗得哈哈大笑,“这家伙,笑死朕了。”

而在隋朝的李世民亲娘,窦氏心里有些埋怨丈夫,还很心疼儿子,“这孩子就是感情丰沛了点,但却是好孩子。”

武德年间

李渊脸上讪讪的,这打压儿子的名声传出去,他的脸都没了。

李建成看了眼光幕,继续和媳妇下棋。

贞观年间

此时的唐太宗脸上也泛起了红晕,尴尬的不敢看几个孩子,当然他更想把光幕捂住,不让大家看了。

只是此刻的长安百姓们看得挺兴奋,别看大家不敢讨论陛下,但一个个眼神交流那叫一个起劲。

长孙无忌、房玄龄他们也是看得津津有味,以前就没多注意,但后世人罗列出来后,发现他们陛下的确是哭的有点多。

魏徵思来想去,还是打消了劝陛下少哭一点的想法,怕自己劝着劝着给弄哭了咋办?

{李世民27岁在东宫中毒,李渊让他离开长安去洛阳,哭了;

同年,玄武门之变结束,李渊召世民...李世民哭;

同年,李建成、李元吉下葬,李世民哭;

李世民怀念战死的李道玄,哭;

30岁,李世民在太庙看到母亲的牌位,哭;

31岁,李世民去陇州,经过故地,追念母亲,哭;

同岁,杜如晦病重,李世民去探病,哭;

杜如晦丧礼,哭;

送房玄龄黄银带时,想到杜如晦不在了,哭;

梦见杜如晦,第二天告诉房玄龄,说着说着就哭了;

...}

各时空不少人都在笑,当然都是善意的,历史上那么多帝王,唐太宗还真是不少百姓心里的明君第一档,不就是爱哭了点,这有什么关系。

隋 开皇年间

杨坚还很惊讶,这李渊的二小子哭的的确够多。

窦氏擦了擦微红的眼眶,“这孩子,”如此乖巧的儿子,等出生了,她自然会好好疼她。

武德年间

李建成也没心情下棋了,他们兄弟一母同胞,只是皇位就一个,不管是谁死,难受的情绪还是会有的,只是多少而已。

郑观音看着丈夫的模样,也能猜到他的想法,她也难以想象,历史上丈夫和儿子们死后,自己该有多痛不欲生。

贞观年间

此刻的杜家

杜如晦也用衣袖擦着泪,他家陛下啊,“陛下对微臣情真意切,但哭多了伤身啊,怎么大家都不劝着点。”

当然杜家人也感激陛下,但当下还是要自家当家人好好调养身体才是。

杜构担忧的看了他爹一眼,“父亲,您现在身体要紧,陛下可是非常担心你的身体,你身体好,陛下自然也会高兴。”

杜荷也附和道:“兄长说的对,父亲调理好身体比什么都重要。”

杜如晦缓了缓悲伤的情绪,“嗯,陛下对咱家恩重如山,你们以后切不可做出危害江山社稷的事情。”

......

房玄龄、长孙无忌、李靖、尉迟恭他们看得有些羡慕,当然更感动陛下对他们这些人是真的好。

房玄龄有些感慨,“和历朝历代的大臣相比,陛下是真正的仁君啊。”

皇宫内

李世民想到他的爱卿身体不好,又想落泪了。

李泰一看连忙说道:“阿耶,光幕上才说你爱哭,你现在要是哭了,还要被记录下来,后世人又多了一条你哭的记录。”

李世民瘪嘴,这下哭也不是,笑也不是,他更委屈了。

李承乾也安抚道:“阿耶,宫内的太医和民间那些大夫肯定有医术高明的,你不用担心。“

李丽质白了李泰一眼,“大兄说得对,二兄说的太不成调了。”

“小妹说的对。”李泰挠挠头嘿嘿笑。

被子女们这么一闹,李世民的情绪也好多了。

......

{李世民33岁,张公谨去世,哭;

建福佛寺的时候,晚上睡觉梦到他母亲,哭;

34岁,戴胄去世,哭;

35岁,宴会上,李渊因为四海升平高兴,李世民哭着给李渊敬酒,长孙皇后给李渊带冠,说父亲年纪大了,白发多了,帝后一起哭;

长孙皇后病重,不让丈夫为她大赦,李世民哭;

37岁时,长孙皇后去世,李世民哭着看《女则》;

李世民思念妻子,做层观望昭陵,因为魏徵劝谏,哭着拆了层观;

送弟弟们归藩,分别时哭;

39岁,虞世南去世,李世民哭;

40岁,在献陵祭奠时哭;

40岁,王珪去世,哭;

41岁,李孝恭去世,哭;

42岁,百济王去世,哭;

43岁,宇文士及病重,去探病时哭;

看到尉迟恭身上的伤疤,感动哭;

...

总之啊,李世民哭的记录有很多。

反正历史上那么多帝王,最能哭的,他绝对是排第一}

各朝人士:...

其实有些哭的情况大家还能理解,但比如看到尉迟恭的伤疤,也哭,这是什么鬼?

反正秦皇汉武这些前朝皇帝,都得出来一个结论,这李世民,真是个感情丰沛的皇帝。

当然这是好听的说,按刘彻说法就是李世民这个哭包。

当然了,现在李二可管不了大家怎么看他,他现在一想到父亲、妻子、诸位爱臣的离世,就忍不住潸然泪下。

三小只也顾不上老父亲了,看到母亲的离世,他们的情绪也不好,李丽质先忍不住哭了。

一时间,宫殿内,飘荡着这几父子的哭声。

长孙皇后倒是不知道这边发生的事情,她的去世,已经早就知道了,也不惊讶,人都有一死,只是她到底是舍不得丈夫和孩子。

贞观的大臣们也是各种复杂情绪。

长孙无忌看到妹妹的死,也难受的喘不过气来。

王珪、李孝恭他们一边感慨陛下的恩重如山,一边看到自己的死也不平静。

尉迟恭还很是不好意思的挠挠头,看来他以后还是悠着点,免得给陛下惹哭了,同僚们都组团来揍他。

大唐百姓都觉得他们太宗皇帝这是真性情,和其他那些皇帝相比,对大臣如此好的,他们陛下那可是无人能及的存在。

刘晓希也点开了评论区,继续吃瓜。

【二凤这也太可爱了吧,简直是历史上最可爱的帝王,把我都笑出了眼泪】

正因为臣子媳妇的死悲伤的李世民:...

最可爱?还把你的眼泪笑出来了?

李二很郁闷,可爱这是用来形容他的吗?而且还笑?

李承乾三兄妹的情绪也刹住了,他们阿耶可爱吗?

各朝的人们笑得哈哈哈的,被后世人逗笑的。

【陛下,你看我身上这些伤疤,都是我跟宋金刚混的时候,你带人揍出来的,嘿嘿。。。】

神特么嘿嘿,看得各朝观众眼泪都笑出来了。

各时空笑声一片片,尉迟恭同样笑得合不拢嘴。

唯有李二还在宕机。

最无奈的还是贞观的大臣和百姓们,憋笑憋得难受。

长孙皇后也是笑容满面,也是幸好李二没看到,不然又该委屈了。

【其实李二除了喜欢哭,在史书上也是动不动就“上悦”、“上笑”、“上大笑”、“上然之”,总之他的感情还是非常丰富的】

从上条留言回过神来,李世民看得连连点头,是啊是啊,他又不是只会哭。

历代人士仿佛也从后世人的话语中,看到了一个鲜活的唐太宗形象。

相比起那么多的皇帝,百姓们对李世民也还是很有好感的。

【很多人喜欢李世民,是因为他既有功业,还有人情味】

李二还被这话弄得不好意思了,谦虚道:“朕也没那么好了。”

虽然他心里也有些傲娇吧。

看到亲爹受人喜欢,李承乾三小只也在傻乐,一副与有荣焉之感。

当然房玄龄他们也觉得追随这样的君主,是他们的幸运,历史几千年,能善终的又有多少。

【他身体差和他重感情也有点关系吧,情绪波动大容易伤身】

看到这里,贞观的大臣们都紧张了,不仅是魏徵,长孙无忌、杜如晦他们都打算好好劝劝陛下,不能有那么大的情绪波动。

长安百姓们也希望他们陛下好好的,尤其是对历代帝王有些了解后,大家更明白了明君难得啊。

皇宫内

长孙皇后脸上的笑容也淡了下来,取而代之的是担忧,看样子以后她还是要好好劝劝。

而正和李世民待在一起的李承乾兄妹,已经出声劝老父亲了。

李世民很欣慰孩子们的孝顺,但让他控制情绪,还是有点难度的说。

......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感情真好,他为长孙种下的那棵银杏树,如今依然耸立着,它经历过那么多王朝、见证过艰辛抗战的那些岁月,也见到了如今的国泰民安,可惜的是千年银杏今虽在,不见当年唐太宗】

哎哟,这小崽子还吟上诗了,当然这诗在古代的文学大家们的眼里,实在是不怎么样,但倒是挺顺口的。

对于这颗银杏树,大唐百姓们还挺有感情的,一千多年了,他们没机会去到后世,银杏树却抵达了。

李世民这一下又有了落泪的冲动,哽咽道:“银杏树啊银杏树,它经历了风雨,在后世应该会长得很好吧?”

长孙皇后也很受感动,这棵树是他们不仅仅是她们夫妻的感情象征,也是一千多年来历史的见证者。

后面朝代的长安百姓们纷纷都有了想去看这棵树的冲动。

民国

先辈们也有感而发,历史兴衰仿佛就在眼前。

一些小战士还期待着胜利了,可以去看看这棵树呢。

刘晓希也干脆去搜索这棵树的相关视频出来,她觉得祖辈们应该会感兴趣。

镜头里,

显然是秋天的景象,整个镜头是从高空俯瞰下去,这棵千年银杏上挂满了金色的树叶,在它周围的地面,也已经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金色地毯,勾勒出独属于秋日的氛围感。

光幕下

看到这一幕的各朝人士,眼睛都舍不得移开。

古代的年轻的姑娘小伙子们,一边称赞的同时,边憧憬也能拥有一份唐太宗和长孙皇后这样的感情发生在自己身上。

清秀的书生低声喃喃,“等我遇到了心爱的姑娘,我也愿意为她种下一棵银杏树。”

河边洗衣的少女羡慕道:“唉,若是能有一心上人为我种下一棵树就好了。”

......

唐宋元明清的长安百姓们,隔着千百年的时光来看这棵树,只有他们知道有多震撼。

贞观年间

李世民看到千年后的银杏树,发自内心的笑了,“它长得真好啊,从小小一颗变成参天大树,也是不容易,它的经历想必也很多吧,千年来不知道见证了多少王朝的更迭...”

李泰从旁边桌上拿起一块糕点,吃的腮帮子一鼓一鼓的,“阿耶,这棵树被后世人保护的真好,真好看。”

李丽质捧着小脸笑嘻嘻的开口,“是啊,好美,娘亲一定很开心。”

李承乾俊逸的脸上也挂上了笑,“母后看到银杏树从小孩子长成了大人,会欣慰的。”

......

长孙皇后的确开心,眼神痴痴的看着这棵树,笑得一脸幸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