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万万没想到,竟被古人围观了日常 > 第375章 无女主文

万万没想到,竟被古人围观了日常 第375章 无女主文

作者:新玥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2 12:38:46

等到刘晓希点开下一个内容,大家都还沉浸在欢声笑语中。

{怎么现在很多人喜欢无女主文?}

刘晓希简单解释了下什么是无女主文、无男主文和无cp文,祖辈们也认真的听着。

古代的书生们还挺诧异的,他们时代还是有不少人喜欢有感情类的话本。

大家闺秀们也在议论,大概是时代原因,喜欢看那种儿女情长、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话本比较多。

罗贯中、吴承恩他们倒是能理解,就像是他们的作品里面是群像,男女主都是没有的,也不是谁都喜欢看感情戏。

冯梦龙撑着下巴一脸的忧郁,“可是我很喜欢磕cp啊,感觉现在也挺受欢迎的嘛,那么多人看。”

......

王侯将相们虽然知道话本故事,但他们平时那么忙,基本上也不会有人去看什么。

嬴政唯一看过的也就是从小光幕上,看四大名着的改编剧了,即便看这个,也是因为好奇,至于其他的就不会再看了,太浪费他的时间。

百姓们说的就多了。

书生有些猜测的说道:“可能是成亲的人少了吧,大家都不太喜欢。”

书铺掌柜笑了笑,“也有可能是内容不够吸引人...”

......

{网友一:因为现在的剧情桥段都太经典、太烂俗了。

比如:绝世废柴被划入外门,结果走上了人生巅峰;

明明可以一起上打群架,偏偏还要一个个单挑主角被狂揍;

主角加入宗门后,都会有一次宗门大比给主角装x;

再比如不管是任何的高级毒药,主角都百毒不侵,但偏偏只有春药无解,身边没有美女才时会对春药免疫;}

祖辈们:...所以这是看了多少话本,才能总结出来的经验啊。

古代的小说家都不需要细想就知道了,这些冲突和矛盾都是为了推动剧情罢了,只是大家看多了,也就缺乏新意。

对于本就没什么机会读话本的古代百姓们来说,其实还蛮有吸引力的,后世人已经看烂了,但他们还没有看过啊。

嬴政的脑海中不由得想到之前看的那个名为神话的剧,主角一来就认识了项羽,所有美女都钦慕他,甚至给故事里的自己戴了绿帽,就这还都不是主角的错,是‘他’拆散了这对有情人,呵。

{又比如:再优秀的人,到了主角身边,都会变成舔狗小弟,要不就和主角作对;

绝世天才不是才二十来岁就是几百岁,合着中间那部分人都是打酱油的;

最要命的是那种主角走哪儿死哪儿,那种几千年屹立不倒的大宗门,主角一来,鸡飞狗跳,主角一走,都有灭顶之灾,丧门星不成;

...

所以,都已经烂成了这样,再弄出个女主来搞事情,还能继续看吗?}

光幕下

不时响起阵阵大笑声,都看的出来,这娃怨念颇深。

公子哥儿不禁捧腹大笑,“笑死小爷了,还是第一次看到把主角当作丧门星的哈哈哈。”

商人无不感慨的说道:“也就是话本里的主角,要是现实中啊,还真是人人都避之不及的存在。”

......

{网友二:我是真的再也受不了跺脚脚和吐舌头的女主了,哪个正常人跟兔子一样,即便是兔子精也不能这样啊}

各朝人士:...这的确是有点说法的。

一些姑娘还忍不住试着学了一下,瞬间一阵恶寒,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而周围的人看到这场面,也是风中凌乱了。

“也许是想描写小女儿般娇憨可爱的模样,就是单独拎出来看着怪了些。”

“这倒是。”

……

帝王们想了想他们的后宫,也没有这样的妃嫔。

{网友三:我都看了十几年的文,应该算有发言权吧,简单举个例子。

我之前看到过一本,主角穿越前描写他非常爱女友,非常专一。

结果穿越后就爱上和女友长得相似的姑娘。

没多久又和父母安排的姑娘在一起了。

再之后又撩了第三个姑娘。。。

这自己打自己的脸,看着是真的叫人尴尬}

不少人也觉得有道理,前后不一致看着的确是别扭,本想立痴情人设,但偏偏行动不一致啊。

古代爱写话本的书生们也在仔细记下这些个注意事项,虽然不是同一个时代,但这些意见对他们也是有参考价值的,以后写话本的时候就能注意到了。

而越往后看,都是后世人清一色在吐槽话本中的感情戏,这说的越多,越是让古代祖宗们好奇,都想要看看是不是真如这些孩子所说的这样。

刘晓希也在脑海中和系统商量,挑选一些现代小说给大家看,当然肯定是选精彩的,由2233传到小光幕上,感兴趣的人可以点开看。

商量好后,刘晓希也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这些个祖宗们。

突如其来的好消息,让祖宗们也很惊喜,他们看过后世的剧、听过后世的音乐,但还没好好看过后世的话本,这下可不就有机会了。

很快大家就发现小光幕上出现了一个新的话本板块,一些人好奇的点开来,十本风格各异的小说故事出现在列表内…

刘晓希这边说完了小说的事情后,继续开启下一个内容。

{从古代诗人中选择十位,哪些可以进入到第一梯队?}

原本还在讨论后世话本的各朝人士,除了一些已经迫不及待去看小说的人外,其他人的目光纷纷聚焦在光幕上,毕竟小说随时有空了都可以看。

祖宗们看到这个标题,说惊讶吧,也不算太惊讶。

后世人都能给皇帝们搞排名了,这给诗人弄个名次排行,多正常啊,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古人们也挺好奇后世人怎么说的。

一流的诗人们,期待感纷纷拉满,光幕可是各时空的人都可以看得到,若是能被提起名字,那怎么能不算是一种荣耀呢。

只是对于名不经传的诗人们来说,就没什么好期待的了,就十个人,这用脚趾头想都知道不可能有自己。

各时空的读书人则是兴致勃勃的猜测。

赌坊甚至还开设了对赌,当然对一众赌鬼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杨玉环脑海中瞬间冒出一个人,“李太白应该能被提到吧?”

一旁的李琩颇为赞同,“他的可能性还挺大。”

......

{网友一:之前有调研机构专门在全国做了一次问卷调查。

将近两万份调查,年龄跨度从5岁-80岁,地域跨度从沪地到青藏高原,文化水平跨度从文盲到博士。

问的就是,从古至今,全国所有人都知道的一个人是谁。

答案是李白。

其次是老人家,因为几岁的小孩子知晓率特别低,还有一部分人是并不知道老家人的具体名字造成的。

至于杜甫的知名度差了点,不到80%,还低于秦始皇}

各朝人士对这个结果还蛮惊讶的。

若只是单纯排名诗人就罢了,但这是在古今名人中来排啊,王侯将相、文人墨客都有机会被点名,然而现在面对李白,谁不羡慕?

当然唐宋元明清,李白的粉丝们还都很开心的。

天宝年间的百姓们恨不得亲眼看看李白的风采,看看这位名贯古今的人到底长什么样子。

杜甫喜不自禁,他是真为太白兄感到高兴,至于他自己嘛,倒是看得很平淡,一高兴干脆提笔开始写信,要给好友祝贺一番。

高适也为两个友人感到开心,要不是公务在身走不开,他都要去和朋友们聚聚了。

作为第一名人的李白,此刻正仰天长笑,这种被人认可的兴奋和喜悦直达心灵深处,以前关于官场的憧憬和遗憾,现在都少多了。

明月奴也开心,别人要是问他家父是何人,他可以很自豪的说出来,当然当爹的太出名了,就衬得儿子比较灰暗,唉,这或许就是作为名人子女的无奈吧。

杨玉环眼睛亮了亮,捂嘴一乐,“呀,我还真猜到了。”

皇宫内

李隆基也在想是不是给李白一点奖赏以资鼓励,好歹也是大唐的名人,算是盛世大唐的一颗明星了。

在秦朝的嬴政,对自己的排名没什么想法,作为第一个皇帝,有人知道他也正常吧。

点开楼里的评论。

【选李白正常啊,现在几岁的小孩子就已经开始接受诗词了,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语文课本上出现最多的就是他】

各朝人士终于是知道李白为什么这么出名了,这只要念书,就逃不开遇到他啊。

李白笑得合不拢嘴,原来他这么出名的吗,后世孩子几岁就学习他的诗作了?

这一激动,这位大诗人灵感又来了,洋洋洒洒又是一篇作品登场,语气还很自豪,“以后的孩子,又能多学习一首新诗了。”

明月奴:...希望后世人嘴下留情,少‘问候’他爹吧。

若是以前,乾隆肯定是要问“他呢,他那么多诗啊,怎么没人提他?”,但现在嘛,算了,总感觉和他的期待不同,甚至还可能差别极大。

【几岁的小孩子不知道老人家正常,我小时候都被教育不能直呼别人的名讳,更何况对待伟大的人物要用敬称】

老祖宗们也是知道这个道理的,即便是各朝的小孩都有被教育,这直呼长者名讳那可是要挨揍的,被爹娘知道,少不得一顿屁股开花。

民国

现在的情况早就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乡亲们也都永远记住这个名字。

{网友二:个人观点。

第一位:屈原(就凭他有1天假)。

第二位:李白。

第三位:杜甫。

第四位:白居易。

第五位:汉朝代表曹操。}

祖辈们:...

这一番排名,齐齐给古代诗人们集体干沉默了。

唐人们还算开心,他们这可是出了三个大唐代表,在各朝代面前也是倍有面了。

而屈原很茫然,是他吗还是同名同姓?还有什么假?他有什么假了?

汉朝的皇帝臣民们还一脸愣逼,曹操?汉朝的代表?

曹操:...他也感觉脸上不自在。

选他当汉朝的代表,这是要让他被别人笑死吗?

还真是,孙权现在可不就笑得眼泪都飙出来了,“曹贼当代表,哈哈哈哈哈,他敢吗?”

{第六位:宋朝代表苏轼。

第七位:元朝代表马致远。

第八位:明朝代表顾炎武。

第九位:清朝代表郑板桥。

第十位:客观需要仓央嘉措。}

祖辈们继续保持沉默,他们算是看出来了,这娃是各方面都顾及到了。

当然,像是唐朝的诗人们都很迷茫,这些人他们都不认识。

赵顼夸了一顿自家臣子,听得苏轼嘴角一抽。

乾隆还是不敢相信,既然各朝都有一个代表,竟然都没有他爱新觉罗·弘历,要不是还顾及点皇帝形象,他都要骂骂咧咧了。

郑板桥摸着胡子,em...他是该高兴还是不高兴呢?不过名字传到后世,应该也算是高兴的吧。

【楼主端水端的真好】

各朝人士纷纷点头,可不就是端水端得好嘛,这小崽子是会做人的,都不得罪。

【兄弟这是在统战部工作?】

各朝人士差点笑喷了,而被提名这几人,也是很无奈,虽然被提名了,但感觉也不是什么好事。

{网友三:从之前虎pu关于‘文曲下凡的古代第一文学家’的投票贴来看,从预选赛、淘汰赛、复活赛、小组赛、到决赛。

甲组还剩下:李清照、司马迁、柳宗元、曹雪芹、王维、屈原、陶渊明、李白。

乙组代表有:李商隐、苏轼、王勃、白居易、韩愈、杜甫、柳永、辛弃疾。

两组终极对决的是李白vs苏轼,最终李白获胜。}

这,就连古代的文学大家们都没想到,后世人还真的给他们弄出个比赛出来,还搞得有模有样。

当然这再次是李白夺得魁首,倒是还是让大家为之侧目。

唐人们笑开了花,这么多诗人中,还是他们大唐的诗人最厉害。

李世民即高兴又好奇,“也不知道这李白的诗作到底写的多惊艳世人,才会被后世人牢牢记住。”

李隆基决定了,派人去给李白赏赐点钱,这人做官虽然不合适,但写诗的确是有一手的。

李白兴奋的大喊出声,连儿子叫他都没反应过来,唯一遗憾的是现在友人们都不在身边,不然可得不醉不归。

其他的诗人们也没多失望,尤其是看过李白的诗的,和诗仙比,这不是找不自在嘛。

【王勃输在死太早了】

王勃:??什么!!

王勃是又惊又怕,他到底是出什么事了,竟然落得早死的下场?

宋元明清的文人们也感觉很可惜,可不就是死太早了。

【古人: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当代网友:劳资偏要给你排个123】

老祖宗们:...

其实大家也看得明白,就是这些后世的小崽子太过无聊,所以弄出这些玩,他们时代不少读书人也会有。

【就是娱乐娱乐,看个乐呵就好,投票本就主观更重,但客观也不至于太偏】

各朝的文人墨客们纷纷点头,的确如此,他们看着也挺有意思的,这时代不同、条件不同,什么样的争论都会存在。

【诗人界,若李白是最高的山,那乾小四就是最长的河】

各朝人士不是很清楚这个乾小四是谁,刘晓希还很热心肠的解释。

“乾隆,绰号乾小四,也是清朝的乾隆皇帝。他一生写了首诗,这个数量相当于全唐诗收录的诗歌总和。”

各朝人士的嘴巴都张大了,四万多首诗作,还是出自一个人之手,且这人还是皇帝,难不成都不上朝了,整天都在研究写诗?

前面朝代的诗人们都很佩服,但又充满了疑惑,既然这人写了那么多诗词,但怎么没被提及呢?

康熙眼里有火光溢出,不好好当皇帝,写诗?

雍正的脸也黑黑的,有不好的预感。

乾隆还挺自得,四万多首诗啊,谁不夸他一句厉害。

刘晓希此时还在说:“虽然乾隆写的诗数量多,但质量不高,只有一首被选入小学课本,据说这最后一句还是臣子想出来的:一片一片又一...”

光幕下

前面那些朝代的文人墨客都绷不住了,一个个眼里都写满了不可思议,唯一一句点睛之笔还是臣子想出来的。

这下,原本大家心里的好奇似乎得到了答案,就这水平,怪不得了。

康熙的脸色都青了,“胤禛这儿子,实在是丢人丢了干净。”

雍正闭了闭眼,谁来救救他,沉默了半晌咬牙道:“让宝亲王来见朕。”

熹贵妃脸上也红红的,臊的慌。

乾隆可不知道他爷爷和他爹什么心情,反正他现在很生气,脸黑了红,红了青,“放肆。”

乾隆年间的大臣们现在就只希望这位能看到光幕后,收敛点,毕竟他们当臣子的再不想看,也只能捏着鼻子认。

刘晓希说完了这事,还退出了帖子,找了李白的那些名诗作品给各朝人士欣赏欣赏。

各朝人士也是纷纷来了精神,要拜读拜读李白的诗作,洗洗眼睛比较好。

百姓们都在教育孩子,要学李白,可不能学乾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