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时节,云岭村仿佛被大自然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处处都沉浸在一片丰饶而忙碌的独特氛围之中。那曾经炽热得有些让人难以招架的阳光,此时已然收敛了它的锋芒,变得格外温煦而通透。它如同金色的纱幔,轻柔地洒落在那黄绿相间的田野之上。田野里,金黄的麦浪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在欢快地舞蹈;翠绿的蔬菜则生机勃勃地挺立着,展示着生命的活力。同时,这温暖的阳光也毫不吝啬地洒在合作社每一个成员洋溢着收获喜悦的脸上。他们的脸上,绽放着如同春日里盛开的花朵般灿烂的笑容,那笑容里,饱含着对丰收的期盼变成现实的喜悦,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这是合作社举办的第二次分红大会,与第一次那充满激动与喧嚣的场景相比,此次大会多了几分从容与笃定。走进打谷场,只见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场地的一侧,还特意拉起了一条鲜艳的红色横幅,上面赫然写着“云岭村合作社第二届分红大会暨阶段总结会”几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醒目。李晓峰为了这次大会,提前就精心调试好了那套略显简陋的音响设备。当悠扬的音乐声从音响中缓缓传出,整个打谷场的氛围瞬间被营造得有模有样,仿佛一场盛大的庆典即将拉开帷幕。
大会由张建军主持,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仿佛要穿透整个打谷场,传达到每一个人的心中。在他的声音里,掩饰不住的是对合作社发展成果的自豪之情。他站在台上,有条不紊地回顾了合作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艰难历程。那是一段充满挑战和艰辛的岁月,从最初几个人怀揣着梦想凑在一起,到后来慢慢地吸引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从最初简陋的生产条件,到后来逐渐完善的生产设施,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他重点提到了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危机,以及大家团结一心、共渡难关的感人场景。尤其是在提到黎曼卿时,他用了“英明领导”这个词来表达对她的肯定。台下的村民们听后,顿时掌声雷动,那掌声如同一阵阵汹涌的浪潮,一波接着一波。村民们纷纷望向坐在前排的黎曼卿,眼神里充满了由衷的感激和信服,仿佛在说:
“多亏了有您的带领,我们才会有今天的好日子。”
接着,李晓峰再次上台。他熟练地操作着笔记本电脑和投影仪,这套设备如今已然成为了合作社的宝贝。通过投影仪,清晰的画面投射在巨大的幕布上,他向全体成员展示了上一季度的详细财务报告。报告中,收入、支出、利润等各项数据清晰明了,各种图表直观形象,每一笔账目都记录得清清楚楚,经得起任何人的推敲。村民们聚精会神地看着,眼神里充满了好奇和期待,他们想知道自己在这个季度里能够分到多少红利。
当最终的分红数额被报出时,场下依然响起了一片抑制不住的惊叹和欢呼声。这次的数额比第一次又有了显着的增长!赵寡妇、王麻子等人手捧着厚厚的信封,他们的手微微颤抖着,仿佛手中捧着的不仅仅是一沓钞票,更是他们辛勤劳作的结晶和对未来生活的希望。他们的眼眶湿润了,这一次,他们脸上不再是第一次分红时那种难以置信的表情,而是洋溢着苦尽甘来的欣慰与自豪。就连平时不太起眼的刘老四,也分得了一笔虽然远少于他人、但足以让他看到希望和诚意的劳动报酬。他低着头,用力攥着钱,肩膀微微耸动,仿佛在压抑着内心那激动的情绪。
实实在在、持续增长的收入,是对所有村民付出和坚持最有力的证明。它就像是一块坚实的胶水,将每一个村民的心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大家因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因为共同的收获而感到喜悦。
最后,黎曼卿才迈着稳健的步伐走上台,站定后,拿起话筒,开始了她的发言。她没有过多地谈论已经取得的成绩,而是将重点放在了“总结”与“展望”上。
“乡亲们,”
她的声音透过话筒传遍全场,平静而有力,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让每一个人都安静下来,认真倾听。
“今天我们能坐在这里分钱,不是因为运气好,而是因为我们做对了几件事。”
“第一,我们立了规矩,并且守住了规矩。”
她的目光缓缓扫过全场,那目光坚定而锐利,仿佛能够看穿每一个人的内心。听到她的话,所有人都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板,仿佛在向她表明自己遵守规矩的决心。
“没有规矩,就是一盘散沙,走不远。刘老四的事,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也让我们更加明白了规矩的价值。”
刘老四在台下听着,羞愧又郑重地点了点头,他深知自己的错误,也明白规矩对于合作社发展的重要性。
“第二,我们抓住了品质这个根本。”
她继续说道,声音里充满了自信。
“‘涅盘’两个字,不是吹出来的,是靠大家一点一滴的心血和汗水干出来的!没有赵大姐凌晨四点起来清理鸡舍,没有李叔冒着大雨守护菇棚,没有晓峰他们熬夜处理订单,就没有客户的口碑,就没有今天的分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