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盘实业三周年庆典的狂欢余温,如同晚秋最后的暖意,眷恋地萦绕在云岭村的每一个角落。新总部奠基仪式上培下的第一抔黄土还带着湿润的生机,村民们脸上洋溢着的自豪与希望尚未褪去。然而,在这片由汗水与信念浇灌出的繁荣之下,一丝来自遥远过去的、冰冷彻骨的寒意,正沿着虚拟的光纤,悄无声息地潜入核心。
夜深人静,黎曼卿独自坐在书房。顾泽楷已被她劝去休息,这位相伴多年的学者,眉宇间也染上了庆典操劳后的疲惫。她为自己重新沏了杯热茶,并非顾泽楷准备的参茶,而是提神醒脑的浓普洱。茶汤醇厚,入口苦涩,却能让她保持绝对的清醒。桌案上,摊开着新总部最终的设计蓝图,流线型的屋顶与层叠的梯田完美融合,象征着科技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是她梦想的具现,是她带领云岭村走向未来的基石。
就在她指尖轻抚着图纸上象征“希望”的绿色区域时,放在桌角的、一部经过特殊加密处理的卫星电话,屏幕突然亮起幽蓝色的光。没有铃声,只有持续而轻微的震动,像某种危险生物在暗处磨砺爪牙。
黎曼卿的心跳,漏了一拍。
这部电话的号码,知道的人屈指可数,且无一不是绝对核心、绝对信任的伙伴。它通常只在极端紧急的情况下才会被启用。她放下茶杯,杯底与托盘接触发出清脆的“叮”一声,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刺耳。
拿起电话,屏幕上显示着一串经过多层跳转、无法追溯来源的乱码。一条加密信息提示。她深吸一口气,指尖在屏幕上划过复杂的解锁图案,又进行了虹膜验证。信息内容极其简短,只有一行英文:
“The past is never dead. Its not even past. - A Friend from Zurich.”
(过去从未死去,它甚至从未过去。——一个来自苏黎世的朋友。)
下面附着一个加密文件的下载链接,需要独立的解密密钥,而密钥则被设置成一道谜题,指向她当年曼卿集团破产前,某个未公开的内部项目代号。
黎曼卿的背脊瞬间绷直,一股寒意从尾椎骨窜上头顶。苏黎世……那个以银行和保密着称的城市。而那个内部项目代号,是只有她和极少数最高管理层才知道的秘密。
来者不善,且对她了如指掌。
她没有立刻动作,而是起身走到窗边,撩开厚重的窗帘一角。月色下的云岭村安详静谧,涅盘学堂工地的探照灯如同守护巨人的眼睛,扫视着沉睡的山峦。这片宁静,是她用了三年时间,几乎耗尽心血才守护住的。此刻,却仿佛变得脆弱不堪。
回到书桌前,她眼中的片刻恍惚已被钢铁般的意志取代。她打开那台从未连接外部网络的、装载着“烛龙”核心系统的笔记本电脑。开机过程冗长而复杂,多重验证后,屏幕亮起,幽蓝色的界面如同深海。
她没有贸然去下载或解密那个文件。而是先启动了“烛龙”的“深度潜航”模式。这是“烛龙”最高级别的追踪与反追踪状态,一旦启动,会消耗巨大的算力,并模拟出数以万计的虚假数据包流向全球各个节点,以此混淆可能的监视者,同时像一只无形的深海探测器,悄无声息地扫描着信息源周围的“水域”。
代码如瀑布般流淌,屏幕上构建出复杂的三维网络拓扑图。黎曼卿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输入那个内部项目代号作为解密密钥。进度条缓慢移动,每一秒都如同煎熬。
文件终于解开。里面是十几张高分辨率扫描件,不再是模糊的截图。那是曼卿集团鼎盛时期,最后两个季度的部分国际资金流水、几份被篡改得几乎天衣无缝的境外投资合同副本、以及……几张通过离岸公司层层控股的股权结构图。
资金流向清晰得令人心惊胆战。巨额款项以“设备采购”、“技术授权”、“战略投资”等名目,从曼卿集团香港分公司流出,经过英属维尔京群岛的空壳公司A,转入开曼群岛的基金B,再分散到新加坡的贸易公司C、D、E,最终,像溪流汇入大海般,消失在瑞士一家老牌私人银行——阿尔卑斯守护者银行(Banque Gardien des Alpes)的一系列匿名账户中。
操作手法之精妙,路径之复杂,绝非秦文渊和高程那种依靠内部篡改、伪造公章起家的角色能够驾驭。这需要极其专业的国际金融知识、对全球监管漏洞的熟悉,以及……强大的、遍布多国的执行网络。
“烛龙”在尝试反向追踪邮件原始IP时,遭遇了强大的干扰。数据流如同撞上了一堵无形且充满弹性的墙壁,被巧妙地折射、分散,最终导向了十几个位于不同国家的僵尸网络节点。“影子防火墙”,“烛龙”的系统日志里跳出了这个术语。这是一种极高端的防御技术,意味着对手拥有顶尖的网络实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