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屋的深夜总被细碎的声响填满——小凯的键盘敲击声“嗒嗒”响,像急促的雨点打在玻璃上;张诚打磨棒球棍的砂纸声“沙沙”磨着空气,棍身上的星星贴纸被他摸得发亮;林墨站在窗边,手里攥着从地下通道带回的银色孢子样本,透明密封袋里的粉末在台灯下泛着冷光,像颗颗凝固的碎星。
“代码破解出关键信息了!”小凯突然推了推眼镜,屏幕上的绿色代码跳成一行清晰的文字,“‘星光母体’需要‘纯净意识钥匙’才能完全激活,而钥匙指向‘曾接触过星辰核心的孩子’——就是小远、阿玲,还有之前被救的小宇他们!”他顿了顿,又点开一个文件夹,里面是他连夜做的孢子分析报告,“对了,我用实验室的电镜扫了孢子样本,发现了关键结构——这些孢子的细胞壁上嵌着纳米级的磁性颗粒,像微型磁体,直径只有50纳米,刚好能穿透人体呼吸道黏膜或皮肤角质层。一旦进入体内,颗粒会在特定电磁频率下排列成通道,释放里面的致幻小分子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和血清素受体的结合力是普通致幻剂的3倍,尤其容易影响儿童未发育完全的前额叶皮层,所以孩子们看到的‘星星幻觉’会更强烈、更难清醒。”
林墨的心猛地一沉,指尖捏紧了密封袋,袋里的孢子粉末轻轻晃动。她转头看向儿童房的方向——门缝里漏出暖黄的光,小远的奥特曼玩偶放在床头,玩偶的光剑还别在腰间,像个站岗的小卫士;晓晓的画夹摊在桌上,上面是张没画完的旧天文台地图,铅笔痕迹被橡皮擦得模糊;阿玲的星星橡皮落在枕边,边缘还沾着点饼干渣。“所以‘白鸟’(国际刑警给白实验服女人的代号)用电磁陷阱,不只是为了阻碍我们,更是为了激活孢子的磁性颗粒?”
“没错!”小凯点头,调出一张电磁强度与孢子活性的关联图,红色曲线随着电磁强度升高急剧上扬,“我做了模拟实验,当电磁强度超过0.5特斯拉时,孢子的致幻分子释放率会从10%飙升到90%,而且持续时间会延长到4小时以上——旧天文台的废弃电机刚好能产生这个强度的磁场,上次张哥吸入的微量孢子能产生幻觉,就是因为电机启动时的电磁脉冲激活了颗粒。我改装的‘奥特曼守护盾’,本质就是释放反向电磁脉冲,打乱磁性颗粒的排列,让致幻分子无法释放,相当于给我们加了层‘隐形防护罩’。”
“不能让孩子做‘钥匙’。”张诚放下砂纸,棒球棍靠在墙角,发出“咚”的轻响。他伸手拿起桌上的孢子密封袋,对着灯光看了看,粉末在光线下泛着微弱的蓝光,“上次在广场,小宇只是沾了点孢子就产生幻觉,要是孩子靠近母体,被高浓度孢子包围,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去旧天文台,就算硬拆也要毁掉母体,不能拿孩子冒险——上次钟楼那次就够悬了,这次说什么也不能让他们再靠近危险。”
周阳翻开线索笔记,最新一页贴着旧天文台的照片,是上次他们找星辰核心时拍的,锈铁门歪在铰链上,门楣的“市旧天文台”标牌缺了“立”字,像个咧嘴的苦笑。他还夹了张天文台的电磁环境检测报告,是国际刑警提供的,上面标注着地下三层的电磁强度最高:“旧天文台地形复杂,地下还有三层废弃实验室,上次我们只查了地上观测室。‘白鸟’肯定在里面布了双重陷阱——电磁陷阱激活孢子,孢子幻觉干扰我们判断,形成恶性循环。而且我注意到,报告里提到地下三层有天然的磁矿层,能放大电磁信号,让孢子的影响范围扩大到50米,要是我们贸然进去,就算有干扰器,也可能被边缘孢子波及。”
“我跟你们去!”小凯突然站起来,背包里的探测器晃了晃,他从里面掏出三个银色手环,上面贴满了星星贴纸,“这是‘电磁屏蔽手环’,我在里面加了钕铁硼磁片,能抵消0.8特斯拉以下的电磁信号,比干扰器的便携性更好。另外,我还在探测器里加了‘孢子荧光检测模式’——这些孢子在365纳米紫外线下发蓝,只要打开这个模式,就能看到空气中漂浮的孢子轨迹,避免踩进高浓度孢子区。小远说贴了星星贴纸会更灵,我就多贴了点,顺便把阿玲的笑声录进了干扰器,要是有人产生幻觉,听到笑声就能快速清醒——上次测试时,她的笑声能让幻觉消散速度加快2倍,可能是因为儿童的声频更能刺激大脑的清醒中枢。”
林墨还想说什么,儿童房的门突然“吱呀”开了条缝——小远抱着奥特曼玩偶,头发睡得翘起来,眼睛半睁半闭:“林墨姐姐……我听到你们说旧天文台……还有孢子……我也想去……奥特曼能帮你们找孢子轨迹,上次在广场我就看到银色的小点点在飞,你们说那是孢子,对不对?”
林墨蹲下来,帮他把翘起来的头发按下去,指尖碰到他温热的额头。孩子的睫毛很长,还带着没睡醒的湿润:“小远乖,旧天文台的孢子浓度很高,就算有手环,也可能有危险。你留在安全屋,帮晓晓画地图,帮阿玲分糖果,也是在帮忙呀——你还记得小凯哥哥说的吗?孢子最喜欢找乱跑的小朋友,乖乖待着就是在‘躲避孢子’,比跟我们去冒险更重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