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11月,西伯利亚的寒风刚掠过贝加尔湖,沙皇国陆军大臣阿列克谢·库罗帕特金就在圣彼得堡召开军事会议,桌上摊开的远东地图上,用红笔标注出三条指向龙国的进攻路线——西线从哈萨克斯坦直指新疆伊犁,中线翻越蒙古戈壁逼近张家口,东线则从海参崴出发,计划夺取东北的哈尔滨、长春。此时,耗时十余年修建的西伯利亚铁路全线通车,满载着沙皇国预备役士兵的列车正昼夜不停地向东行驶,车厢里的士兵们握着老旧的莫辛-纳甘步枪,车窗外的雪原上,哥萨克骑兵部队正沿着铁路线展开侦查。
“龙国在灭日战争中让我们丢尽了脸面,刘步蟾的舰队堵在海参崴港口三个月,全欧洲都在嘲笑我们!”库罗帕特金用力拍着桌子,声音里满是怒火,“现在西伯利亚铁路通车,我们能在三个月内集结百万大军,代英和高卢已经承诺,不会干涉我们在远东的行动——他们也怕龙国太强,威胁到他们的殖民地利益。这次不仅要夺回远东的利益,还要让龙国付出代价,把蒙古和东北变成我们的势力范围!”
为了确保攻势顺利,沙皇国早已与代英、高卢达成秘密协议:代英允许沙皇国使用其在印度的军火库补给,高卢则提供海军情报支持,条件是沙皇国在战胜后,不得染指代英在缅甸、高卢在越南的殖民地。而沙皇国的情报机构“奥克瑞纳”则提前行动,派遣数十名间谍潜入被龙国占领的日本境内,在东京、大阪等地秘密散布“复国传单”,煽动日本民众反抗龙国统治,甚至策划袭击龙国驻日总督府,试图牵制龙国的兵力部署。
11月中旬,日本总督袁世凯向北京发来急电:“近日东京、神户等地出现不明身份人员组织集会,煽动民众‘驱逐龙军、恢复日本’,昨日总督府仓库遭纵火,另有三名龙国士兵在巡逻时遇袭身亡。现有日本仆从军20个师需协助维持秩序,兵力严重不足,请求中枢火速增派5个师进驻日本,稳定局势!”
与此同时,龙国驻圣彼得堡情报站也传来紧急情报:沙皇国已征召50万预备役士兵,加上远东原有驻军,总兵力已达80万,后续还将从欧洲调派220万兵力,计划在1908年2月发起全面进攻;其远东舰队虽只有3艘老式战列舰和10艘巡洋舰,但已进驻海参崴,开始在日本海进行巡逻。
北京总统府内,气氛紧张到了极点。丁汝昌、李和、左宝贵、孙先生等人围坐在地图前,桌上的电报堆成了小山。左宝贵指着地图上的三条红线,语气凝重:“沙皇国号称‘欧洲压路机’,虽然装备落后,但兵力优势明显,尤其是哥萨克骑兵在平原地带机动性强,我们的北方防线长达数千公里,很难处处设防。新疆、蒙古、东北三地中,蒙古的戈壁地形不利于大部队展开,东北平原和新疆绿洲则容易成为敌军主攻方向。”
“日本的局势不能忽视!”袁世凯的电报被传阅到众人手中,孙先生皱着眉头说,“如果日本内乱扩大,我们的20个日本仆从军很可能倒戈,到时候不仅无法北上支援,还要分兵镇压,正中沙皇国的下怀。必须先稳住日本,再集中兵力应对北方。”
李和则将目光投向海军部署:“沙皇国远东舰队不足为惧,我们的渤海舰队有4艘‘海天级’战列舰、1艘‘天权级’航母‘长安号’、5艘改造航母,加上‘龙凤级’战列舰‘英雄号’和20艘驱逐舰、5艘‘安海级’巡洋舰,完全有能力控制日本海和黄海,切断沙皇国的海上补给线。关键是空军和陆军的配合——我们的200架战机要尽快部署到东北、蒙古、新疆的前线机场,用轰炸机摧毁敌军的铁路枢纽和军火库,为陆军争取时间。”
……
11月20日,龙国陆军第12、15、18、23、27五个精锐师从山东半岛出发,乘坐运输船前往日本。这些部队配备了最新的75毫米野战炮和马克沁重机枪,抵达日本后,立刻与驻日龙军汇合,在东京、大阪、神户等主要城市展开戒严。同时,袁世凯根据中枢指示,采取“恩威并施”策略:一方面严厉打击间谍组织,悬赏500龙元通缉带头闹事者,仅用三天就抓获了30余名沙皇国间谍,平息了主要叛乱;另一方面,宣布提高日本仆从军的薪资待遇,承诺战后允许日本保留“自治政府”,稳定了仆从军的军心。
11月25日,最后一处叛乱据点在京都被肃清,日本境内恢复秩序。袁世凯在给中枢的电报中写道:“日本局势已稳,20个仆从军师可随时北上,请求指示集结地点。”
11月下旬,龙国开始向北方三线逐步增兵:
- 东线(东北方向):集结12个师、8个日本仆从军师,部署在哈尔滨、长春、沈阳一线,由左宝贵亲自指挥。同时,将200架战机中的80架(含40架轰炸机)部署到沈阳、吉林的机场,重点打击沙皇国从海参崴方向而来的部队;“长安号”航母率领3艘改造航母进驻元山港,每日派出舰载机侦查日本海和海参崴动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