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晚星医馆正堂的“仁心济世”匾额在晨光中熠熠生辉。自从礼部尚书周鸿登门道谢并题字后,医馆的名声如同长了翅膀,在京城蔓延开来。不仅周边邻里、寻常百姓纷至沓来,就连不少官员眷属、富商大户也专程派马车来接余晚星出诊,医馆门前每日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这日一早,医馆刚开门,就有几位身着体面的仆役等候在门口,为首的正是户部侍郎家的管家:“余夫人,我家夫人连日失眠多梦,精神不振,还请您移步府中诊治。”说着,递上沉甸甸的诊金。
余晚星并未立刻应允,而是温和问道:“不知夫人失眠多久了?是否有头痛、心悸等症状?”管家一一回应后,她才点头:“请稍候,我备好药箱便随你前往。”
临行前,她特意叮嘱许兰:“医馆的事你多费心,若有急症患者,让月儿先初步诊治,我尽快回来。”又对许月交代,“遇到不懂的问题切勿逞强,记录好患者症状,等我回来再处理。”
抵达侍郎府后,余晚星为侍郎夫人诊脉,发现其是肝郁气滞、心神不宁所致。她不仅开了疏肝理气、安神助眠的药方,还教了夫人一套简单的睡前静心功法,叮嘱其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思虑过重。
“夫人放心,按方服药,配合功法,不出五日,失眠症状定会好转。”余晚星语气笃定。侍郎夫人连连道谢,又额外赏赐了不少珍宝,都被余晚星婉拒:“诊金已收,这些便不必了。夫人早日康复,便是最好的回报。”
如此这般,余晚星的足迹渐渐遍布京城的权贵府邸。她始终保持着谦逊低调的态度,无论面对何种身份的患者,都一视同仁,用心诊治。她的医术精湛,用药精准,更难得的是待人温和,善于疏导患者心绪,不少疑难杂症经她之手都能迎刃而解,“余氏娘子”的名声也越来越响,甚至有百姓称她为“女神医”。
名气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每日前来求诊的患者络绎不绝,余晚星常常忙到深夜才能歇息;一些投机取巧的药商想要与她合作,承诺给予高额回扣,让她推荐自家药材,都被她严词拒绝;还有些人想要拜师学艺,其中不乏名门子弟,余晚星也只是婉言劝诫,称学医需有恒心毅力,且要看缘分。
更让她警惕的是,暗中窥探的目光并未消失。有时出诊途中,会发现有人远远跟随;医馆附近,也时常有陌生面孔徘徊。余晚星知道,这些人或许是冲着她的医术而来,或许是想要探寻药方的秘密,甚至可能与空间、乾坤珠有关。
“娘,最近总感觉有人在盯着我们,要不要让大哥多派些人来守着?”许月察觉到异常,担忧地说道。
余晚星摇摇头:“不必。越是张扬,越容易引来麻烦。我们只需做好自己的事,谨慎应对,不露出任何破绽即可。”她再次叮嘱家人,“空间的秘密绝不能泄露,灵泉水的使用要更加隐蔽,对外只说是家传秘方调配的药液。”
家人深知其中利害,都一一应允。许兰将清和轩的经营与医馆的药材采购彻底分开,避免因食材的特殊性引人联想;许明则利用闲暇时间,暗中留意那些可疑人员的动向,及时向余晚星汇报。
这日,周鸿再次登门,此次并非求医,而是带来了一个消息:“余夫人,你的医术和仁心,老夫已向朝廷举荐。皇上听闻你的事迹后,十分赞赏,有意召你入宫,为后宫嫔妃诊治。”
余晚星心中一震,入宫诊治,既是荣耀,也是巨大的风险。宫中规矩森严,人心复杂,稍有不慎便会惹祸上身,更重要的是,宫中高手云集,若不小心暴露了灵泉水或乾坤珠的秘密,后果不堪设想。
“周大人,多谢您的举荐,但民妇只是一介市井医者,不懂宫中规矩,恐怕难以胜任。”余晚星委婉拒绝。
周鸿并未强求,只是叹了口气:“老夫明白你的顾虑。入宫确实不易,但这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不仅能提升你的声望,更能为百姓谋更多福祉。你再好好考虑考虑,若有需要,老夫定会为你周全。”
送走周鸿后,余晚星独自坐在书房,望着窗外的落叶,心中思绪万千。入宫,意味着更高的平台,也意味着更大的风险;拒绝,则能继续保持低调,守护家人和秘密,但也可能错失良机,甚至引来皇上的不满。
她知道,自己的行医之路,早已不是单纯的治病救人那么简单。随着声名渐显,她被推到了更引人注目的位置,未来的路,充满了机遇与挑战。但她心中始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记医者仁心的初心,不能辜负百姓的信任,更要守护好家人和心中的秘密。
夜色渐深,余晚星点亮油灯,翻开《女医手记》。泛黄的纸页上,余清瑶前辈的字迹仿佛在指引着她前行。她知道,前路漫漫,道阻且长,但只要坚守初心,谨慎行事,就一定能在这条充满未知的道路上,开拓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而那些暗中窥探的势力,以及宫中的邀约,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随时可能带来变数。余晚星究竟会如何选择?她的行医之路,又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