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猎户:七个女儿都是宝 > 第70章 新居晨昏,希望如穗

乔迁新居的兴奋与忙乱,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波澜在几日之后,终于渐渐平复,沉淀为一种实实在在、触手可及的安稳与幸福。新房子不再仅仅是一个象征,而是真正开始承载起宋卫国家一天二十四小时、鲜活而温暖的生活脉搏。

清晨·生机

天才蒙蒙亮,东方天际刚泛起一丝鱼肚白,宋卫国便如同精准的生物钟,悄然醒来。他没有立刻起身,而是先侧耳倾听。身边,李素娟睡得正沉,呼吸均匀悠长,因为怀孕而略显沉重的身躯在宽敞的新炕上得以舒展,脸上带着恬静的神色,再也不用因担心屋顶漏雨或寒风灌入而蹙眉。隔着薄薄的墙壁,从西屋隐约传来女儿们细细的、交织在一起的鼾声和梦呓,如同最美妙的乐章。

他轻轻披衣下炕,趿拉着新编的草鞋,推开堂屋的门。深秋的晨风带着凛冽的寒意扑面而来,却让他精神一振。院子里,地面平整,视野开阔。他走到院角新砌的鸡窝旁,里面几只半大的鸡雏听到动静,发出轻微的“咕咕”声。他又检查了一下靠在墙边的农具和狩猎工具,56半步枪挂在堂屋墙上最显眼、最干燥的位置,枪身被他擦拭得锃亮,如同他此刻清明的眼神。

他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准备进山。新房虽已落成,但院墙还未完全垒好,房前屋后也需要进一步平整,更重要的是,家里的存粮和过冬的柴火还需要大量储备。今天,他计划先去附近的山脚砍柴,顺便查看之前下的一些套索有没有收获。

当他扛着柴刀和绳索走出院门时,东屋的窗户里透出了煤油灯温暖的光晕。李素娟已经起来了,正在灶台前忙碌,准备一家人的早饭。炊烟从崭新的烟囱里袅袅升起,融入淡青色的晨霭中,这是新家升起的第一缕、属于他们自己的、安稳的炊烟。

上午·日常与学习

太阳完全升起,金色的光芒毫无阻碍地洒满整个院落,也透过宽大的窗户,将西屋照得一片通明。

孩子们都醒了。疏影和清浅不用母亲催促,就自己穿好衣服,将被褥叠得整整齐齐——这是她们在新家养成的第一个好习惯,因为她们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需要珍惜的空间。梦蝶和映雪在光滑的炕面上嬉闹了一会儿,也被姐姐督促着穿好衣服。

早饭是玉米碴子粥、贴饼子和咸菜疙瘩。一家人围坐在崭新的、还带着木头清香的方桌旁,安静地吃着。氛围与在老屋时截然不同,不再是压抑和沉默,而是一种安宁的满足。连最小的嫣然和知画,都学着姐姐的样子,用小勺子笨拙地喝着粥,不再像以前那样因为害怕而怯生生。

饭后,疏影和清浅主动收拾碗筷,拿到院子里,用新打的井水清洗。冰凉的井水让她们的小手通红,但她们脸上却带着笑。因为父亲说过,这口井,以后她们再也不用去屯里公用的井边排队,看人脸色了。

宋卫国没有立刻去砍柴,他拿出之前猎到的野兔皮和一些简单的工具,坐在院子里,开始教疏影和清浅如何初步鞣制皮革。这是他第一次系统地传授狩猎相关的知识给女儿。

“看,要这样,用钝刀刮掉里面的油脂和肉膜,力气要匀……”宋卫国的大手握着疏影的小手,耐心地指导着。阳光照在他古铜色的侧脸和女儿专注的神情上。

“爸,这样对吗?”清浅学着他的样子,小心翼翼地操作着。

“嗯,对,慢点,别把皮子刮破了。”宋卫国点点头,眼神中流露出赞许。

他知道,女儿们读书是关键,但在这山屯里,懂得一些山林生存的技能没有坏处。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父女间的传承和互动,是他以前从未给予过的。疏影学得极其认真,她隐隐觉得,父亲教的这些东西,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能派上大用场。

李素娟坐在堂屋门口,就着明亮的日光,继续缝制婴儿的衣物,看着院子里丈夫教导女儿的温馨场景,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王桂兰则在菜园里,带着梦蝶和映雪,给秋后仅存的几垄白菜间苗除草。赵金花喂完鸡后,坐在门槛上,看着这井然有序、充满生机的一切,眼神复杂,最终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不知是感慨还是释然。

午后·收获与规划

晌午过后,宋卫国背着满满一捆柴火回来了,手里还拎着一只肥硕的灰毛野兔,是他在下套的地方找到的。

“晚上加菜。”他将兔子递给迎出来的李素娟,语气平常,却带着养家男人的笃定。

李素娟接过兔子,眉眼弯弯:“正好,疏影上午还说想吃肉了呢。”

宋卫国放下柴火,没有休息,又拿起铁锹,开始修缮院墙的根基。他规划着,要在上冻前把院墙垒起来,开春后再在院子里搭个牲口棚,养两头猪,或许还能牵一头毛驴。他心里有一张清晰的蓝图,关于这个家未来一年的发展。

李满仓和李满屯吃过午饭后,讪讪地过来,问宋卫国还有没有活干。新房盖完,他们“帮工”的身份自然也结束了,继续赖在妹夫家白吃白喝,他们自己都觉得脸上挂不住。

宋卫国看了他们一眼,指了指堆在院角的另一堆石头和黄土:“把那边和点泥,帮我递砖。”

两人如蒙大赦,赶紧行动起来。虽然依旧算不上多勤快,但态度比之前老实了太多。他们知道,离开这里,回到靠山屯,等待他们的还是那种看不到希望的穷日子,至少在妹妹家,能吃上饱饭,偶尔还能见点荤腥。现实的鞭子,比任何道理都更能教育人。

黄昏·温馨与期盼

夕阳西下,将天空染成绚丽的橘红色,也给崭新的茅草屋顶和黄土院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

晚风吹拂,带着收获后田野的干爽气息。

厨房里飘出炖兔肉的浓郁香味,夹杂着贴饼子的焦香。李素娟在王桂兰的帮助下,准备着丰盛的晚餐。今天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他们在新家的第一个完整的、平静的、充满希望的日常。

饭菜上桌,依旧是满满一桌人。宋卫国、李素娟、七个女儿、王桂兰和她的两个孩子,以及赵金花、李满仓、李满屯。气氛比以往任何一次聚餐都要轻松和谐。

宋卫国破例拿出了一小壶酒,给李满仓和李满屯倒了一小盅,自己也斟了半杯。

“房子,算是立起来了。”宋卫国举起酒杯,目光扫过桌上的每一个人,最后落在李素娟和孩子们身上,“往后的日子,咱们一起,好好过。”

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比任何誓言都更有力量。

“好好过!”李满仓连忙端起酒盅附和。

李素娟温柔地看着丈夫,轻轻点头。女儿们则扒着碗里的饭,吃得格外香甜,小脸上洋溢着被安全感包裹的满足。

饭后,天色尚未完全黑透。疏影和清浅抢着收拾了碗筷,然后在院子里,就着最后的天光,开始写先生(老师)布置的作业。崭新的铅笔,崭新的本子,在崭新的家里,写着陌生的方块字,这对她们来说,是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梦蝶和映雪在院子里追逐着闪烁的萤火虫,笑声清脆如银铃。

宋卫国和李素娟并肩站在堂屋门口,看着院子里的一切。

“等开春,疏影和清浅就能正式去上学了。”李素娟轻声道,语气里充满了期待。

“嗯,学费我都准备好了。”宋卫国看着大女儿在暮色中伏案学习的认真侧影,心中充满了欣慰,“她们会比我们有出息。”

“这孩子……心思重,懂事得让人心疼。”李素娟看着疏影,有些感慨。

“以后不会了。”宋卫国语气坚定,“有我在。”

夜幕终于完全降临,煤油灯温暖的光晕从窗户里透出来,照亮了一方院落,也像是这黑沉沉的山屯里,一盏冉冉升起的新星。

西屋的大炕上,女儿们并排躺在新浆洗过的、带着阳光味道的被褥里。疏影睁着眼睛,看着窗外稀疏的星光,听着身边妹妹们均匀的呼吸,心里是从未有过的踏实和平静。这个亮堂堂的、坚固的、充满了父亲力量和母亲温柔的房子,像一座最安全的堡垒,将她过去所有的恐惧和卑微都隔绝在外。她轻轻攥紧了被角,嘴角弯起一个细微的、却发自内心的弧度。

清浅在梦里咂了咂嘴,嘟囔了一句:“爸……兔子肉真香……”

东屋里,宋卫国仔细地给李素娟掖好被角,大手轻轻覆在她隆起的腹部,感受着里面小生命偶尔的胎动。李素娟往他身边靠了靠,很快便沉入安稳的睡梦之中。

夜深了,万籁俱寂。

新房如同一个温暖的茧,包裹着它的主人们,孕育着未来的无限可能与希望。过去的苦难已被甩在身后,未来的挑战或许还会来临,但至少在此刻,在这个他们亲手建立起来的、亮堂堂的家里,一切都充满了蓬勃的生机,如同沉甸甸的麦穗,低垂着头,却饱含着对成熟季节最殷实的期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