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 > 第136章 纽约邀约承重任,春芽茶香满美洲

龙鼻嘴村的晨雾里飘着新茶的清香,李伟正对着电脑核对纽约交流活动的行程表,屏幕上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发来的英文邀请函——粉丝“翻译官阿玲”连夜做了批注,关键条款用荧光笔标得清清楚楚。沈亦舟端来一杯刚泡的春芽茶,杯垫是春芽宝宝画的茶园简笔画,“签证材料还差邀请信的公证文件,‘律师粉丝阿伟’说已经联系了省城的公证处,今天就能出件。”

“欧洲‘有机食品连锁超市’的首批货遇到了报关问题。”晓茶抱着平板电脑跑进来,帆布包上的茶芽挂饰晃个不停,“海关说咱们的有机认证文件需要双认证,粉丝‘外贸专员阿雅’已经在对接中国贸促会了,但是流程要5天,可能赶不上超市的开业活动。”她顿了顿,“还有粉丝众筹的‘纽约交流专项基金’,昨天到账了32万,‘老茶客’团长说不够随时开口,全国粉丝都等着咱们在纽约露脸。”

话音刚落,周小雨举着直播架冲进来,镜头里的弹幕已经刷成了瀑布:“李老师别慌!我是外贸公司的,双认证可以走加急通道,3天就能拿!”她把手机屏幕转向李伟,“‘报关员阿杰’建了个跨国物流群,里面有海关、货代、清关公司的粉丝,说要全程盯咱们的货,保证按时上架!”

“太给力了。”李伟指尖划过屏幕,“海外留学生阿瑞”的留言格外醒目:“我在纽约唐人街租了临时仓库,货一到我就组织留学生帮忙分货,咱们的春芽茶必须在纽约超市c位出道!”弹幕里“春芽冲鸭”刷屏,“英语老师阿雯”留言:“我整理了纽约交流的常用口语,标了音标和重音,现在就发你邮箱,保证李老师和沈老师沟通零障碍,不会被老外问住!”

上午十点,签证材料的公证文件送到了。“律师粉丝阿伟”亲自跑了一趟省城,西装上还沾着赶路的风尘:“公证文件做了中英双语版,签证官问起交流细节,就说咱们是‘全球生态农业典范’,重点讲爱心茶园的故事,老外就吃这一套。”他递过文件袋,“我还帮你们预约了明天的签证面试,面试官是我大学同学,我跟他提了春芽的故事,他特别感兴趣。”

签证面试当天,意外还是发生了——沈亦舟的护照照片不符合最新要求,需要重新拍摄。“现在去拍再加急,也赶不上下午的面试了。”晓茶急得眼圈发红,“要是错过这次面试,下次预约要等半个月,会耽误纽约的交流活动。”周小雨立刻开启紧急直播,“摄影师阿峰”的消息秒回:“我带专业设备去使馆门口,10分钟就能拍好符合要求的照片,再联系使馆的粉丝帮忙内部提交,保证不耽误面试!”

半小时后,“摄影师阿峰”带着团队赶到使馆门口。他在车里搭起临时摄影棚,补光灯、背景布一应俱全:“这是使馆最新的照片规格,像素、尺寸、服装要求都记好了,保证一次通过。”他按下快门,“沈老师笑一点,突出咱们中国茶农的精气神,让签证官看看咱们的自信。”粉丝“使馆职员阿琳”拿着照片跑进使馆,“交给我,20分钟内录入系统,保证不影响面试。”

面试时,签证官果然对春芽茶园的故事格外感兴趣。“你们的茶叶真的是留守儿童种的?”签证官翻着爱心茶园的照片,“没有化肥农药,靠粉丝捐赠的物资种植?”沈亦舟递过检测报告:“这是欧盟有机认证和中国农科院的双重检测数据,每一批茶叶都能追溯到具体的茶地和采茶人,比如这包茶,就是10岁的小宇采的,他用卖茶的钱给奶奶治病。”

“太感人了。”签证官在文件上盖下通过印章,“我见过很多农业项目,但是像春芽这样有温度的,还是第一个。”他握住李伟的手,“希望你们在纽约的交流活动顺利,让更多人知道中国的生态好茶,知道中国孩子的坚强。”走出使馆,周小雨的直播镜头里,粉丝们的祝福已经刷满了屏幕,“老茶客”团长留言:“晚上庆功宴我包了,全村人都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晚上的庆功宴上,李伟决定教大家做“茶芽牛排配杂粮饭”,这是专门为纽约交流设计的“中西合璧”菜品。小琳系着粉丝“裁缝阿秀”定制的围裙,上面绣着“春芽飘香纽约”的字样,正帮着处理牛排:“李老师,这牛排要用春芽茶汤腌制多久?我怕腌过头肉会老。”她举起粉丝“厨具商老冯”捐赠的铸铁煎锅,“用这个锅煎牛排,能锁住肉汁,香味更浓。”

“牛排选西冷,雪花纹均匀的最好。”李伟接过牛排,“用80c的春芽茶汤浸泡30分钟,茶汤里的茶多酚能软化肉质,还能去除腥味,比用红酒腌制更健康。”他把牛排放进碗里,“盐和黑胡椒要最后放,提前放会让肉汁流失,影响口感。”

“春芽茶的茶氨酸能提升牛排的鲜度,茶多糖还能让肉的纹理更细腻。”沈亦舟递过调好的酱汁,“杂粮饭要用春芽茶汤煮,大米、小米、藜麦的比例是2:1:1,煮出来的饭既有茶香又有嚼劲,符合老外的健康饮食理念。”他指着计时器,“牛排煎到五分熟,切开后肉汁是粉红色的,这是最受欢迎的熟度。”

阿凯突然从门外探进头,手里举着个空盘子:“我来帮大家试毒!这牛排看着就香,比我在纽约吃的米其林牛排还诱人。”小琳拿起锅铲作势要打:“昨天偷吃茶芽饼干被抓,今天还敢来?先去给爱心茶园的孩子们送课本,粉丝‘出版社阿伟’捐赠的,别耽误了!”弹幕里“阿凯又被拿捏”刷屏,“西餐主厨阿强”留言:“李老师的配方太专业了,我已经把做法翻译成英文,明天发纽约的美食博主,提前给春芽茶预热!”

牛排刚煎好,欧洲超市的消息就传来了——首批春芽茶顺利清关,已经送到了超市的仓库。“‘报关员阿杰’全程跟着货,从上海港到鹿特丹港,再转陆运到巴黎,每一步都拍了视频。”晓茶举着手机,“超市老板说要给咱们的春芽茶做专属陈列区,用咱们爱心茶园的照片当背景,还邀请小宇视频连线,在开业活动上讲故事。”

出发去纽约的前一天,爱心茶园的孩子们赶来送行。小宇抱着一个布包,里面是他亲手采的新茶:“李老师,沈老师,这是我刚采的春芽,你们带到纽约去,让外国人尝尝我种的茶。”他仰起头,“我已经学会用手机直播采茶了,‘直播运营阿瑞’教我的,你们在纽约的时候,我就直播给粉丝看,让大家知道茶园一切都好。”

秦大山拄着拐杖,把一枚磨得发亮的铜制茶针塞进沈亦舟手里:“这是我爹当年去上海卖茶时带的,现在传给你。到了纽约,给老外看看咱们的老物件,告诉他们咱们的茶,有根有魂。”他抹了把眼睛,“村里的事你们放心,加工厂的设备调试有‘工程师阿明’盯着,爱心茶园有‘农业专家阿伟’帮忙,保证等你们回来,茶饮料生产线就能投产。”

经过16小时的飞行,飞机降落在纽约肯尼迪机场。刚出海关,就看到举着“春芽茶园”牌子的留学生队伍,“海外留学生阿瑞”举着横幅跑过来:“李老师,沈老师,欢迎来到纽约!咱们的春芽茶已经上了《纽约时报》的美食版,标题是‘来自中国湘西的爱心好茶’,好多老外都等着尝鲜呢!”

交流活动当天,纽约国际会展中心的“中国春芽”展位前挤满了人。李伟穿着粉丝“服装设计师阿乔”定制的中山装,衣襟绣着土家织锦纹样,沈亦舟帮他调试好麦克风:“别紧张,就像在茶园直播一样,我就在你身边。”他递过一个磨得发亮的茶木小罐,里面装着提神的薄荷糖,“‘翻译官阿玲’全程陪同,有专业术语她会及时补充,放心讲——当年暴雨夜扛茶苗都没怕过,这点场面算啥。”

“大家好,我是来自中国湘西龙鼻嘴村的李伟。”李伟对着话筒声音沉稳,“我们的春芽茶,种在海拔800米的红壤上,用山泉水灌溉,靠粉丝捐赠的印楝油驱虫,不施化肥农药。更特别的是,这些茶叶,很多是由留守儿童采摘的,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为生病的家人撑起一片天。”他举起一杯春芽茶,“这杯茶,不仅是生态好茶,更是一杯有温度的爱心茶。”

一位纽约高端餐厅的主厨端起茶杯,先闻香,再啜茶,眼睛瞬间亮了:“这茶有蜂蜜的甜香,还有雨后山林的清新感,比我喝过的日本抹茶更有层次。”他指着展台上的爱心茶园照片,“这个故事太动人了,我想把春芽茶引进我的餐厅,做一道‘春芽茶香鹅肝’,肯定能成为爆款。”

沈亦舟立刻递上检测报告:“这是欧盟有机认证和中国农科院的检测数据,茶多酚含量19.2%,氨基酸7.5%,农残零检出,完全符合美国FdA标准。”他打开平板电脑,“这是我们的茶园直播画面,从种植到采摘全程透明,每一批茶叶都能追溯到具体的采茶人,保证品质可控。”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官员走到展位前,握着李伟的手:“春芽茶园的‘互联网 生态农业 爱心帮扶’模式,为全球小农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我们决定把你们的模式纳入‘全球乡村振兴案例库’,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推广。”他递过一份合作协议,“我们希望邀请你们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亲善大使’,继续传播生态农业和爱心帮扶的理念。”

直播间瞬间沸腾,国内的粉丝们纷纷留言庆祝。“‘老茶客’团长”的语音跳出来:“李老师,沈老师,我们在村里组织了万人观看团,正在同步直播,全村人都为你们骄傲!”弹幕里“春芽牛批”刷屏,“书法家阿峰”留言:“我已经写好了‘春芽飘香美洲’的书法作品,等你们回来就挂在科普基地!”

交流活动的签约环节,春芽茶园与纽约高端餐厅联盟签订了20吨春芽茶的采购合同,价值400万元。“我们会在联盟旗下的15家餐厅同步推出春芽茶菜品,”餐厅联盟主席握着李伟的手,“还要在餐厅里设置春芽茶展示区,播放爱心茶园的纪录片,让更多纽约人了解中国的茶文化和爱心故事。”

晚上,纽约的华人社团为他们举办了庆功宴。李伟亲自下厨做“春芽茶熏鱼”,“用新鲜的鲈鱼,先在春芽茶汤里浸泡2小时,茶汤里的茶多酚能让鱼肉更紧实。”他把鱼放进熏炉,“用松针和春芽茶混合熏制,这样鱼肉既有松针的清香,又有茶的醇厚,是咱们湘西的传统做法——当年我和亦舟在山上守茶苗,就靠这道菜解馋。”

“春芽茶的茶多糖能中和鱼肉的腥味,茶氨酸还能提升鱼肉的鲜度。”沈亦舟帮她把熏好的鱼切成块,“这道菜很适合纽约人的口味,既有东方特色,又不会太油腻。”一位华人企业家尝了一口,竖起大拇指:“这是我吃过最正宗的湘西菜,有家乡的味道,也有春芽的特色,太神奇了!”

庆功宴上,晓茶打来视频电话,画面里是村里的热闹景象:“李老师,沈老师,咱们的茶饮料生产线正式投产了!第一瓶‘春芽爱心茶’下线的时候,全村人都欢呼了,小宇还代表留守儿童剪彩了呢!”她顿了顿,“还有个好消息,国内的‘扶贫办’联系我们,想把春芽模式在全省推广,帮助更多留守儿童家庭。”

“太好了!”李伟喉咙发紧,眼角泛起红意,“这才是我们去纽约交流的真正意义。”沈亦舟拍了拍他的后背,掌心的温度透过衣料传来——那是两人并肩扛茶苗磨出老茧的手,“咱们的春芽茶园,不仅带动了龙鼻嘴村的发展,还能帮助更多地方的人,这就是爱心的力量,是生态农业的力量。”

在纽约的最后一天,李伟和沈亦舟去了当地的华人学校。孩子们围着他们,好奇地看着春芽茶样。“这是我们家乡的茶,”李伟教孩子们泡茶,“每一片茶叶都凝聚着爱心,就像你们的父母在海外打拼,心里永远装着家乡。”她把秦大山的老茶针送给学校,“这枚茶针见证了春芽的成长,也见证了中国人的坚韧,希望你们记住,无论身在何处,都不要忘记自己的根。”

返程前,欧洲“有机食品连锁超市”的开业活动传来捷报——春芽茶在开业当天就卖出了5吨,很多顾客都是看到《纽约时报》的报道特意赶来的。“‘外贸专员阿雅’说,超市已经追加了30吨订单,”晓茶在视频里说,“还有很多欧洲的经销商联系我们,想代理春芽茶,咱们的春芽茶真的香遍欧洲了!”

飞机降落在长沙黄花机场时,天空刚泛起鱼肚白。远远就看到举着“春芽凯旋”横幅的人群,秦大山拄着拐杖站在最前面,春芽宝宝穿着茶苗图案的衣服,看到李伟就扑过来:“李老师,抱!茶茶,香!”小宇举着手机跑过来,“李老师,我直播采茶有10万粉丝了,他们都想尝尝我种的茶!”

村口的老樟树下,挂着巨大的喜报:“春芽茶园获联合国粮农组织认证,签约美洲订单400万元”。科普基地的大门上,新刻了“联合国粮农组织亲善大使”的字样,格外醒目。村民们围过来,七嘴八舌地问着纽约的情况,王婶拉着李伟的手:“快尝尝我做的茶芽糕,等你回来尝尝鲜。”

晚上,春芽团队召开总结大会。晓茶抱着账本站在高台上:“纽约交流活动总收入400万元,扣除各项费用,净利润350万元。加上欧洲的订单和国内的销售,咱们的资金已经足够建茶叶研究所和春芽爱心学校了。”她顿了顿,“粉丝捐赠的‘纽约交流专项基金’剩余28万元,我们打算用来扩大爱心茶园的规模,帮助更多留守儿童家庭。”

“我同意!”小宇的奶奶第一个举手,“我们家小宇能有今天,全靠春芽茶园和粉丝们的帮助,这个爱心茶园一定要扩大,让更多孩子受益。”村民们纷纷响应,“以后咱们村的爱心茶园,就是全国留守儿童的家,让他们都能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

周小雨开启直播,镜头里的总结大会格外热闹。“家人们,咱们的春芽茶园又迈出了一大步!”她对着镜头说,“为了感谢大家的支持,现在下单春芽茶,买一送一,前2000名下单的粉丝,赠送‘春芽纽约交流纪念册’一本,里面有咱们在纽约的照片和故事,还有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认证证书复印件!”订单后台瞬间瘫痪,“程序员阿哲”的备用服务器立刻启动,一小时就卖出了5000斤。

篝火晚会在科普基地前的广场上举行,村民们围着篝火唱歌跳舞,春芽宝宝被抱在怀里,跟着音乐拍手。小宇和爱心茶园的孩子们表演了合唱《春芽的希望》,稚嫩的歌声回荡在山谷间,引得众人热泪盈眶。“这是孩子们自己写的歌,”李伟抬手擦了擦眼角,“歌词里说,‘春芽茶,香又香,爱心浇灌快成长’,这就是他们的心声——当年小宇连学费都交不起,现在都能领着弟弟妹妹唱歌了。”

李伟和沈亦舟坐在旁边的石墩上,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手里各端着一碗刚煮的茶芽粥。“你看,”沈亦舟往他身边挪了挪,指着远处的茶园和加工厂,“月光下的茶苗长得多好,加工厂的机器在运转,爱心学校的地基已经挖好了,一切都在越来越好。”他顿了顿,“下个月,茶叶研究所就要动工了,陈教授会来当所长,咱们的春芽茶,会有更专业的技术支撑——当年咱们在湘西,就是缺技术,才走了那么多弯路。”

“是啊。”李伟点点头,喉咙发紧,“从几株老茶籽,到千亩茶园;从粉丝的爱心捐赠,到乡贤的鼎力支持;从杭州夺金到罗马飘香,再到纽约获认证,咱们的春芽茶园,真的长大了。”他望向星空,“以后咱们还要建春芽养老院,让村里的老人安享晚年;建春芽科技馆,让孩子们从小接触农业科技,成为新一代的种茶人——就像秦大叔当年教咱们那样。”

沈亦舟从帆布包里掏出个磨得发亮的布包,里面是两块茶木镇纸——用两人创业时种的第一棵老茶树枯枝做的,上面刻着极小的字,“春芽同路”,边缘被岁月磨得光滑。他递一块给李伟:“这是我在纽约唐人街找老木匠做的,用的是湘西茶木工艺。”指尖划过镇纸上的纹路,“当年咱们在暴雨夜抢救茶苗,你把唯一的雨衣让给我,自己淋得发烧;雪天守棚屋,你把厚棉袄塞给我,自己冻得睡不着。这些事,我都记着。”

李伟接过镇纸,指腹抚过那些深浅不一的刻痕,忽然想起那个雪夜——两人挤在漏风的棚屋里,就着煤油灯烤冻硬的馒头,沈亦舟把仅有的咸菜都推给他。眼角的湿意被晚风一吹,凉丝丝的却格外舒服,他用力拍了拍沈亦舟的肩膀:“说这些干啥,咱们是兄弟。”周围的村民们立刻欢呼起来,春芽宝宝举着小灯笼跑过来,“李老师!沈老师!吃糖糖!”弹幕里“春芽兄弟太好哭了”“这才是真情谊”刷屏,“老茶客”团长留言:“下次的大喜事,就是春芽爱心学校开学,我们接着众筹,让孩子们有最好的学习环境!”

欢呼声在龙鼻嘴村回荡,传到了茶园里,传到了加工厂,传到了每一个充满希望的角落。月光洒在茶苗上,泛着淡淡的银光,山泉在水渠里流淌,“哗啦啦”的声音像是在为这个崭新的开始欢呼。沈亦舟把两块茶木镇纸在月光下轻轻一碰,清脆的声响混着歌声,成了夜空中最动人的旋律。

第二天一早,春芽爱心学校的奠基仪式隆重举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驻华代表、省扶贫办的领导、来自全国各地的粉丝代表,都来参加了仪式。当李伟、沈亦舟和小宇一起铲下第一锹土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欢呼声在龙鼻嘴村的山谷间回荡,久久不息。

在这片充满爱心和希望的土地上,春芽茶将继续生长,春芽人的故事将继续书写。因为每一份爱心都不会被辜负,每一个梦想都值得被守护,每一颗种子都将在希望的土壤里,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这光芒,名为春芽,也名为幸福、传承与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