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 > 第133章 罗马邀约承众望,春芽香飘亚平宁

龙鼻嘴村的晨雾还没散,李伟的手机就被粉丝的祝福信息刷到发烫。沈亦舟端来一碗刚煮好的茶芽粥,瓷碗边印着春芽宝宝的简笔画——这是粉丝“陶艺师阿雅”烧制的定制餐具,“外交部的对接函发过来了,罗马交流活动定在15天后,需要准备中英文双语的种植手册和茶样展品。”

“双语手册是个难题。”李伟舀起一勺粥,茶芽的清香混着米香在舌尖散开,“村里没人懂英语,雇专业翻译要花不少钱。”话音刚落,周小雨举着直播架冲进来,镜头里的弹幕正疯狂滚动:“李老师别愁!我是英语专业八级,免费当翻译!”“我在外交部做过同声传译,把资料发我,保证精准!”

周小雨把手机递过去,“翻译组阿玲”的私信格外醒目,附带的简历显示她曾参与过国际农业论坛的翻译工作:“我已经建了翻译群,集结了20个粉丝,分工翻译种植技术、爱心故事、茶品介绍三个部分,明天就能出初稿。”弹幕里“春芽翻译天团上线”刷屏,“程序员阿哲”留言:“我同步开发多语言官网,保证罗马现场能实时展示!”

晓茶抱着账本跑过来,帆布包上的茶苗挂饰晃个不停:“李老师,粉丝众筹的‘国际交流基金’已经到账了!昨天分红后,大家自发捐款,短短一夜就筹了28万,足够支付机票、展品运输和手册印刷费用。”她翻开账本,“‘卡车司机老周’捐了3万,说当年拉遮阳网没帮上大忙,这次一定要出力;‘厨具商老冯’捐了5万,还说要给罗马现场的茶歇提供定制茶具。”

“不能让大家花这么多钱。”李伟皱起眉头,“咱们的盈利足够承担费用,把捐款退回去。”沈亦舟按住他的手:“粉丝们不是在捐款,是在参与。你看‘老茶客’团长的留言,他说春芽是大家的孩子,现在孩子要出国,做家长的都想添件新衣。”

正说着,村口传来物流车的“突突”声,快递员扛着个大木箱喊:“春芽茶园的国际快递设备!”众人围过去拆开,里面是10台带翻译功能的智能展示屏——这是北京粉丝“科技公司王总”捐赠的,屏幕上已经预装了春芽茶园的中英文介绍,“王总说这些设备支持12国语言实时翻译,罗马现场用得上。”晓茶念着附言,“设备走的国际物流绿色通道,从北京到村里用了4天,比预计快了两天。”

上午十点,春芽团队召开罗马交流筹备会。“展品方面,除了春芽茶样,还要带秦大爷家的老茶篓、陈叔的旧茶籽袋,这些能体现咱们的种植传承。”李伟指着黑板上的清单,“沈亦舟负责对接农科院,补充茶品检测的国际标准数据;晓茶管好资金,每一笔支出都要公示;周小雨全程直播筹备过程,让粉丝们看到进度。”

“我有个想法。”小琳举着辣椒罐站起来,“罗马人喜欢吃西餐,我研发几道‘茶味融合菜’,让他们尝尝春芽茶的另一种味道。比如茶芽意面、茶香牛排,既符合外国人口味,又能突出咱们的特色。”阿凯突然从门外探进头:“我申请当试吃员!保证客观公正,不好吃的绝对不让它出国!”弹幕里“阿凯又来混吃混喝”刷屏,引得众人哄笑。

下午,李伟和小琳在春芽厨房研发新菜,沈亦舟负责科普讲解,周小雨开启直播。“今天教大家做‘春芽茶意面’,这是为罗马交流专门设计的。”李伟举起一把意大利面,“先煮面,水开后加一勺盐和几滴橄榄油,煮8分钟,这样面条有嚼劲还不粘。”

“春芽茶要选一芽二叶的,用80c的温水冲泡3分钟,茶汤用来做酱汁,茶芽切碎备用。”沈亦舟递过滤好的茶汤,“茶汤里的茶多酚能中和牛排的油腻,茶氨酸还能提升意面的鲜度,比用高汤更健康。”他指着电子秤,“茶汤和奶油的比例是2:1,这样茶香不会被掩盖,又能保证西式酱汁的醇厚。”

小琳往平底锅里放了一块黄油,“等黄油融化后,放蒜末爆香,再倒入茶汤和奶油,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熬5分钟,最后加黑胡椒和盐调味。”她把煮好的意面倒进锅里,翻炒均匀,“出锅前撒上茶芽碎和帕玛森芝士,齐活!”

阿凯第一个冲上来尝了一口,眼睛都亮了:“好吃!茶香和奶油味融合得特别好,一点都不腻,比我在城里西餐厅吃的还地道!”弹幕里“求配方”刷屏,“西餐主厨阿伟”留言:“我是米其林三星主厨,这个配方很专业,我可以帮忙优化酱汁的浓稠度,明天把调整方案发过来!”

筹备工作进行到第五天,难题突然出现——茶样展品的运输出了问题。“国际快递说,新鲜茶样怕压,而且通关手续复杂,15天内不一定能到罗马。”晓茶急得眼圈发红,“要是茶样送不到,咱们的交流展示就成了空架子。”

周小雨立刻开启紧急直播,把情况告诉粉丝。弹幕瞬间安静下来,随后开始刷屏出主意:“我在海关工作,通关手续我来协调!”“我是国际货运代理,有专门的生鲜运输通道,保证茶样新鲜不压坏!”“我在罗马有仓库,提前派专人接货!”

“‘货运代理阿涛’已经联系我了。”周小雨激动地说,“他说可以用冷链运输,茶样用真空包装,再放冰袋,从长沙黄花机场起飞,直达罗马,全程只要3天,通关手续他全权负责,费用他个人承担!”李伟握着手机,声音哽咽:“谢谢大家,每次遇到困难,你们都像家人一样站在我们身边。”

第二天一早,“货运代理阿涛”就带着团队赶到村里。他们用专业的食品级真空袋包装茶样,每罐茶样外都裹着三层缓冲泡沫,放进带温度显示的冷链箱里。“温度保持在5c,湿度60%,和咱们茶园的存储环境一样。”阿涛调试着冷链箱,“我已经和罗马的华人社团联系好了,他们会派车去机场接货,保证准时送到交流现场。”

茶样寄出后,秦大山提着一个木盒找到李伟,盒子上刻着密密麻麻的纹路。“这是我爹留下的茶针,用了一辈子,”他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枚磨得发亮的铜制茶针,“我把它和新茶样放在一起,让它跟着春芽茶去罗马,告诉外国人,咱们龙鼻嘴村的茶,有根有魂。”

陈建国也从广东赶回来,带来了母亲的茶编篮:“这是我娘当年给我装茶籽的篮子,现在用来装展品,让春芽的故事带着乡情走出去。”他掏出一份合同,“我联系了意大利的茶企,他们的采购总监会去罗马现场,要是谈成合作,咱们的春芽茶就能进入欧洲市场了。”

出发去罗马的前一天,村里举办了欢送会。村民们连夜编了茶编花环,春芽宝宝戴着小花环,举着迷你国旗,奶声奶气地喊:“李老师,加油!”王婶塞给李伟一包自制的茶芽酱:“在国外吃不惯西餐,就用这个拌饭,想家了就闻闻,这是家里的味道。”

周小雨的直播镜头扫过欢送的人群,弹幕里“一路顺风”刷屏。“家人们,我们明天就出发去罗马了。”李伟对着镜头鞠躬,“带出去的不仅是春芽茶,更是咱们龙鼻嘴村的希望,是全国粉丝的爱心。我们一定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经过12小时的飞行,飞机降落在罗马菲乌米奇诺机场。刚出海关,就看到举着“春芽茶园”牌子的华人社团代表,“我们是‘罗马华人互助会’的,‘货运代理阿涛’已经跟我们交代好了,茶样早就到了,保存得特别好。”代表接过他们的行李,“交流现场已经布置好了,你们的智能展示屏特别受欢迎,很多外国嘉宾都在提前围观。”

交流活动当天,罗马国际会展中心的“中国春芽”展位前挤满了人。李伟穿着粉丝“服装设计师阿乔”定制的中山装,衣襟绣着湘西茶纹,沈亦舟帮他调试好麦克风,“别紧张,就像在茶园直播一样。”他递过一杯温水,杯壁印着“春芽同路”——这是两人创业时定制的第一批水杯,“翻译组阿玲他们已经把手册发给每位嘉宾,放心讲——当年暴雨夜扛茶苗都没怕过,这点场面算啥。”

“大家好,我是来自中国湘西龙鼻嘴村的李伟。”李伟对着话筒声音沉稳,“我们的春芽茶,种在海拔800米的红壤上,用山泉水灌溉,靠粉丝捐赠的印楝油和草木灰驱虫,不施化肥农药,是真正的生态好茶。”他拿起一杯冲泡好的春芽茶,“大家看,汤色金黄透亮,茶芽根根竖立,这是宋种茶的典型特征。”

一位意大利茶企的采购总监端起茶杯,先闻香,再啜茶,眼睛一亮:“这茶有蜂蜜的甜香,还有兰花的余韵,比我喝过的很多中国名茶都特别。”他指着展台上的老茶篓,“这个故事很动人,生态种植的理念也符合现在欧洲人的需求,我们想和你们合作。”

沈亦舟立刻递上检测报告:“这是中国农科院的检测数据,我们的茶多酚含量18.5%,氨基酸7.2%,农残零检出,完全符合欧盟标准。”他打开智能展示屏,“这是我们的茶园直播画面,从种植到采摘全程透明,每一批茶叶都能追溯源头。”

现场突然响起一阵掌声,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官员走到展位前:“春芽茶园的‘互联网 生态农业 乡村振兴’模式,是全球小农经济的典范。我们希望把你们的经验推广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帮助更多农民脱贫致富。”他递过一份合作意向书,“我们想邀请你们成为‘全球生态农业推广大使’。”

李伟接过意向书,手都在抖。这时,周小雨的直播镜头里出现了熟悉的身影——“茶叶收藏家老黄”举着手机跑过来,“李老师,我从杭州赶过来了!带着我的收藏馆团队,想在欧洲帮你们推广春芽茶!”弹幕里“老黄太拼了”刷屏,“老茶客”团长留言:“我们在国内组织了万人观看团,正在同步直播,春芽加油!”

交流活动的签约环节,春芽茶园与意大利茶企签订了50吨春芽茶的采购合同,价值300万元。“我们会在意大利的高端超市上架春芽茶,”采购总监握着李伟的手,“还要把你们的茶味融合菜引进我们的连锁餐厅,让更多欧洲人爱上春芽的味道。”

晚上,华人社团为他们举办了庆功宴。李伟亲自下厨做“春芽茶香牛排”,“用春芽茶汤腌制牛排2小时,茶汤里的茶多酚能软化肉质,还能去除腥味。”他把牛排放进平底锅,“煎到两面金黄后,撒上茶芽碎,再淋上用茶汤做的黑椒汁,就可以出锅了——当年我和亦舟在山上守茶苗,就靠类似的茶味烤肉顶过饿。”

“春芽茶的茶氨酸能提升牛排的鲜度,比用红酒腌制更健康。”沈亦舟帮他把牛排切成小块,指尖碰了碰他的手腕——那是两人当年扛茶苗磨出茧子的地方,“而且茶香能中和牛排的油腻,特别适合欧洲人的口味。”意大利嘉宾尝了一口,竖起大拇指:“这是我吃过最特别的牛排,既有东方的茶香,又有西方的风味,太神奇了!”

庆功宴上,周小雨接到晓茶的电话,声音带着哭腔:“李老师,咱们的春芽茶标准被中国茶叶协会定为‘生态茶种植行业标准’了!以后全国的生态茶园都要参考咱们的模式!”她顿了顿,“还有个好消息,秦大爷的孙子秦晓峰考上了农业大学,学的是茶叶种植专业,他说‘是春芽让我看到茶的希望,毕业后一定回村,把咱们的茶园种得更大’!”

“太好了!”李伟喉咙发紧,眼角泛起红意,“这才是最珍贵的收获。”沈亦舟拍了拍他的后背,掌心的力道沉稳又踏实,“咱们的春芽茶园,不仅带动了村民脱贫,还培养了新一代的种茶人,这才是真正的生生不息——当年秦大叔教咱们种茶时就说,茶苗要传代,种茶的人更要传代。”

返程前,李伟带着团队去了罗马的华人学校。孩子们围着他们,好奇地看着春芽茶样。“这是我们家乡的茶,”李伟教孩子们泡茶,“每一片茶叶都凝聚着爱心,就像你们的父母在外打拼,心里永远装着家乡。”他把秦大爷的老茶针送给学校,“这枚茶针见证了春芽从三亩地到走向世界,现在送给你们,希望你们记住,无论走多远,都不要忘记自己的根。”

飞机降落在长沙黄花机场时,天空刚泛起鱼肚白。远远就看到举着“春芽凯旋”横幅的人群,秦大山拄着拐杖站在最前面,手里攥着那枚老茶针的仿制品,春芽宝宝穿着茶苗图案的衣服,看到李伟就扑过来:“李老师,抱!茶茶,香!”

村口的老樟树下,挂着巨大的喜报:“春芽茶园获联合国粮农组织认证,签约欧洲订单300万元”。科普基地的大门上,新刻了“全球生态农业推广大使”的字样,格外醒目。村民们围过来,七嘴八舌地问着罗马的情况,王婶拉着李伟的手:“快尝尝我做的茶芽饼,等你回来尝尝鲜。”

晚上,春芽团队召开总结大会。晓茶抱着账本站在高台上:“罗马交流活动总收入300万元,扣除各项费用,净利润260万元。加上之前的盈利,咱们的资金已经足够建自己的加工厂和茶叶检测中心了。”她顿了顿,“粉丝捐赠的‘国际交流基金’剩余22万元,我们打算用来建‘春芽奖学金’,资助村里考上大学的孩子。”

“我同意!”秦大山第一个举手,“我孙子能考上大学,全靠春芽茶园,这个奖学金太有意义了。”村民们纷纷响应,“以后咱们村的孩子,都能靠自己的本事走出大山,还能回来建设家乡。”

周小雨开启直播,镜头里的总结大会格外热闹。“家人们,咱们的春芽茶园又迈出了一大步!”她对着镜头说,“为了感谢大家的支持,现在下单春芽茶,买一送一,还能获得‘春芽故事集’一本,里面记录了咱们从几株老茶籽到走向世界的全过程!”订单后台瞬间瘫痪,“程序员阿哲”的备用服务器立刻启动,半小时就卖出了2000斤。

篝火晚会在科普基地前的广场上举行,村民们围着篝火唱歌跳舞,春芽宝宝被抱在怀里,跟着音乐拍手。李伟和沈亦舟坐在旁边的石墩上,手里各端着一碗刚煮的茶芽粥,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心里格外踏实。“你看,”沈亦舟往他身边挪了挪,指着远处的茶园,“月光下的茶苗长得多好,明年咱们就能扩大种植规模,建自己的加工厂了——当年咱们在暴雨里抢救的那些茶苗,现在都成了这片茶园的根。”

“是啊。”李伟点点头,喉咙发紧,“从几株老茶籽,到千亩茶园;从粉丝的爱心捐赠,到乡贤的鼎力支持;从杭州夺金,到罗马飘香,咱们的春芽茶园,真的长大了。”他顿了顿,“以后咱们还要建茶叶研究所,培育新的茶种,让春芽茶不仅香遍世界,还要成为世界知名的品牌——就像秦大叔说的,让湘西的茶香,飘到每个有华人的地方。”

沈亦舟从帆布包里掏出个磨得发亮的布包,里面是两块茶木镇纸——用两人创业时种的第一棵老茶树枯枝做的,上面刻着极小的字,“春芽同路”,边缘被岁月磨得光滑。他递一块给李伟:“这是我在罗马唐人街找老木匠做的,用的是湘西茶木工艺。当年你把唯一的雨衣让给我,自己淋得发烧;雪夜守棚屋,你把厚棉袄塞给我,自己冻得睡不着,这些事我都记着。”

李伟接过镇纸,指腹抚过那些深浅不一的刻痕,忽然想起那个雪夜——两人挤在漏风的棚屋里,就着煤油灯烤冻硬的馒头,沈亦舟把仅有的咸菜都推给他。眼角的湿意被晚风一吹,凉丝丝的却格外舒服,他用力拍了拍沈亦舟的肩膀:“说这些干啥,咱们是兄弟。”周围的村民们立刻欢呼起来,春芽宝宝举着小灯笼跑过来,“李老师!沈老师!吃糖糖!”弹幕里“春芽兄弟太好哭了”“这才是真情谊”刷屏,“老茶客”团长留言:“下次的大喜事,就是加工厂建成,我们接着众筹,让春芽的根基扎得更稳!”

欢呼声在龙鼻嘴村回荡,传到了茶园里,传到了水渠边,传到了每一个充满希望的角落。月光洒在茶苗上,泛着淡淡的银光,山泉在水渠里流淌,“哗啦啦”的声音像是在为春芽的未来欢呼,为这对兄弟的情谊喝彩。

第二天一早,春芽茶园的加工厂正式动工。挖掘机的轰鸣声打破了村庄的宁静,却带来了更热闹的未来。村民们都来帮忙,有的搬砖,有的和泥,有的送水,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秦大山拄着拐杖,握着那枚老茶针,看着施工队忙碌的身影,笑着说:“我爹当年没完成的心愿,现在都实现了。春芽茶园,真是咱们村的福气,你俩这对兄弟,更是咱们村的顶梁柱。”

李伟和沈亦舟并肩站在加工厂的地基旁,手里拿着规划图。“这里是杀青车间,用粉丝捐赠的设备;那里是包装车间,包装上要印上所有捐赠者的名字。”沈亦舟指着图纸,“旁边还要建一个茶叶检测中心,保证每一批春芽茶都符合国际标准——当年咱们就是缺检测设备,好茶叶卖不上好价钱,现在再也不会了。”

“还有‘春芽奖学金’的颁奖台,”李伟补充,“每年都要在这里给村里的优秀学生颁奖,秦晓峰就是第一个榜样。”他望向远处的茶山,“等加工厂建好了,咱们就搞个庆功宴,邀请所有支持春芽的粉丝和村民来热闹,让大家都尝尝自己参与培育的‘胜利果实’。”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明亮。茶园里的茶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晃,像是在为这个崭新的开始欢呼。春芽茶园的故事,还在继续,而这一次,它将带着兄弟的默契,带着全村人的希望,带着全国粉丝的爱心,飞向更远的地方,书写更辉煌的篇章。

在这片充满生机的红壤上,春芽茶的清香将永远飘荡,春芽人的故事将永远流传。因为每一份爱心都不会被辜负,每一个梦想都值得被守护,每一颗种子都将在希望的土壤里,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这光芒,名为春芽,也名为幸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