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 > 第132章 杭城夺金茶飘香,桑梓分红笑满堂

杭州国际会展中心的茶香刚漫过安检口,李伟手里的茶样罐就被阳光晒得发烫。沈亦舟递过一张纸巾,指了指他额角的汗:“别慌,咱们的春芽茶,品质摆在这儿。”他身上那件米白色中式外套是粉丝“服装设计师阿乔”特意定制的,盘扣是茶芽形状的木饰——用两人种的第一棵老茶树枝做的,沈亦舟从帆布包掏出湿度计,“茶样含水率5.2%,刚好符合评比标准,跟当年咱们在暴雨夜抢救的茶苗一个品相。”

“我不是慌,是激动。”李伟摩挲着茶样罐上的“龙鼻嘴村”字样,罐底贴着晓茶手写的标签:“2025年明前春芽,一芽一叶,山泉水灌溉”。昨天出发前,晓茶攥着他的胳膊哭:“李老师,这罐茶里有全村人的希望,我把爷爷的茶针放进去了,保平安。”他想起八年前,就是用这枚茶针,和沈亦舟在雪夜撬开冻硬的茶饼充饥。

刚走进评比大厅,就被一阵喧闹围住。几个穿西装的人举着“云雾山茶业”的牌子,正对着工作人员争执:“我们的茶是有机认证的,怎么会被查出农残?肯定是检测错了!”李伟瞥见他们的茶样罐,标签上的“高山有机”字样有些模糊,沈亦舟悄悄说:“这是去年评比作弊被通报的企业,咱们离远点。”

签到台后,中国茶叶协会的张秘书长眼睛一亮:“李伟同志,可算把你们盼来了!陈教授天天跟我夸,说你们的春芽茶是‘带着体温的好茶’。”他接过茶样罐,掂量了一下,“包装很朴素,但茶韵藏不住。”

周小雨举着直播架跟在后面,镜头扫过大厅里的参展商:“家人们,我们已经到杭州评比现场了!左边是年产值十亿的大企业,右边是百年老字号,咱们春芽茶园虽然年轻,但底气十足!”弹幕里立刻刷起“春芽必胜”,“茶叶收藏家老黄”留言:“我已经订了去杭州的高铁,现场为你们加油!”

“李老师,沈老师!”一个穿冲锋衣的小伙子跑过来,胸前挂着“春芽粉丝团”的牌子,“我是‘户外博主阿峰’,从宁波开车过来的,带了咱们粉丝众筹的加油牌!”他展开一块喷绘布,上面贴满了粉丝的手写祝福,“这是‘卡车司机老周’写的,他说当年拉遮阳网的路,现在都种满了茶苗。”

上午九点,评比正式开始。第一环节是感官评审,七位评委围着茶桌就坐,面前摆着编号的盖碗。李伟紧张地攥着拳头,指节发白,沈亦舟用胳膊肘轻轻撞了他一下,递过一瓶温水:“看茶,别看人。”春芽茶被沸水冲泡,汤色金黄透亮,茶芽在碗中根根竖立,像极了当年两人在荒山上栽下的第一排茶苗。

“这茶的条形很特别,是自然晾晒的痕迹。”主评委端起茶杯,先闻香,再啜茶,闭上眼睛回味,“入口有蜜香,回甘很快,喉韵里还有兰花香,这是宋种的典型特征。”他睁开眼,“可惜产量太少,不然能成爆款。”

旁边“云雾山茶业”的代表冷笑一声:“光有香味有什么用?有机茶要看检测数据,我们的茶多酚含量比他们高两个百分点。”沈亦舟立刻掏出检测报告:“我们的茶多酚18.5%,氨基酸7.2%,农残零检出,而且我们的茶是‘生态种植’,不用化肥农药,靠的是粉丝捐赠的印楝油和草木灰驱虫。”

评委们传阅着检测报告,张秘书长补充:“春芽茶园的种植模式,我们考察过,是‘互联网 生态农业’的典范,带动了整个村的脱贫,这才是茶叶的‘人文价值’。”弹幕里“说得好”刷屏,“农艺师小唐”留言:“生态种植的茶,氨基酸含量就是高,口感更鲜爽!”

中午休息时,李伟接到晓茶的电话,声音带着哭腔:“李老师,云南粉丝‘茶农阿朵’寄的茶样保鲜箱到了!她说是她爷爷传下来的,能保持茶样的鲜度,路上走了三天,遇到暴雨延误了,还好没坏!”

“太好了!”李伟激动地提高了音量,“你把保鲜箱的照片发过来,我给评委看看。”挂了电话,他拍着沈亦舟的肩膀说:“咱们的春芽茶,不仅是茶叶,更是全国粉丝的心意,这就是咱们的底气——当年咱们连买防虫网的钱都没有,是粉丝你五十我一百凑的,现在这些心意都藏在茶里了。”

下午的理化检测环节,春芽茶的各项指标都名列前茅。正当大家松口气时,“云雾山茶业”的代表突然举报:“他们的茶样有问题!我刚才看到他们的人给评委送东西!”众人哗然,李伟立刻站起来:“请你拿出证据!我们的茶样全程由工作人员保管,每一步都有记录,你这是诬陷!”

张秘书长立刻调取监控,画面显示李伟和沈亦舟一直在休息区,根本没靠近评委席。“云雾山茶业”的代表面红耳赤,张秘书长严肃地说:“本次评比秉持公平公正原则,恶意举报者取消资格!”弹幕里“大快人心”刷屏,“律师粉丝阿强”留言:“要是他们再诬陷,我免费帮咱们打官司!”

颁奖仪式在傍晚举行,当张秘书长念出“金奖获得者——龙鼻嘴村春芽茶园”时,李伟的眼泪瞬间涌了上来。沈亦舟用力拍了拍他的后背,掌心的老茧蹭过他的衣料——那是两人并肩扛茶苗磨出的印记,声音哽咽:“我们做到了!当年雪夜守棚屋时说的话,成真了!”“户外博主阿峰”举着加油牌跳起来,粉丝团的欢呼声盖过了音乐。

李伟接过金奖奖牌,上面刻着“蜜韵兰香,春芽独秀”八个字。她对着话筒说:“这枚金奖,不属于我个人,属于龙鼻嘴村的每一位村民,属于全国支持春芽茶园的粉丝们!是你们的爱心,让老茶籽重新发芽,让春芽茶香飘杭城!”

直播镜头前,弹幕被“恭喜”刷屏,订单后台瞬间瘫痪。周小雨赶紧联系技术粉丝“程序员阿哲”:“阿哲,订单太多了,后台崩了,快帮忙修复!”阿哲的消息秒回:“放心,我早就准备了备用服务器,马上恢复!”

恢复后的订单后台显示,半小时内下单量突破1000斤,销售额达50万元。“茶叶收藏家老黄”一次性下单100斤:“我要把春芽茶放进我的收藏馆,让更多人知道龙鼻嘴村的好茶!”“茶企老板阿明”留言:“我愿意出100万,独家代理春芽茶的江浙地区销售权!”

晚上,春芽团队在酒店开庆功宴,李伟亲自下厨做“春芽虾仁”。“这是用西湖龙井虾仁改良的,咱们用春芽茶代替龙井,味道更鲜。”她把虾仁放进沸水焯烫,“虾仁要选活虾,去线后用料酒腌制十分钟,去掉腥味。”

“春芽茶的茶多酚能分解虾仁的腥味,比料酒更健康。”沈亦舟递过沥干的茶芽,“而且茶芽的清香能渗透到虾仁里,形成‘茶味入魂’的口感。”他帮李伟把茶芽碎撒进锅里,“大火快炒30秒,虾仁变色就出锅,保持鲜嫩——当年在山上,咱们就这么炒过野虾,就是没这么好的食材。”

小琳举着手机视频连线阿凯:“阿凯,我们拿金奖了!李老师做的春芽虾仁特别好吃,可惜你吃不到,谁让你怕辣不敢来呢。”视频里的阿凯哀嚎:“我错了,下次就算是魔鬼辣椒我也陪你们来!”弹幕里“阿凯怂萌”刷屏,引得众人哄笑。

第二天返程时,粉丝们自发来到高铁站送行。“户外博主阿峰”塞给李伟一袋杭州特产:“这是西湖藕粉,用春芽茶冲泡更好喝。”“茶叶收藏家老黄”递过一张名片:“我在杭州有个茶馆,以后春芽茶的品鉴会就在这儿办。”

刚下高铁,就被龙鼻嘴村的村民们围住。秦大山举着个大红灯笼,上面写着“春芽夺金”,春芽宝宝被抱在怀里,手里拿着个迷你奖牌,看到李伟就扑过来:“李老师,抱!”

村口的老樟树下,挂着巨大的横幅:“热烈欢迎春芽团队载誉归来”。科普基地的工人们也停工赶来,施工队队长举着安全帽喊:“李老师,我们连夜把‘春芽金奖’的字样刻在基地大门上了,保证气派!”

晚上,春芽团队召开分红大会。晓茶抱着账本站在高台上:“本次杭州评比获奖后,订单销售额达120万元,扣除成本和科普基地建设费用,净利润50万元。咱们按之前的约定,村民土地入股分40%,劳力入股分30%,粉丝捐赠分红30%。”

“秦大爷,您家三亩地,加上您的劳力,分红2.8万元。”晓茶把红包递给秦大山,他接过红包时,指腹的老茧刮过红包封,打开一看,崭新的钞票让他手都抖了。他从怀里掏出个磨得发亮的茶勺,勺柄刻着“秦家茶”三个字:“这是我爹传我的,当年他用这勺炒茶,一斤才卖五毛钱。”眼泪掉在茶勺上,“现在终于熬出头了,我爹要是在,肯定要舀一瓢新茶,给你俩泡上。”

王婶接过分红1.5万元,激动地说:“我要给我家娃买新书包,再报个兴趣班,让他好好读书,以后也为村里做贡献!”村民们都围过来领分红,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春芽宝宝在人群里跑来跑去,手里拿着个红包,嘴里喊着:“钱钱,买糖糖!”

“粉丝分红这边,我们按捐赠金额比例分配,”晓茶对着手机说,“‘卡车司机老周’捐赠遮阳网,分红8000元;‘厨具商老冯’捐赠灶台,分红5000元;‘老茶客’团长组织众筹,分红1.2万元……所有分红都会转到大家的账户上,明细已经公示在官网了。”

周小雨开启直播,镜头里的分红现场格外热闹。“家人们,咱们的第一次分红圆满完成!”她把镜头对准秦大山,“秦大爷,您有什么想对粉丝说的?”秦大山对着镜头鞠躬:“谢谢大家的帮助,没有你们,就没有我们龙鼻嘴村的今天,欢迎大家来喝春芽茶!”

弹幕里“泪目”刷屏,“卡车司机老周”留言:“看到秦大爷的笑容,比我自己挣钱还开心!”“厨具商老冯”:“分红我不要了,捐给科普基地建个茶水间,让游客有地方休息。”粉丝们纷纷响应,瞬间又众筹了5万元。

分红大会结束后,李伟和沈亦舟并肩走在茶园里。月光洒在茶苗上,泛着淡淡的银光,太阳能杀虫灯闪烁着红色的光芒,像是在庆祝这丰收的时刻。“你看,”李伟指着远处的村庄,“家家户户都亮着灯,以前村里晚上黑黢黢的,只有秦大爷家的煤油灯亮着,现在越来越热闹了。”

“是啊。”沈亦舟用胳膊肘碰了碰他,“从几株老茶籽,到千亩茶园;从粉丝的爱心捐赠,到乡贤的鼎力支持;从第一次直播卖茶被人质疑,到杭州夺金,咱们的春芽茶园,真的长大了。”他顿了顿,从口袋里摸出个布包,“陈叔刚才打电话说,广东的茶企已经派团队过来了,明天就谈收购合作。”

“太好了!”李伟激动地说,“这样村民们的茶就不愁卖了,咱们的茶园也能扩大规模了。”她望向远处的科普基地,“等基地建好了,咱们就办茶叶培训班,让更多人学会种茶、制茶,带动周边的村子一起致富。”

第二天一早,广东茶企的团队就到了。领头的张总握着李伟的手:“李老师,我们是冲着春芽茶的品质来的,我们愿意按市场价3倍收购,而且签订长期合同,保证你们的茶叶销路稳定。”

“我们还有个要求,”沈亦舟补充,“茶叶的包装上要印上龙鼻嘴村的照片和所有捐赠者的名字,我们要让大家知道,这杯春芽茶,凝聚着全国人民的爱心。”张总立刻点头:“没问题,我们马上设计包装样品。”

谈判很顺利,双方当场签订合同。晓茶拿着合同,激动地说:“按今年的产量,咱们村的人均收入能翻三倍,彻底摆脱贫困!”村民们都围过来看合同,秦大山摸着合同上的“春芽茶园”字样,把老茶勺按在合同上:“我爹要是在天有灵,肯定会用这勺给合同上的字‘添点茶香’,让咱们的茶走得更稳。”

中午,春芽厨房格外热闹。李伟教大家做“春芽茶香鸡”,小琳在旁边当助手,沈亦舟负责科普。“这是村里散养的土鸡,肉质紧实,用春芽茶的茶汤腌制,能去除腥味,增加清香。”李伟把土鸡放进茶汤里,“腌制两小时,让茶香充分渗透到鸡肉里。”

“春芽茶的茶汤里含有茶多酚和咖啡因,不仅能去腥,还能让鸡肉更嫩。”沈亦舟递过香料包,“这里面有八角、桂皮,和茶香搭配,味道更浓郁。”他帮李伟把土鸡放进蒸锅,“大火蒸40分钟,关火焖10分钟,这样鸡肉更入味——当年你发高烧,我就用这方法给你做过鸡汤,就是那时候的鸡没这么肥。”

小琳往碗里放了一勺自制的辣椒面:“李老师,蒸好后撒点辣椒面,味道更绝!阿凯要是在这儿,肯定能吃一只鸡。”弹幕里“阿凯馋哭了”刷屏,阿凯的留言秒到:“我已经在来的路上了,给我留一只!”

茶香鸡刚出锅,就被抢着尝鲜。张总咬了一口鸡肉,眼睛一亮:“好吃!鸡肉里全是茶的清香,一点都不腻,比我在广东吃的白切鸡还地道。”他对着镜头竖起大拇指,“春芽茶园的茶好,菜也好,以后我们的茶宴就用春芽的食材!”

下午,科普基地的主体工程完工。大门上刻着“春芽茶科普基地”七个大字,旁边是“蜜韵兰香,春芽独秀”的金奖字样。陈建国从广东赶回来,握着李伟的手:“李老师,我又带来了好消息,我联系了广东的学校,他们会组织学生来这里开展研学活动,每年至少1000人。”

“太好了!”李伟激动地说,“这样咱们的茶旅融合就更完善了,游客来采茶、制茶、吃茶味美食,还能学茶文化知识。”她指着基地里的乡情馆,“这里面有秦大爷家的老茶篓,陈叔家的旧茶籽袋,都是龙鼻嘴村的历史。”

陈建国走进乡情馆,看到墙上挂着的老照片,眼泪瞬间涌了上来。照片里,年轻的秦大山和他的父亲在茶园里采茶,旁边是瘦弱的小建国,手里攥着半片茶饼。“这张照片,我家里也有一张,是我娘拍的。”他抹了把脸,从口袋里掏出个旧茶籽袋,“当年我走的时候,秦大爷塞给我的,说‘茶籽落地就发芽,啥时候想回都有根’,现在终于回来了。”

晚上,春芽团队在基地前的广场上举办篝火晚会。村民们围着篝火唱歌跳舞,春芽宝宝被抱在怀里,跟着音乐拍手。李伟和沈亦舟坐在旁边,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心里格外踏实。

“你看,”沈亦舟指着篝火旁的村民,“他们的笑容,就是咱们努力的意义。”李伟点点头:“是啊,从一开始的几个人,到现在的全村人,从粉丝的爱心,到乡贤的回归,咱们的春芽茶园,已经成了大家的精神支柱。”

周小雨举着直播架,对着镜头说:“家人们,春芽茶园的故事还在继续。明天,咱们的春芽茶就要正式上市了,官网和线下门店同步销售,前100名下单的粉丝,赠送采茶体验券一张!”订单后台立刻开始跳动,十分钟就卖出了500斤。

篝火晚会开到深夜,村民们渐渐散去,只留下李伟和沈亦舟坐在茶园旁。月光洒在茶苗上,泛着淡淡的银光,山泉在水渠里流淌,“哗啦啦”的声音像是在歌唱。“明年,咱们再扩大500亩茶园,建自己的加工厂,”李伟抓起一把泥土,“让春芽茶走出国门,香遍世界——就像当年咱们在暴雨里说的那样。”

沈亦舟从布包里掏出两块茶木镇纸,上面刻着“春芽同路”,边缘被岁月磨得光滑——用两人创业时种的第一棵老茶树枯枝做的。他递一块给李伟:“这是我找老木匠做的,当年你把唯一的厚棉袄让给我,自己冻得嘴唇发紫;我发高烧,你背着我走十几里山路去卫生院,这些事我都记着。”镇纸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以后咱们一起守护春芽茶园,守着这群人。”

李伟接过镇纸,指腹抚过深浅不一的刻痕,忽然想起那个雪夜——两人挤在漏风的棚屋里,就着煤油灯烤冻硬的馒头,沈亦舟把仅有的咸菜都推给他。眼角的湿意被晚风一吹,凉丝丝的却格外舒服。他知道,这镇纸不仅是信物,更是责任。在这片充满生机的红壤上,他将和沈亦舟一起,和所有热爱春芽茶园的人一起,守护着这份希望,直到春芽茶香飘四海,誉满天下。

第二天一早,春芽茶正式上市。村口的门店前排起了长队,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都想尝尝金奖春芽的味道。晓茶拿着计算器,忙得不可开交:“李老师,线上线下销售额已经突破200万元了!”

李伟站在门店前,看着来来往往的游客,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沈亦舟走到他身边,递给她一杯刚泡好的春芽茶:“尝尝,这是咱们自己的茶。”李伟接过茶杯,抿了一口,茶的清香在舌尖散开,带着山泉水的清甜和阳光的温暖——那是他和沈亦舟,还有全村人、全国粉丝一起种出来的味道。

就在这时,周小雨的手机响了,是外交部的电话:“李老师,我们收到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邀请函,他们想邀请春芽茶园作为‘全球生态农业典范’,去罗马参加交流活动,展示你们的种植模式和爱心故事。”

“真的?”李伟激动得声音都抖了,“我们一定去!”挂了电话,他转身一把按住沈亦舟的肩膀,声音里满是哽咽:“家人们,咱们的春芽茶园要走向世界了!”沈亦舟用力点头,手里的茶木镇纸被攥得发烫,八年风雨同舟的默契,都在这一眼里。

欢呼声在龙鼻嘴村回荡,传到了茶园里,传到了水渠边,传到了每一个充满希望的角落。春芽宝宝被抱在怀里,小手指着远处的茶山,咿咿呀呀地说着什么。秦大山笑着说:“他是在说,春芽茶要香遍全世界。”

阳光洒在茶园里,新栽的茶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晃,像是在为这个崭新的开始欢呼。春芽茶园的故事,还在继续,而这一次,它将带着中国农民的智慧,带着全国粉丝的爱心,飞向更远的地方,书写更辉煌的篇章。

在这片充满生机的红壤上,春芽茶的清香将永远飘荡,春芽人的故事将永远流传。因为每一份爱心都不会被辜负,每一个梦想都值得被守护,每一颗种子都将在希望的土壤里,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