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一枪定山河 > 第74章 黑松林大营

一枪定山河 第74章 黑松林大营

作者:狐狸小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0 16:07:56

黑松林大营的辕门外,两尊木质拒马桩横在路中,桩尖淬过桐油,泛着深褐色的光。守营的哨兵身披玄色皮甲,手中长枪斜指地面,枪尖映着晨光,亮得刺眼 —— 即便知道来者是己方将领,他们依旧保持着十足戒备,眼神锐利地扫过吴远身后的秦正。

“吴将军!口令!” 左侧哨兵见是吴远,立刻拱手行礼,却未完全放松警惕,目光仍停留在秦正那身沾着灶灰的粗布短打上。

“定山河。”吴远抬手示意,声音沉稳:“这位是隆兴府提点刑狱副使秦正秦大人,身负城内布防机密,特来求见周节度使。你速去中军帐通报,就说吴远带秦副使到了。”

“是!” 哨兵不敢耽搁,转身快步往大营深处跑去,皮甲摩擦的声响在晨风中格外清晰。秦正站在一旁,悄悄打量着辕门内外 —— 营墙上插着 “周” 字大旗,旗面虽有些许褶皱,却被风吹得猎猎作响;墙下每隔十步就有一名哨兵,站姿如松,不见半分懈怠,比隆兴府内那些散漫的金军强了何止十倍,他心里先松了半口气。

吴远对秦正做了个 “请” 的手势,两人并肩走进大营。刚过辕门,一股肃杀却又规整的气息扑面而来 —— 左侧的空地上,数百名步兵列成整齐的方阵,正随着校尉的号令操练,“喝!哈!” 的呐喊声震得地面微微发颤。士兵们步伐一致,甲片碰撞的声响连成一片,没有半个人拖沓;方阵前方的小旗手虽年纪不大,却腰杆挺得笔直,手中令旗挥得精准有力。

“这…… 这是背嵬军的列阵之法!” 秦正猛地停下脚步,眼中满是震惊。他曾在临安见过老禁军操练,却从未见过如此严整的阵型 —— 即便是隆兴府未破时,府衙的厢军也远不及这般气势。

吴远侧头看他,嘴角带着一丝自豪:“秦副使好眼力。咱们军中不少弟兄是岳家军旧部,这套列阵之法,是主公亲自传下来的,每日必练,风雨不辍。”

两人继续往前走,右侧的弓兵训练场更让秦正心惊。数十名弓兵单膝跪地,手中长弓拉成满月,箭头齐刷刷对准远处的草人靶心。“放!” 校尉一声令下,箭矢如暴雨般射出,大半都射中了草人的心口位置。更难得的是,射完箭的弓兵没有丝毫慌乱,迅速从箭囊抽箭、搭弦、拉弓,动作连贯如行云流水,显然是经过千锤百炼。

再往深处,便是军械营的驻地。八尊霹雳炮整齐地排在木架上,炮身擦得发亮,几名军械兵正拿着麻布擦拭炮口,旁边的木桌上摆着修好的箭矢和枪头,分类码放得一丝不苟。不远处的粮草堆成了小山,每堆粮草上都插着木牌,写着 “大米”“面粉”“腊肉” 的字样,还有士兵拿着账本核对数量,账实相符后才在本子上画勾。

秦正看着这一切,眼眶渐渐发热。他想起隆兴府内的景象 —— 金军抢完粮食就随意丢弃,军械扔得遍地都是,士兵们要么喝酒要么劫掠,哪有半分军队的样子?可眼前的宋军,哪怕是擦炮、记账这样的小事,都做得如此认真,这样的军队,怎么会打不赢金军?

“秦副使,咱们该往中军帐去了。” 吴远的声音将秦正从思绪中拉回。秦正深吸一口气,用力点了点头,此刻他脸上的灶灰早已被汗水冲开几道印子,却顾不上擦拭 —— 他原本还担心周节度使的军队只是徒有虚名,此刻见了这军容,所有疑虑都烟消云散,只剩下激动和敬佩。

他悄悄摸了摸怀里的布防图,那卷用油纸包着的图纸,此刻仿佛有了千斤分量。这不仅是隆兴府的布防机密,更是城内百姓的希望 —— 有这样严整的军队,有周节度使这样的主将,何愁不能收复隆兴府?何愁不能把金军赶出江南西路?

两人穿过操练的士兵,朝着大营中央的中军帐走去。沿途的士兵看到吴远,都会停下手中的活计,拱手行礼,眼神中满是敬重;看到秦正,虽有好奇,却没有一人随意指指点点,只在吴远点头示意后,便继续专注于自己的事。

秦正跟在吴远身后,脚步越来越坚定。他知道,接下来与周节度使的会面,将是改变隆兴府命运的关键。而他,定要将城内的情况尽数告知,助周节度使早日破城,让百姓重见天日。中军帐的轮廓渐渐清晰,帐前的 “周” 字大旗在晨光中愈发醒目,秦正的心中,燃起了从未有过的希望之火。

中军帐的门帘刚被掀开,周羽收到禀报后,便带着众人快步往外走。军师走在周羽身侧,手中握着把折扇,一边快步随行,一边低声向众人介绍秦正的来历。

“主公,诸位将军,这秦正可不是寻常文官。” 军师折扇轻晃,声音里带着几分赞赏,“他本是进士,出身书香门第,一手文章写得极好,原本该在翰林院供职,做个清贵文官。可十年前金军南下,边境告急,他愣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递了奏折,说‘文不能安邦,便以武卫道’,主动请辞投笔从戎,去了淮东前线。”

周羽脚步微顿,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期待:“哦?书生弃文从武,倒有几分风骨。他在前线可有实绩?”

“实绩着实不少。” 军师点头,语气更显郑重,“他在淮东跟着老将军练兵法、学布阵,没半点书生的娇气,寒冬腊月跟着士兵一起扎营,酷暑天也亲自巡查防线。有次金军偷袭粮道,他带着三百乡勇,用疑兵之计把两千金兵骗得团团转,硬生生护住了粮车 —— 那仗打得,连老将军都夸他‘有勇有谋,不输老将’。”

王猛扛着狼牙棒,瓮声瓮气地插了句:“能让老将军夸的人,定不是只会耍嘴皮子的!就是不知道这书生出身的,能不能扛住硬仗?”

“王将军放心,秦正的硬气,在官场也是出了名的。” 军师笑着解释,“后来他从边境调回江南,按功绩本该升任正四品通判,可他性子太直,既不跟权贵攀附,也不给上司送礼。有次按察使暗示他‘意思意思’,他倒好,直接递了份弹劾贪腐的折子,把人得罪个透,最后只得了个从五品的提点刑狱副使,在隆兴府一待就是三年。”

赵虎摸了摸剑柄,咧嘴笑道:“好个硬骨头!就冲这不送礼、敢得罪人的劲儿,咱就该跟他好好聊聊!”

周羽听着,嘴角渐渐勾起笑意,脚步也加快了几分:“既有文才,又通武略,还守得住本心,这样的人,能在隆兴府危难时仍心念抗金,实属难得。今日能得见,倒是我等的幸事。”

说话间,众人已走到营门方向,远远能看到吴远正陪着一个穿着粗布短打的身影往这边来 —— 正是刚卸下伪装、眉宇间仍带着几分书卷气的秦正。军师停下话头,对周羽拱手道:“主公,前面该是秦正到了。”

周羽点点头,目光落在那道身影上,眼中的期待更甚,抬手示意众人稍候,准备亲自上前相迎。

秦正跟着吴远刚走到营中大道,抬眼便见前方一群人立在中军帐外 —— 为首者身着银灰嵌黑纹的节度使袍,腰束玉带,面容朗俊,眉宇间既有将帅的沉稳威严,又含待人的温和笑意,正是他一心想见的周羽。身后跟着的几人也各有气度,军师手持折扇,王猛扛着玄铁狼牙棒,赵虎按剑而立,个个目光有神,显然都是军中核心。

秦正脚步猛地顿住,眼中满是意外,随即涌上浓烈的感动。他本是遭排挤的从五品副使,如今弃城而来,不过是个 “避难的官员”,却没想到周羽会亲自出帐相迎,连帐外值守的士兵都屏息而立,可见这份礼遇有多厚重。他下意识地拢了拢身上还没换的粗布短打,指尖因激动微微发颤,先前在隆兴府忍下的委屈、抗金的孤勇,此刻竟有些按捺不住。

周羽已快步上前,目光落在秦正身上 —— 见他虽衣着朴素,却身姿挺拔,面容清瘦却眼神亮堂,眉宇间藏着书生的儒雅,又透着武将的坚毅,与军师描述的 “投笔从戎、刚正不阿” 全然吻合。周羽主动伸出手,声音温和却有力:“这位便是秦副使吧?久闻你弃文从武守边境,又在隆兴府逆势抗金,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秦正连忙躬身行礼,双手微微颤抖地扶住周羽的手,声音带着几分哽咽:“下官秦正,拜见周节度使!不过是做了分内之事,却劳节度使亲自出迎,实在受宠若惊!”

“抗金之事,无分大小,有心便是大功。” 周羽拍了拍他的手背,转头对身侧的吴远笑道,“吴将军,快为秦副使介绍下诸位弟兄。”

吴远上前一步,先指了指手持折扇的军师:“秦副使,这位是咱们军中的军师,足智多谋,主公的许多战术都出自他手。”

军师笑着拱手,折扇轻摇:“秦副使‘文不能安邦便以武卫道’的气魄,在下早有耳闻,今日一见,幸甚。”

接着指向扛着狼牙棒的王猛:“这位是王猛将军,擅使玄铁狼牙棒,冲锋陷阵从不含糊。”

王猛咧嘴一笑,狼牙棒往地上轻轻一顿,震得地面微颤:“秦副使是个硬骨头,咱佩服!以后打金狗,咱多搭伙!”

吴远又指了指按剑的赵虎:“赵虎将军,擅使宝剑,还管着军中斥候,清水渡的拒马桩就是他带人布的,心思细得很。”

赵虎摸了摸剑柄,爽朗道:“秦副使敢弹劾贪腐、硬抗金狗,这性子咱喜欢!以后有啥要查的、要守的,尽管找咱!”

随后是李岩 —— 他身着青布长衫,气质沉稳:“李岩,在军中管军械。” 李岩说话条理清晰,眼神温和,透着文官的细致。

最后是刘星,他背着那把裂石弓,箭囊里的箭矢整齐排列,面容虽显内敛,眼神却锐利:“刘星,管军中弓箭手,前几日斩杀石抹铁哥,侥幸得手。秦副使若知晓金军箭手部署,还望指点。”

秦正一一拱手回礼,见众人或爽朗、或沉稳、或锐利,却无一人有半分倨傲,更显周羽治军严明、待人宽厚。他心中最后一丝顾虑也烟消云散,只觉浑身都有了力气 —— 跟着这样的主公、这样的弟兄,何愁金狗不灭,何愁家国不兴?

周羽见众人打过招呼,便侧身抬手,对秦正笑道:“秦副使一路辛苦,帐内已备了热茶,咱们进帐细谈隆兴府的事,如何?”

秦正连忙应道:“全听节度使安排!”

周羽点点头,带着秦正往中军帐走去,军师、吴远等人紧随其后。帐帘被士兵轻轻掀开,暖黄的光从帐内透出,映着众人的身影,一场关乎隆兴府破城的重要商议,即将开始。

中军帐内暖意融融,正中案几上摆着热茶,蒸腾的水汽模糊了案上摊开的隆兴府外围地形图。周羽邀秦正坐在左侧首位,自己与军师分坐两侧,王猛、赵虎等人按序立于案旁,目光皆落在秦正手中那卷用油纸层层包裹的布防图上。

秦正小心翼翼展开油纸,一张泛黄的麻纸布防图缓缓铺在案上 —— 纸上用炭笔清晰标注着隆兴府四门、粮仓、军械库的位置,甚至连金军巡逻队的换防时间都用小字写在角落,边角因反复折叠泛着毛边,却处处透着细致。他指尖按在图上 “府衙” 位置,沉声道:“周节度使,诸位将军,隆兴府内金军眼下总兵力六千三百余人,四门各驻一千二百人,府衙周边留一千五百人做机动,另有三百人专司搜刮粮草、看守俘虏。”

“六千多?” 王猛扛着狼牙棒往前凑了凑,粗声问道,“上次清水渡咱们杀了他们一千多,怎么还剩这么多?是完颜拔离速又调兵了?”

“正是。” 秦正点头,指尖移到北门方向,“完颜拔离速怕咱们攻城,半个月前从周边县城调了两千援兵,不过这些援兵多是临时征召的乡勇,战斗力远不如之前的精锐。更关键的是,他们粮草已不多 —— 城南粮仓原本能撑一月,可前些日子被咱们城内弟兄偷偷烧了一半,现在顶多还够十日。”

“好!” 赵虎按剑而笑,“粮草不够,金狗必慌!那明日他们要攻咱们黑松林大营,是真的?”

秦正抬眼看向赵虎,语气肯定:“千真万确。昨夜我在陋屋议事时,恰好听到金军巡逻队闲聊 —— 完颜拔离速手下将领完颜骨刺,今早主动请战,要带两千人明日辰时攻咱们大营,说要‘踏平宋营,夺回粮草’。这完颜骨刺是完颜拔离速的族侄,性子急躁,惯用长刀,手下那两千人多是之前没上过前线的援兵,他想靠这仗立威。”

军师折扇轻敲掌心,目光落在图上 “西门” 标注处:“秦副使,金军若倾两千人攻大营,城内四门兵力会不会空虚?你说的‘城内弟兄’,眼下能调动多少人手?”

提到自己人,秦正眼中多了几分亮色,指尖划过图上几处不起眼的巷子标记:“回军师,城内弟兄分两拨 —— 一拨是原府衙的人手,包括捕头赵刚带的五十名捕快、巡检李茂的八十名巡检兵,还有主簿王砚管着的二十名文书,这些人都有兵刃,熟悉城内街巷;另一拨是城郊二十三个里正牵头的百姓,每个里正能召集十几到二十人不等,多是猎户、工匠,虽没正经练过武,却懂些拳脚,能用锄头、柴刀当武器,算下来总共三百六十余人。”

“三百多人?” 李岩握着文书上前一步,温和问道,“秦副使,这些弟兄眼下藏在何处?会不会被金军察觉?粮草和兵刃够不够?”

“李将军放心。” 秦正语气从容,“赵刚的捕快藏在城北破庙,李茂的巡检兵混在城郊农户家,百姓弟兄则分散在各街巷,平日里该种田种田、该做买卖做买卖,只在夜间悄悄联络。兵刃方面,咱们偷偷藏了两百把朴刀、五十张短弩,粮草靠百姓接济,暂时够用。而且金军现在一门心思防着咱们攻城,倒没怎么查城内百姓,只要咱们不主动暴露,绝不会出问题。”

刘星背着裂石弓,一直静静听着,此时忽然开口:“秦副使,金军箭手多部署在哪些位置?明日若他们攻大营,城内箭手会不会支援?”

“箭手多在四门城楼。” 秦正指尖点在四门城楼标记上,“每个城楼有五十名箭手,不过箭簇已不多 —— 咱们之前截过他们的箭支运输队,现在他们每支箭都得省着用。明日完颜骨刺攻大营,城内箭手大概率不会动,一来城楼需人守,二来完颜拔离速怕咱们趁机攻城,不敢轻易调城楼兵力。”

周羽一直静静听着,指尖轻轻摩挲着案边,此时终于开口:“秦副使,你说的这些,可有遗漏?比如金军军械库的情况,或是完颜拔离速的后续打算?”

“军械库在东门内,守兵三百人,里面有两百把长刀、五十副盔甲,还有少量弩箭,不过门锁是特制的,咱们暂时没法打开。” 秦正补充道,“至于完颜拔离速的打算,我听他手下人说,若明日完颜骨刺胜了,他就趁势攻咱们外围;若败了,他可能会弃城逃往北边,毕竟粮草不够,他耗不起。”

话音落,帐内一时静了下来,众人目光皆落在案上的布防图上—— 金军兵力、粮草、明日动向,城内可用力量、布防弱点,此刻尽数清晰,一场围绕隆兴府的破敌之策,已隐隐有了方向。秦正看着众人若有所思的神情,心中安定 —— 他知道,这些情报定能帮周节度使制定出破城良策,隆兴府的百姓,终于要等来了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