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的影视城门口,二十辆满载拍摄设备和服装道具的卡车整齐排列,车身上贴着《宫墙雪》的剧组标识,在晨雾中格外醒目。苏锦汐穿着轻便的冲锋衣,手里拿着拍摄计划表,正逐一核对设备清单 —— 这次转场拍摄 “平定边境叛乱” 的戏份,需要携带大量盔甲、兵器和特效设备,任何一样遗漏都可能影响拍摄进度。
“锦汐,别太紧张,所有设备都已经检查过三遍了,不会有问题的。” 陆瑾珩走过来,将一杯热豆浆递到她手里,语气温柔。他穿着黑色户外服,头发束在脑后,少了几分导演的严肃,多了几分干练。
苏锦汐接过豆浆,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心里的紧张缓解了几分:“我不是担心遗漏,是担心张敏会搞破坏。之前她连‘抄袭’的谣言都能造出来,这次我们转场,她肯定不会轻易放过我们。”
话音刚落,道具组的老吴突然匆匆跑过来,脸色慌张:“苏编剧,陆导,不好了!负责运输盔甲和兵器的三号卡车,轮胎被人扎破了,车厢里的几件关键盔甲还被划坏了!”
苏锦汐的心瞬间沉了下去,快步跑到三号卡车旁。只见卡车的四个轮胎都被扎出了密密麻麻的小洞,车厢里的几套重型盔甲,胸前的花纹被划得乱七八糟,根本无法用于拍摄。
“肯定是张敏干的!” 苏锦汐的语气里满是愤怒,“她知道‘平定边境叛乱’的戏份对整部剧有多重要,故意破坏设备,想让我们无法按时拍摄!”
陆瑾珩蹲下身,检查了一下轮胎上的洞和盔甲上的划痕,眼神冷了下来:“轮胎上的洞是用特制的刀片扎的,盔甲上的划痕是用锋利的匕首划的,手法很专业,应该是张敏雇佣的人干的。不过,她还是低估了我们的准备。”
他站起身,对身后的助理说:“立刻联系备用轮胎供应商,让他们半小时内送四个新轮胎过来。另外,通知服装组的王姐,让她带着备用盔甲和修补工具赶来,我们就在这里修补盔甲,不耽误转场时间。”
“好的,陆导!” 助理立刻拿出手机,开始联系供应商和王姐。
苏锦汐惊讶地看着陆瑾珩:“你早就料到张敏会搞破坏,所以准备了备用设备?”
“嗯。” 陆瑾珩点头,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之前她多次针对我们,我不得不做好准备。备用轮胎和备用盔甲都是我特意安排的,就是为了防止她在转场途中搞破坏。”
苏锦汐心里满是感动,靠在他肩上:“还好有你,不然这次我们真的要完蛋了。”
“我们是一起的,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一起面对。” 陆瑾珩轻轻抱了抱她,“现在先别担心,我们一起修补盔甲,争取尽快出发。”
半小时后,备用轮胎和王姐都准时赶到。苏锦汐和王姐一起,拿出针线和皮革,开始修补被划坏的盔甲。她在农家世界学过皮革修补技巧,手指灵活地穿梭在盔甲的缝隙中,原本被划坏的花纹,在她的手下逐渐恢复原貌,甚至比之前更精致。
陆瑾珩则指挥着工作人员更换轮胎,动作迅速而有序。不到一个小时,三号卡车就恢复了原样,所有设备都重新装车完毕。
“好了,出发!” 陆瑾珩一声令下,二十辆卡车浩浩荡荡地驶离影视城,朝着数百公里外的影视基地驶去。
一路上,苏锦汐坐在陆瑾珩的车里,手里拿着《宫墙雪》的拍摄脚本,反复琢磨着 “平定边境叛乱” 的戏份。这场戏是全剧的**,讲述了沈凝华在边境危机时,主动请缨前往边境,凭借智慧和勇气,团结边境军民,击退外敌的故事,不仅要展现宏大的战争场面,还要突出沈凝华的领导力和家国大义。
“我总觉得,这场戏的情感张力还不够。” 苏锦汐皱着眉头,指着脚本上的一段情节,“沈凝华在城楼上鼓舞士气的台词,虽然很有气势,但少了点能打动人心的细节。比如,她可以提到自己在冷宫里的经历,告诉士兵们‘绝境也能重生’,这样既能引发士兵的共鸣,又能呼应之前的剧情,让人物更丰满。”
陆瑾珩接过脚本,仔细看了看,点头赞同:“你的想法很好。我们可以在沈凝华的台词里,加入‘我曾在冷宫里挣扎求生,深知绝境的滋味,但只要我们不放弃,就一定能看到希望’这样的句子,再配合她眼神里的坚定,肯定能打动观众。另外,我们还可以在战争场面中,加入一些小人物的细节,比如一个年轻的士兵,从害怕到勇敢的转变,通过他的视角,展现战争的残酷和沈凝华的领导力。”
苏锦汐眼前一亮,立刻拿出笔,在脚本上修改起来。两人边讨论边修改,不知不觉,车子已经驶入了影视基地的范围。
影视基地坐落在群山环抱中,这里有大片的草原和仿古建筑,非常适合拍摄古代战争戏。剧组的工作人员们立刻开始忙碌起来,搭建拍摄场景、调试特效设备、整理盔甲兵器,整个基地一片繁忙的景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