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酒店落地窗,在实木书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苏锦汐坐在桌前,面前摊开着《宫墙雪》的剧本,指尖在 “朝堂对峙” 戏份的台词上反复划过,眉头却越皱越紧 —— 这段戏里,沈凝华揭穿柳如烟阴谋的台词总觉得不够有力,既想体现女主的智慧,又想保留反派的挣扎,可无论怎么修改,都找不到平衡点。
“又在琢磨台词?” 陆瑾珩端着两杯热牛奶走过来,将其中一杯放在她手边,目光落在剧本上,“这段‘证据对峙’的戏,你是不是觉得台词太直白,少了点反转的惊喜?”
苏锦汐抬头,眼里满是惊讶:“你怎么知道?我总觉得沈凝华直接拿出密诏太突兀,可要是不拿,又没法揭穿柳如烟的阴谋,不知道该怎么调整才好。”
陆瑾珩坐在她身边,拿起钢笔在剧本上圈出几个关键情节,语气耐心:“这就是剧本创作里的‘节奏把控’问题。你可以在沈凝华拿出密诏前,加一段‘伪证误导’—— 比如柳如烟提前伪造了沈凝华通敌的信件,当众宣读时,沈凝华没有立刻反驳,反而顺着她的话承认‘信件是真的’,就在所有人以为沈凝华要认罪时,她再拿出密诏,揭露信件里的暗号其实是外戚谋反的密码,这样一来,反转感就出来了,还能突出沈凝华的沉着冷静。”
苏锦汐眼前一亮,拿起笔快速记录:“这个思路太好了!我之前只想着怎么‘揭穿’,却忘了用‘误导’来铺垫情绪。还有,柳如烟被揭穿后的反应,我想让她从‘嚣张’变成‘崩溃’,但又怕转变太生硬,该怎么设计细节?”
“这就要用到‘人物弧光’的塑造技巧了。” 陆瑾珩翻到柳如烟的人物小传,“你之前写柳如烟的童年是‘被外戚收养,从小被灌输 “只有权力才能自保” 的观念’,可以在她崩溃时,让她喊出‘我只是想活下去’,再穿插一个她小时候被欺负的闪回镜头,既解释了她黑化的原因,又让角色多了几分可怜,不会显得扁平。”
他边说边在剧本旁画了个简单的分镜:【特写:柳如烟的指甲掐进掌心,眼泪混着恨意滑落】【闪回:童年柳如烟缩在墙角,被其他贵族小姐扔石头】【台词:“我从小就知道,不踩着别人,就会被别人踩死!”】。每一个细节都精准戳中角色的核心,让苏锦汐瞬间明白 “立体人物” 该如何塑造。
“原来如此!” 苏锦汐兴奋地修改起来,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我还可以在闪回后,让沈凝华说一句‘活下去的方式有很多,不是只有害人这一种’,既回应了柳如烟的执念,又升华了‘女性成长’的主题,对吧?”
陆瑾珩笑着点头,揉了揉她的头发:“没错,这就是‘主题呼应’的技巧。剧本里的每一句台词、每一个情节,都要围绕核心主题展开,不能偏离。就像《宫墙雪》的核心是‘女性成长’,所以沈凝华的每一次反击,都应该是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而不是依赖男性角色的帮助。”
两人就这样边讨论边修改,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苏锦汐看着修改后的剧本,心里满是成就感 —— 原本生硬的情节变得流畅,扁平的角色变得鲜活,连台词都多了几分感染力。她抬头看向陆瑾珩,眼里满是崇拜:“你也太厉害了吧!这些剧本创作技巧,你怎么懂这么多?”
“之前在星际世界拍宣传纪录片时,跟着专业编剧学过一点。” 陆瑾珩轻描淡写地解释,其实他是特意为了帮苏锦汐,提前在系统商城兑换了 “剧本创作指南”,还结合了自己在多个世界的叙事经验,“下午没拍摄,我带你去见个老朋友,他是业内知名的编剧,说不定能给你更多启发。”
苏锦汐惊喜地答应:“好啊!我正好有很多关于‘权谋线与感情线平衡’的问题想请教。”
下午两点,陆瑾珩带着苏锦汐来到一家古色古香的茶馆。刚走进包厢,就看到一个穿着灰色中山装的老人坐在茶桌旁,手里拿着一本线装书,正是国内知名编剧周明 —— 他写过《大明风骨》《巾帼丞相》等多部爆款古装剧,尤其擅长 “权谋 女性成长” 题材。
“周老,好久不见。” 陆瑾珩走上前,笑着打招呼。
周明放下书,目光落在苏锦汐身上,眼里满是温和:“这位就是你说的《宫墙雪》编剧吧?我看过你修改后的剧本片段,写得很不错,尤其是沈凝华在冷宫里用米汤写密信的情节,细节很到位。”
苏锦汐有些受宠若惊,连忙坐下:“周老您好,我是苏锦汐。您过奖了,我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今天特意来向您请教。”
“不用客气,年轻人有才华,值得鼓励。” 周明给两人倒上茶,“你想问什么问题,尽管说,我们一起探讨。”
苏锦汐拿出剧本,翻到 “祭祀大典” 的戏份:“周老,我想请教您,怎么平衡权谋线和感情线?我怕加太多沈凝华和萧景渊的互动,会削弱权谋线的紧张感,可要是不加,又怕两人的感情太突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