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望洋山的滩头阵地刚被第一营稳固,山腰间便传来密集的枪声。宋虎登上临时构筑的土垒,举起望远镜望去,只见两百余名欧洲籍葡萄牙士兵依托炮台残垣,组成了一道松散的防线。他们身着深蓝色军装,手中的前装击发枪与燧发枪交替开火,铅弹呼啸着掠过沙滩,打在工事的木桩上溅起木屑。
“这些洋鬼子倒还有些骨气!”宋虎冷笑一声,抽出腰间佩刀直指前方,“第一营,成散兵线展开!机枪组抢占左侧高地,给我把他们的火力压下去!”
二十七个“凤羽”机枪小组迅速行动,四名士兵一组默契配合,射手架枪、装弹手上弹、观测员校准方向,护卫举枪瞄准,动作行云流水。随着组长一声令下,27挺机枪同时开火,每分钟五千四百发的射速形成密集的火力墙,如同金黄色的风暴席卷向葡萄牙士兵的防线。
葡萄牙士兵的燧发枪每分钟仅能射击一发,前装击发枪也不过三发,在“凤羽”机枪的压制下,他们根本抬不起头。一名士兵刚要探出枪管装填弹药,便被数发铅弹击中胸膛,鲜血瞬间染红了军装,直挺挺地倒在残垣后。防线缺口迅速扩大,士兵们纷纷向后退缩,躲进东望洋炮台的残破墙体后寻求掩护。
“炮兵就位!装填榴霰弹!”宋虎高声下令。随第一营登陆的三门“虎啸二式”后装炮已架设完毕,炮手们迅速将榴霰弹推入后膛,转动断隔螺纹炮闩闭锁。瞄准手通过象限仪校准角度,将炮口对准炮台残垣的缝隙。
“放!”
三声巨响震耳欲聋,榴霰弹带着尖锐的呼啸飞向目标,在葡萄牙士兵聚集的区域上空炸开。数百枚铅丸如雨点般落下,穿透残破的墙体,将藏在后面的士兵打得惨叫连连。一名葡萄牙军官试图组织反击,挥舞着佩剑大喊,却被一枚铅丸击中咽喉,当场毙命。
“冲锋!”宋虎挥刀向前,第一营的士兵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出工事,手中的“龙吟1864式”后装枪不断射击,每分钟十发的射速让他们无需刻意瞄准,只需保持火力压制。士兵们交替掩护前进,有的卧倒射击,有的快速跃进,很快便逼近了炮台残垣。
一名葡萄牙士兵从墙体后冲出,刺刀直刺向冲在最前的大新士兵。那士兵侧身躲过,同时拉动枪机,一发子弹精准命中对方腹部,随后顺势装上刺刀,将其彻底解决。类似的近身搏斗在炮台各处上演,葡萄牙士兵虽然悍勇,却在射速与战术的双重碾压下节节败退。
仅用二十分钟,东望洋炮台便被完全占领。宋虎踏着满地的弹壳与碎石走上炮台顶端,看着远处澳岛中部的大炮台,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此时,传令兵匆匆跑来:“团长!第二营传来捷报,望厦炮台已攻克,残余雇佣兵正向市区逃窜!”
宋虎点头,随即下令:“传我命令,第二营清剿望厦炮台残敌,第三营随我向大炮台推进!务必在日落前拿下澳岛核心据点!”
大炮台位于澳岛中部,菱形棱堡在阳光下泛着青灰色的光。尽管海军炮火已将其外墙炸出多个缺口,但残存的葡萄牙炮兵仍在负隅顽抗,三十余门未被摧毁的前装炮断断续续地发射,试图阻挡大新军队的推进。
“炮兵压制!目标棱堡缺口!”宋虎下令。三门“虎啸二式”后装炮调整角度,发射实心穿甲弹。炮弹呼啸着击中棱堡,本就残破的墙体轰然倒塌,扬起漫天尘土。一名葡萄牙炮手刚要装填炮弹,便被飞溅的石块砸中,当场昏死过去。
“机枪手掩护,步兵迂回!”宋虎挥手示意。两个步兵连迅速向炮台后侧移动,依托地形掩护,避开正面炮火。他们携带的炸药包被牢牢捆在木桩上,当靠近炮台后侧的弹药库入口时,一名士兵点燃导火索,迅速撤离。
“轰隆!”一声巨响,弹药库入口被炸开一个大洞,浓烟滚滚而出。炮台内的葡萄牙炮兵见状,知道大势已去,纷纷放下武器,高举双手走出棱堡投降。宋虎走进炮台时,看到地上散落着断裂的炮管与烧焦的弹药箱,几名被俘的炮兵垂头丧气,眼中满是绝望。
攻克大炮台后,大新主力转向澳岛市区。此时的市区已陷入混乱,葡萄牙军溃散成小股势力,欧洲籍士兵大多藏匿在民居或商铺内,本地雇佣兵则手持火绳枪与克力士剑,在街巷中四处逃窜,甚至有部分人趁乱劫掠百姓财物。
“按街区清剿!不留任何残敌!”宋虎下令。士兵们分成若干小队,逐街逐巷进行搜索。一名本地雇佣兵手持克力士剑从巷口冲出,试图袭击小队侧翼,却被一名大新士兵用后装枪当场射杀,剑刃落地发出清脆的声响。
在一处商铺内,十余名欧洲籍士兵负隅顽抗。他们依托柜台构筑简易防线,不断向外射击。小队组长当机立断,下令机枪手架枪压制,同时让两名士兵绕到商铺后侧,从窗户投掷手榴弹。“轰隆”一声,柜台被炸毁,藏在后面的士兵死伤过半,剩余人员不得不缴械投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