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河谷边的秘密:火种守护与文明微光
火光里的新生
自从火在部落中稳定燃烧,族里的日子像是被注入了新的活力。夜幕降临时,跳动的火堆不仅驱散了黑暗中野兽的嚎叫,更成了族人聚集的中心。烤得滋滋作响的兽肉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油脂滴落在火中,溅起一串串金黄的火星。人们围坐火边,脸上终于褪去了往日的愁苦,漾起了久违的笑容。孩子们更是雀跃不已,总缠着阿燧,叽叽喳喳地吵着要看他敲燧石取火的神奇过程。
阿燧成了部落里当之无愧的英雄。每当他拿出两块燧石,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轻轻一碰,“嚓”的一声迸出火星时,孩子们总会发出一阵欢呼。可阿燧的眉头却时常微蹙,他并未因眼前的赞誉而满足。他清楚地知道,敲燧石取火虽比守着天然火种等待要可靠得多,却仍有难以克服的缺陷:有时连续敲十几下,燧石表面只泛起几道白痕,连半点火星都没有;更让人头疼的是,燧石的棱角极易磨损,一旦磨平,便再也敲不出像样的火星,只能换新的石块。
这份隐忧像根细刺,扎在阿燧心头。他总在想,有没有办法让取火变得更稳定、更轻松?
河谷边的探索
这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晨露还挂在草叶上闪烁,阿燧便揣着几块不同的燧石,独自来到了村外的河谷。夏日的河谷一派生机勃勃,岸边的垂柳垂下长长的枝条,如少女的发丝般轻抚着水面;河里的鱼不时跃出水面,溅起的水花在晨光中折射出七彩的光芒,又“扑通”一声落回水中,荡开一圈圈涟漪。
阿燧找了块平整光滑的大石头坐下,这块石头被河水冲刷了不知多少年,表面温润如玉。他掏出怀里的燧石,摊在掌心仔细端详。这些燧石多是灰黑色,有的表面光滑如镜,嵌着几缕白色的条纹,像极了兽骨的纹理;有的则布满密密麻麻的小坑,坑洼里藏着亮晶晶的斑点,在晨光下闪烁着细碎的光。
他拿起两块燧石,试着用不同的角度互相敲打。“嚓——”一声轻响,火星寥寥。换一块,再敲,这次火星稍多了些。阿燧眼睛一亮,索性将所有燧石两两组合,反复试验。他发现,那些表面更粗糙、棱角更尖锐的燧石,敲出的火星总是更密集;而那些被河水浸泡过久、质地偏软的,火星则少得可怜。
阿燧把火星多的燧石挑出来,整齐地摆在一旁,又拿起一块棱角已经磨平的燧石。这块燧石曾立下过汗马功劳,可如今无论怎么敲,都只剩沉闷的撞击声。他望着河岸边被水冲上岸的细沙,忽然有了主意。
他蹲下身,掬起一捧细沙,沙子细腻如粉,攥在手里簌簌往下掉。阿燧将磨平的燧石放在大石头上,蘸着河水,用细沙细细打磨起来。沙粒与燧石摩擦,发出“沙沙”的轻响,细小的石屑随着水流淌走。他磨得格外专注,手臂酸痛了就换一只手,额头上渗出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滴进河里,惊起几只浮游的小虫。
整整一个上午过去,当太阳升到头顶时,那块燧石的边缘终于重新露出了锋利的棱角,在阳光下闪着冷冽的光。阿燧拿起它,与另一块优质燧石轻轻一碰——“嚓!”一串明亮的火星骤然迸发,比之前多了足足一倍。
“原来燧石的棱角竟如此重要!”阿燧恍然大悟,心里像喝了山泉水般畅快。他正想再试,忽然想起昨天敲火时的一个细节:当时不小心用燧石碰到了一块暗红色的石头,那石头硬得很,碰撞的瞬间,迸出的火星竟比平时亮了好几倍,像极了夏夜划过天空的流星。
“那是什么石头?”阿燧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他立刻在河谷边搜寻起来。他扒开岸边的碎石,翻找着河水里被冲刷的石块,手指被尖锐的石头划破了也浑然不觉。终于,在一块被水半淹没的礁石下,他找到了几块拳头大小的暗红色石头——正是昨天碰到的那种!
这石头比燧石更重,表面带着金属般的光泽,用手一摸,冰凉坚硬。阿燧抑制住心跳,拿起一块燧石,对准铁矿石猛地敲了下去。“啪!”一声脆响,火星骤然炸开,如同一簇微型的烟花,不仅数量多,亮度更是敲燧石时的好几倍,刺得人眼睛微微发痛。
阿燧惊喜得差点跳起来。他赶紧从怀里掏出早已备好的干草和干燥的苔藓,铺在石头上,深吸一口气,再次用燧石敲打铁矿石。只听“嚓”的一声,一粒格外明亮的火星精准地落在苔藓上。阿燧屏住呼吸,俯下身,用嘴轻轻一吹——一缕青烟缓缓升起,紧接着,一点橙红的火苗舔舐着苔藓,慢慢燃了起来!
“太好了!这样取火更方便了!”阿燧高兴地拍着手,差点把手里的石头甩掉。他赶紧小心翼翼地把铁矿石和燧石收好,心里盘算着要赶紧回部落,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有了这个方法,部落再也不用为取火发愁了!
不速之客
就在阿燧起身准备离开时,一阵沉重的脚步声从河谷上游传来,伴随着树枝被踩断的“咔嚓”声。阿燧心里一紧,猛地回头——只见邻族的几个猎手正朝这边走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