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 > 第30章 惊变!京畿沦陷与未知的强敌

正当各时空的人们还未从太平天国席卷南方的震撼中缓过神来,天幕的话锋陡然一转,投下了一颗更加令人魂飞魄散的炸弹:

【咸丰十年,当清廷正被南方太平天国及西北、云贵等地起义弄得焦头烂额之际,一支持仅有六七千人的敌军,自天津大沽口登陆,长驱直入,兵锋直指北京!】

“六七千人?!”

“从大沽口……打向北京?!”

“这……这怎么可能?!京畿重地,防卫何在?!”

这消息比太平军北伐更为骇人!太平军毕竟声势浩大,而这支敌军人数如此之少,竟能如入无人之境般逼近京师,其战斗力与清军的无能形成了令人绝望的对比。

天幕的叙述带着一种冰冷的残酷:

【为阻截这支敌军,保卫京师,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集结了三万余满蒙八旗精锐,于北京城东八里桥一带展开决战。】

【然而,战斗结果却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三万余满蒙铁骑几乎全军覆没,血染疆场。而那支敌军,据载仅损失数十人。】

“三万对六千……全军覆没?!”

“敌军……只损失几十人?!”

“这……这是何等恐怖的军队?!是天兵天将吗?!”

八里桥的战报,彻底击碎了所有人对大清武力的最后一丝幻想。曾经纵横天下的满蒙铁骑,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竟如此不堪一击!一种源自绝对力量碾压的恐惧,瞬间攥紧了所有人的心脏。

面对如此绝境,天幕揭示了咸丰皇帝的选择:

【八里桥惨败,京师门户洞开。咸丰皇帝惊惧之下,已无战意,仓促下令,委派恭亲王奕欣留守北京办理善后(实为与敌周旋),自己则带着后妃、皇子及大部分朝臣,以“北狩”为名,逃往热河行宫。】

【北京城,至此沦陷。】

“北京……真的丢了?!”

“皇上……弃都而逃?!”

“先是南京,现在是北京……这大清……”

从顺治到道光的四个时空,陷入了一片死寂般的绝望。南京失守,尚可说是半壁沦丧;北京陷落,皇帝出逃,这几乎已是王朝覆灭的征兆!更何况,夺取京师的,并非他们想象中的百万大军,而仅仅是一支数千人的、身份不明的恐怖敌军!

就在这极致的压抑和恐慌中,天幕抛出了第八个问题:

【大清知识有奖问答第八题:请问清朝廷是如何收复的北京?】

这个问题,像一根微弱的火柴,在无尽的黑暗中擦亮了一丝微光,但随即引燃的是更深的恐惧。

“还能收复?”

“如何收复?靠谁收复?”

“八旗已朽,绿营已废,蒙古铁骑葬送八里桥……难道……”

一个令所有满洲亲贵和皇帝们不寒而栗的可能性浮上心头——曾国藩!湘军!

那支在南方与太平军苦苦缠斗、已膨胀至十八万之众的汉人武装!除了他们,此时的大清,还能倚仗谁去收复京师?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便带来了更深的悖论和恐惧:若是依靠汉人军队收复了京城,那这大清,还是爱新觉罗家的大清吗?届时手握重兵、再造社稷的曾国藩,将成为何等人物?是救时的能臣,还是……新的曹操?

而在道光时空的养心殿,这个问题如同最后的审判,彻底压垮了本就处于极度惊恐中的曾国藩。

“收复北京……湘军……我……”他脑海中瞬间闪过“挟天子以令诸侯”、“黄袍加身”等无数史书上的字眼,巨大的恐惧和足以诛心的压力如同实质的重锤,狠狠砸在他的精神上。他眼前一黑,连一句辩解的话都未能说出,便直接晕厥了过去,重重栽倒在地。

“曾大人!”

“快!传太医!”

殿内顿时一片混乱。道光皇帝看着瘫倒在地的曾国藩,脸色变幻不定,心中既有对其忠诚的最后一丝期望,更有被天幕预言所激起的、难以遏制的猜忌与杀机。

天幕没有让众人久等,直接列出了第八题的四个选项:

【甲、逃到热河的清朝廷对八旗子弟进行了全面动员,只有几千人的敌军,最终放弃了北京而去】

【乙、敌军火烧了圆明园,将北京抢掠一空后而去】

【丙、清朝支付了高达一千六百万两白银以及其他丧权辱国的条件赎回了北京】

【丁、恭亲王奕欣在北京与敌周旋,大义凛然,最终令敌军不战而退,恭亲王因此被封为铁帽子王。】

这四个选项,瞬间在五个时空激起了不同的波澜。

甲选项无疑是最符合从努尔哈赤到道光所有满洲亲贵和八旗子弟内心期盼的。

热河,那是他们入关前的根基之地,是他们想象中的力量源泉!“全面动员八旗子弟”、“敌军放弃”,这画面多么完美!既能洗刷八里桥的耻辱,又能重振八旗雄风!

尽管一些理智者(尤其是从天幕前面的问答中知晓咸丰十一年死期的人)心中存疑——若真能如此顺利,咸丰何至于仓皇北狩,又怎会次年便郁郁而终?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将此视为最渴望看到的结局。

乙选项则让康熙、乾隆、道光这些曾享用或正在享用圆明园奢华的大清皇帝们,感到一阵阵剜心般的疼痛。那倾注了无数心血和财富的“万园之园”,若真被付之一炬……光是想象那场景,就足以让他们痛彻心扉。这个选项意味着在武力上彻底的无能和屈辱,是退而求其次的、带着巨大损失的“解脱”。

丙选项刚一出现,康熙时空的玄烨(康熙)立刻就抓住了关键,他猛地从龙椅上站起:

“支付巨款赎回?若是南方的洪秀全,他要的是朕的江山,岂是银两可以打发?占据北京却只为索贿……这说明来敌并非志在天下,或是海外求财的强寇,或是……”

他眼中精光闪烁,似乎窥见了一丝敌人的本质,但这本质却让他更加警惕——一个不图江山只图利益的、拥有绝对武力优势的对手,其行事可能更加难以预测,带来的屈辱也可能更加深重。尽管如此,这个选项在理智上似乎存在一定的可能性。

而丁选项,就连道光这个做父亲的,听了都觉得荒谬至极,忍不住嗤笑一声:“老六(奕欣)?他有几斤几两朕还不清楚?让他去跟能让三万铁骑灰飞烟灭的敌人‘周旋’,还‘大义凛然’就能让人退兵?简直是痴人说梦!张仪、苏秦复生,没有强兵在后,也休想办到!”

虽然道光完全不相信这种凭借个人魅力和口才就能退敌的传奇故事。

然而,这个听起来最像“戏文”的选项,却在康熙、乾隆、道光时空的许多普通旗人乃至汉民中引起了不小的共鸣——他们宁愿相信是留守京师的王爷智勇双全、感天动地,创造了奇迹,也不愿接受朝廷彻底无能或屈辱求和的现实。

就在各时空人们对着选项议论纷纷、权衡利弊之际,天幕再次抛出了一条爆炸性的消息,这一次,它的声音仿佛响彻在每一个角落,清晰地传入亿万生灵的耳中:

【特别通告:第八题面向以上五个时空所有观测者开放,无论男女老幼、身份贵贱,皆可参与作答。此次答题,拒绝回答或回答错误无任何惩罚。答对者,每人奖励白银十两。】

“什么?!”

“所有人都能答?!”

“答错了也没事?!”

“答对了有十两银子?!人人都有?!”

这突如其来的规则改变和“普惠”奖励,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泼进了一瓢冰水,瞬间引发了五个时空前所未有的沸腾!

十两白银!对于王公贵族或许不值一提,但对于绝大多数平民百姓、底层旗丁、小吏士卒而言,这几乎是一笔可以改变短期生活状况的“横财”!而且没有任何风险!

刹那间,从辽东的森林到江南的水乡,从西北的戈壁到岭南的丘陵,无数人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天空中的四个选项。田间耕作的农夫放下了锄头,街边叫卖的小贩停止了吆喝,深闺中的女子也悄悄推开了窗……整个天下,仿佛都被这“十两白银”的诱惑点燃了!

猜测声、议论声、兴奋的呼喊声汇成了席卷一切的声浪。之前对国运的担忧、对耻辱的恐惧,在这一刻似乎都被这最直接的物质刺激暂时冲淡了。一场关乎王朝屈辱历史的问答,诡异地变成了一场全民参与的、激动人心的“抽奖”活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