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 > 第55章 落第之人最理解落第的

天幕继续给出了第三个提示:

【此人曾经多次入北京参加科举,但都没有考中,因此与一生都没有考中秀才的洪秀全同病相怜,但此人见洪秀全兵指江南后,认为洪秀全难有大的作为,于是返回湖南……】

听到天幕说那人“多次科举不中”,郑仁坤(洪仁坤)心头像是被针扎了一下。这说的不就是他自己吗?那个屡试不中的童生,那个在科举路上跌跌撞撞的自己。

“呵,科举…”他冷笑一声,眼中却闪过一丝不甘。若是天幕出现前,有人敢说他这辈子都考不中秀才,他定要与人拼命。但现在不同了,他是天王,是上帝次子!

他猛地站起身,对着空荡的屋子发誓:“待朕拿下南京,定要开科取士!不但要开男科,还要开女科!朕要钦点天下第一个女状元,让那些瞧不起我的人都看看!”

这一刻,他对科举的执念,反而成了推动他前进的动力。

紫禁城中,道光帝用眼神向曾国藩投去询问:你认识的人里,可有这样屡试不第的?

曾国藩躬身回礼,心中却是一声叹息。他想起自己当年在岳麓书院苦读的日子,那些同窗中,才华横溢却屡试不中的,又何止一二?

“皇上,”他谨慎地回话,“臣当年同窗中,落第者十之**。像臣这般能中进士的,实属凤毛麟角。”

他说的是实话。大清的科举,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走到最后的寥寥无几。

忽然,一个名字跳进他的脑海——左季高!

那个脾气又臭又硬的湖南老乡,那个才华横溢却总是差那么一点运气的举人。

此刻的湖南湘阴,左宗棠正对着天幕发愣。

“多次科举不中…这说的该不会是我吧?”他自嘲地笑了笑,端起桌上的粗茶一饮而尽。

“洪秀全?我倒是想见见他。”左宗棠喃喃自语,“若是他真来请教我,我定要告诉他:打什么南京?直取京师才是正理!”

他越想越觉得有可能。抬棺出征?这确实像是他能干出来的事。他向来不怕死,只怕死得不够壮烈。

“新疆…”他眯起眼睛,想起曾经读过的西域志,“若是真让我去,我定要让它重归华夏!”

曾国藩在殿前侍立,心中却是五味杂陈。

左季高…若真是他,倒也不意外。那人向来敢作敢为,脾气又臭又硬,抬棺出征这种事,确实像他的风格。

只是…

“若是他…”曾国藩暗自思忖,“我该不该向皇上举荐?”

但这个念头一闪而过,他又摇了摇头。左宗棠那脾气,怕是还没立功,就先得罪满朝文武了。如果真是左季高,他也是趁着洪秀全造反的良机才出头的,此时推荐他简直就是拔苗助长......

天幕上缓缓浮现的第四个提示,让五个时空的大清君臣都倒吸一口冷气:

【此人在曾国藩攻陷南京后,曾经劝曾国藩称帝,但被曾国藩拒绝,大骂曾国藩“与洪秀全一样难成大事”。】

哗——

整个大清上下,从关外的努尔哈赤到北京城里的道光,全都炸开了锅。

这、这...康熙帝玄烨气得胡子直抖,此人到底是忠是奸?前番为朝廷献策,如今又劝人造反!

乾隆帝弘历更是拍案而起:好个反复小人!前头装得一副忠君爱国模样,转眼就要劝人造反!

湖南湘阴,左宗棠手中的茶碗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劝、劝进?他脸色煞白,浑身发冷,若那天幕上说的真是我...

他猛地站起身,在屋里来回踱步:不行,得走,得赶紧走!这等大逆不道之事,朝廷岂能容我?

他甚至开始盘算着要不要连夜出海,逃往南洋。毕竟,劝人造反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啊!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际,顺治朝的洪承畴却缓缓开口:

此人...或许并非简单的忠奸二字可以评判。

他这话一出,顺治满朝文武都愣住了。洪承畴感受到众人投来的目光,特别是那些满洲宗室意味深长的眼神,不由得顿了顿,才继续道:

臣以为,此人是在寻找明主。若那洪...逆能用他,或许太平天国未必会败得那么快;若我大清能真心待他,他也能为我大清抬棺出征,收复疆土。

他说到二字时,明显有些别扭。毕竟他自己也姓洪,还是大明的降臣,这番话难免让人联想到他的过往。

龙椅上的顺治帝福临闻言,却是哈哈大笑:

洪爱卿太过谨慎了!您是先帝费尽心力请来的贤才,日后不必再说什么不的。

他这话说得轻快,但底下站着的满洲宗室和汉臣们,却是一个都不敢跟着笑。

谁不知道洪承畴是怎么被来的?当年松锦大战后,若不是...若不是孝庄太后亲自出面招降,这位大明督师又岂会轻易归顺?

众人偷偷瞄向珠帘后的那个身影,个个噤若寒蝉。

天幕之下,关于这位神秘大将的忠奸之辩,愈演愈烈。

有人说他是投机分子,见曾国藩势大就要劝进;有人说他是真心为天下计,见清廷**,想要另立新主;还有人说他不过是想要找个能施展抱负的明主,无所谓忠奸。

此人...当真难以评判啊。曾国藩喃喃自语。

他想起左宗棠那张倔强的脸,若是此人当真来劝他称帝...

曾国藩摇了摇头,不敢再想下去。

而此刻的左宗棠,已经悄悄收拾好了行囊,准备趁着现在天黑,所有人都在关注着天幕上的问题,一心就要远走他乡。

广东花县的破旧院落里,郑仁坤(洪秀全)死死盯着天幕,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他此时根本不知道这个人叫什么名字,原本因被“误导”进军江南而产生的怨气,渐渐被一种更强烈的渴望取代。

“此人必须为我所用!”他猛地一拍大腿,在狭小的屋子里激动地踱步,“不管将来是直取河南还是先定江南,这个人,我一定要留下!”

他想起自己这些年在科举路上受的屈辱,那些考官轻蔑的眼神,那些同窗嘲讽的嘴角,那些邻里背后的指指点点...

“我懂他,我太懂他了!”郑仁坤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同病相怜的痛楚,“一个屡试不第的读书人,最想要的是什么?不是高官厚禄,不是金银财宝,而是...”

他停下脚步,目光灼灼地望向北方,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个素未谋面、连名字都不知道的同病相怜之人:

“是扬眉吐气!是让所有曾经看不起他的人都匍匐在脚下!是要亲手执掌科举,点选天下英才!”

想到这里,郑仁坤的脸上露出了近乎狂热的笑容:

“待朕拿下南京或者直接攻入北京,就让他做科举主考官!让他亲手选拔那些和他一样怀才不遇的读书人!”

他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妙极:

“丞相之位算什么?对屡试不中的读书人来说,能够执掌文衡、评定天下士子,这才是最大的诱惑!”

郑仁坤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幅画面:此人高坐明伦堂,天下英才都在他的面前奋力地写着试卷...

“就这么定了!”他用力握紧拳头,“朕要定你了!”

这一刻,两个素未谋面的落第书生,似乎在天幕的牵引下,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共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