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 > 第54章 第13题:谁抬棺西征?

天幕之上,新的问题缓缓展开,伴随着冰冷的电子音:

【第十三次问答:经过议政王奕?及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主导的洋务运动,清朝呈现“同光中兴”之象。此期间,一位大将抬棺出征新疆,从英俄支持的势力手中收复失地,被誉为民族英雄。请从以下提示中判断此大将所属民族。】

天幕上新的问题一出来,道光皇帝手里的茶杯差点没拿稳。

“同光中兴?这‘同’字应该是同治之意?光,难道是同治之后的那个奕譞之子…”他心里咯噔一下,不敢细想。再听到“抬棺出征新疆”,更是眉头紧锁。

“都要抬着棺材去打仗了,这得是多拼命啊!”道光暗自嘀咕,“这人肯定不是曾国藩了,天幕说过他自解了兵权,当圣人去了。那会是谁呢?”

突然,他脑子里闪过一个可怕的念头:要是这个大将不是旗人也不是蒙古人,而是汉人…那大清最后那点家底,岂不是全要靠汉人撑着了?就算有什么“中兴”,没了八旗军,这江山还算是大清的么?

他越想越慌,手心都出汗了。

就在这时,天幕给出了第一个提示:【此人是曾国藩的湖南同乡。】

“什么?是我老乡?”因为天幕的原因,不仅解除了软禁,而且还被道光付以教导两位皇子重任的曾国藩眼睛一亮,随即又陷入沉思。

他捋着胡子,在心里把湖南的将领过了一遍:“满人蒙古人肯定不是了,那会是谁?我们湖南可是个多民族的地方啊…”

他想起了湘西的土家族兄弟,那些人身手矫健,爬山越岭如履平地;又想起苗寨的好汉,个个骁勇善战;还有瑶族、侗族的朋友们…

“该不会是哪个少数民族的兄弟吧?”曾国藩喃喃自语。

这头朝堂上在认真思考,那边关押着的各路“洪秀全”也没闲着。

广州将军府里,剩下的四个假洪秀全一听这题,立刻来了精神。

“我知道!肯定是苗人!”洪三抢着喊道,“我在苗寨待过,苗家汉子最勇猛了!”

洪六不服气:“胡说!分明是土家人!土家士兵最擅长山地作战,打新疆正合适!”

他们为什么这么积极?因为这是转移注意力的好机会啊!万一将军一高兴,说不定能饶他们一命。

就连石龙镇的洪大嘴也悄悄松了口气:“总算不说洪秀全了…”只是他却无法确定那位洪天王会选什么......

消息传到各地,大家都开始琢磨起来。

道光帝询问曾国藩:“曾卿,湖南那边都有哪些少数民族来着?”

曾国藩回禀道:“皇上,有土家、苗、瑶、侗,还有白族…”

“这么多?”道光头都大了,“快去查查,这些族里有没有特别能打的将领后代!”

曾国藩在脑子里翻着名册,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弟弟曾国荃,前面天幕有一个选项可说的是自己弟弟要给自己披黄袍,虽然已经被否决了,但至少说明自己弟弟.......一时间他真希望如此,如果曾有出了自己与弟弟两个,那么曾家就稳 了,就算大清灭亡,曾家也是千家世家的底子.....

想着想着,曾国藩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都要抬着棺材上战场了,这说明什么?说明局势很危急啊!”

他叹了口气:“看来这‘同光中兴’,也没表面上那么风光。”

而才七岁的奕欣突然插了一嘴:“新疆那么远,还要跟英俄周旋…这大将能收复新疆固然是好事,可我大清的江山,怎么沦落到要靠一个人抬着棺材去拼命守护了?”

奕欣的话,让道光朝廷的众人们仿佛已经看到,在那口棺材背后,是一个王朝日渐衰落的影子。

“第一个提示太简单了,”曾国藩对身边人说,“光是湖南同乡,这范围太大了。我认识的湖南将领,没有一百也有八十。”

“是啊,”他一旁的李文安也说道,虽然他不是湖南人,但天幕上可不止一次提到了自己的儿子李鸿章,心里觉得自己的儿子既然能够跟曾国藩并列,就算不是圣人,但半个岳飞总当得起吧?

于是他的心思也活了,接着话道,“还得看后面给出什么线索。不过既然是天幕特意出题问的民族,想必不是寻常人物。”

此时,各地茶馆里的人们也在热烈讨论:

“我猜是苗人!苗家刀术天下无敌!”

“土家人才厉害呢!他们祖上可是出过土司王的!”

“万一是汉人呢?”

“汉人就更不得了啦!说明咱们汉人将领撑起大清的半边天!”

在众人七嘴八舌的猜测中,天幕缓缓浮现出第二个提示…

【此人曾面见洪秀全。时洪秀全已攻占武昌,正犹豫下一步进军方向——是北上河南,还是东进江南?此人故意夸大河南贫瘠,声称无力供养百万大军,最终说服洪秀全东取南京。后世史家认为,若无此人干预,太平天国要么速胜推翻清朝,要么速败而亡。洪秀全占据江南,反而陷入与清廷的长期相持。对此人,功过难评,但他确实为朝廷赢得了喘息之机,最终剿灭太平天国。】

这石破天惊的秘闻一出,各时空顿时炸开了锅。

康熙时空,玄烨抚掌赞叹:“妙啊!此人真乃国士!”

他目光炯炯,对左右重臣分析道:“你们想,若那洪秀全当时真北上河南,与黄河以北的捻军合流,直逼京畿…以咸丰朝那点家底,怕是连热河的蒙古八旗都来不及调动!此人一番话,看似寻常,实则是给大清续了命啊!”

他越想越觉得后怕,又带着几分庆幸:“江南虽是财赋重地,却也是销金窟、英雄冢。洪秀全一头扎进去,怕是再也难有北上争雄的锐气了。”

乾隆时空,弘历也深有同感地点头:“此人果然对大清有功!大大的有功!”

他带着几分过来人的洞察,点评道:“江南那个花花世界,任你是何等英雄好汉,陷进去几年,锐气也要磨去大半。那张士诚当年何等威风,占了苏杭富庶之地,最后不也败于安逸?”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洪秀全在南京城里沉迷享乐、逐渐腐化的画面,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此人一番话,看似献策,实为毒计。让洪秀全得了最想得的,却也失了他最该得的天下。”

广东花县,化名郑仁坤的真·洪秀全,在听到这个提示时,先是勃然大怒:“奸贼!误我大事!”

他仿佛看到了一条截然不同的历史轨迹——百万大军北上中原,直捣黄龙!那该是何等壮阔的景象!

但愤怒过后,一股深深的无力感却涌上心头。他冷静下来细想,即便时光倒流,自己真的会选择北上吗?

“河南…确实贫瘠啊,”他喃喃自语,“百万大军人吃马嚼,若无稳固粮饷,顷刻间就会土崩瓦解。”

他不得不承认,在当时的情况下,富庶的江南、虎踞龙盘的南京,对他有着致命的吸引力。那人的建议,不过是把他内心最深处的渴望,用看似理性的分析包装了起来。

“阳谋…这是阳谋啊!”洪秀全长叹一声,脸上露出苦涩的表情,“他看透了我的心思,知道我会怎么选。即便重来一次,我恐怕…还是会走这条路。”

这一刻,他不仅恨那个进言之人,更恨那个经不起诱惑的自己。

随着第二个提示的公布,那位“抬棺大将”的形象在众人心中越发清晰起来。

他必须是湖南人;

他必须在太平天国时期就已经是能够面见洪秀全、参与决策的重要人物;

他还要有足够的智慧,能一眼看透全局,用一言改变历史走向。

“范围缩小了,”曾国藩目光锐利,“能在这个时间点见到洪秀全,并且提出战略建议的,绝非等闲之辈。”

而各地的真假洪秀全们,此刻也安静了下来。他们意识到,天幕正在揭示的,是一段足以改变历史进程的真相。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下一个提示,期待着那位神秘大将身份的最终揭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