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的会议结束后的北平城,表面恢复了往日的秩序,但暗地里的波澜却愈发汹涌。
四位巡抚带着吴王朱栋的训诫与各自的心思,陆续离开北平,返回治所。
燕王朱棣与魏国公徐达也开始紧锣密鼓地协调北疆军务,为吴王接下来的巡边行动铺路。
神策军天枢卫在朱文正的率领下,如同一条隐入山林的巨蟒,悄无声息地经陕西进入漠南边缘地带,开始对已知的小股马匪进行雷霆扫荡,既是练兵,也是震慑。
而真正的风暴眼,却潜藏在北平燕王府深处,一间由吴王亲卫营最核心力量层层把守的密室之中。
鹗羽卫北平司密室无窗,仅靠墙壁上几盏镶嵌着巨大鲸油烛的铜灯照明,光线稳定而明亮,将室内众人的身影投在冰冷的石壁上,拉得忽长忽短。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纸张陈旧的气息,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来自远方草原的风尘味道。
吴王朱栋端坐于主位,已然换上了一身更为利落的深色劲装,外罩一件玄色斗篷,卸去了王府常服的雍容,更添几分战场统帅的锐利。
鹗羽卫指挥使李炎肃立在他面前,神情凝重。围绕在周围的,是几位风尘仆仆、气质各异的核心人物,他们便是鹗羽卫麾下几大千户的主事者,刚刚从各方汇集于此。
“都到齐了?”朱栋的声音在密室内响起,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回殿下,”李炎躬身道,“鹰隼千户所千户沈钢、隼眼千户所千户顾影、海鹞千户所副千户孙涛、山隼千户所千户石猛,均已抵达。”
被点到的四人齐齐向朱栋行礼。沈钢身材精悍,目光如鹰,皮肤黝黑,带着长期在外奔波的沧桑。
顾影则略显瘦削,面容普通,是那种扔进人海就找不到的类型,唯有一双眼睛异常沉静。
孙涛身上带着海风的咸腥气,手脚粗大,一看便是常年在海上搏命之人;石猛则魁梧雄壮,声若洪钟,透着山林般的粗犷气息。
“免礼。”朱栋抬手,“时间紧迫,直接说正题。李炎,把你们鹗羽卫这些天撒出去的网,捞到的东西,都摆上来吧。”
“是!”李炎应声,随即转向众人,沉声道:“自方巡抚遇害,‘黄金’血字现世,我鹗羽卫动用全部力量,循着漠北分司初步线索,以及阿鲁台提供的‘黄金家族’、‘苍狼会’、‘西边资助’等方向,全力侦查。如今,各方情报已初步汇总,指向一个越来越清晰的目标。”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几位千户,最后落回朱栋身上,语气前所未有的严肃:“殿下,综合各方情报判断,我们面对的,并非简单的北元余孽或流寇马匪。而是一个有着明确政治企图、严密组织架构,并且获得了外部先进武力支持的企图建立割据政权——或者说,一个试图死灰复燃的‘汗国’。”
密室内一片寂静,只有烛火偶尔发出的轻微噼啪声。
“首先,由负责境外深度行动与情报获取的鹰隼千户所,沈千户汇报。”李炎示意。
沈钢踏前一步,向朱栋抱拳,声音沙哑却清晰:“殿下!卑职麾下精锐,分三路深入西域及金山以西。一路伪装商队,沿天山南路,进入亦力把里故地;一路北上,潜入斡亦剌各部;另一路向西,远至撒马尔罕附近打探。”
他深吸一口气,继续道:“多方印证,可以确定,约在洪武十四年末至十五年初,于亦力把里西部、原察合台汗国分裂后的混乱地带,崛起了一股新势力。其首领自称‘也速’,对外宣称是黄金家族的旁系后裔,其母系据说源自阿里不哥一系。此人年约三十,颇有权谋,善于笼络各部。”
“也速……”朱栋轻轻重复这个名字,眼神微眯。
“正是。”沈钢道,“此人整合了当地几个较小的蒙古部落和一些突厥系部族,吞并了周边几个绿洲城邦,建立了一个名为‘西汗国’的政权,定都于一个名叫‘鸦儿看’的城池。其疆域大致在葱岭以东、天山以南的部分地区,虽不及昔日察合台汗国辽阔,但已控扼丝绸之路南道部分枢纽,有一定实力。”
“西汗国……”朱栋嘴角勾起一丝冷意,“名字倒是响亮。继续说。”
“是。”沈钢道,“此‘西汗国’立国之初,便打出了‘驱逐南人,恢复祖宗之地’的旗号,宣称大明占据的漠北、岭北乃至漠南,皆是蒙古帝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号召所有蒙古人团结在其‘黄金家族’正统后裔的旗帜下,共抗大明。这,便是之前铁铉巡抚得到的‘重振黄金家族荣光’口号的源头,也是方克勤巡抚血书‘黄金’二字最可能的指向——非指财物,而是指这个以‘黄金家族’为号召的‘西汗国’!”
谜底的一角被揭开,“黄金”的含义从模糊的象征指向了具体的实体。一个拥有“正统”旗号的政治实体,远比单纯的土匪或分裂势力更具煽动性和威胁。
“那么,‘苍狼会’与此‘西汗国’是何关系?方巡抚遇袭,可是他们所为?”朱栋追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