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府西郊,神策提举司格物工坊深处,秋日的阳光透过高窗,在布满工具与零件的工作台上投下道道光斑。
空气中弥漫着金属、煤炭与桐油混杂的独特气味。墨羽——这位大匠,格物学院掌院,正俯身于一具奇特的装置前,眉头紧锁,眼神却闪烁着近乎狂热的专注。
那装置主体是一个近一人高的铜制锅炉,下方炉膛内炭火正旺,发出噼啪轻响。锅炉上方连接着粗细不一的铜管与一个密封的汽缸,缸内活塞杆通过一套巧妙的曲柄连杆机构,与一个巨大的飞轮相连。整个机器看起来粗糙而复杂,遍布铆接痕迹,却透着一股原始而强大的力量感。
“加压…再加压…”
墨羽喃喃自语,用沾满油污的手调整着一个阀门。几名助手紧张地守在周围,手持记录板,时刻关注着连接锅炉的各处气压计与水位计。
“掌院,气压已近红线!”一年轻学徒盯着剧烈颤抖的气压指针,声音发紧。
“稳住火势!”
墨羽沉声道,目光死死盯住那暂时还静止不动的活塞与飞轮。锅炉发出沉闷的呜咽声,白色蒸汽开始从几处接口丝丝泄漏。
就在这时,工坊大门被推开,朱栋在一众鹗羽卫的护卫下信步走入。他今日恰巧来巡视神策提举司下属各工坊,听闻墨羽这边动静颇大,便顺道过来看看。
“墨掌院,又在研制何种新…”
朱栋话音未落,目光便被那台轰鸣作响、蒸汽弥漫的奇特机器牢牢吸住。他猛地顿住脚步,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惊芒! 这…这结构…这原理?!
这分明是一台——蒸汽机!虽然极其原始粗糙,但那锅炉、汽缸、活塞、连杆、飞轮…核心要素一应俱全! 朱栋的心脏剧烈跳动起来。他来自未来,自然知道这看似笨拙的机器意味着什么!这是工业革命的号角,是生产力飞跃的基石!他万万没想到,在洪武十二年的大明,凭借墨工匠的智慧,竟然真的将这东西搞了出来!
“殿下!”
墨羽这才发现吴王驾到,连忙起身行礼,脸上还带着油污与兴奋的红光,“您来得正好!此乃下官依据古籍中‘水火相激,气动万物’之理,尝试制造的‘气压转轮器’…只是这密封与压力控制,实在艰难,屡试屡败…”
朱栋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快步上前,绕着机器仔细观看,越是细看,心中越是震撼。这机器的许多设计思路,虽与他认知中的瓦特蒸汽机有差距,却另辟蹊径,充满了古典的机械智慧与巧思。
“妙!妙极!”
朱栋忍不住抚摸着那冰冷的铜制汽缸,感叹道,“墨掌院真乃国士无双!此物绝非区区‘气压转轮器’,其所蕴之力,可撼动天地,改变时代!”
墨羽闻言一愣,他虽对此物寄予厚望,却也没想到吴王评价如此之高:“殿下过誉了…此物尚不完善,力量忽大忽小,难以持续,且甚是危险…”
仿佛为了印证他的话,那锅炉突然发出一声刺耳尖啸,一处阀门猛地喷出大量白汽,整个机器剧烈震动起来!
“快退开!”
墨羽大惊,急忙护着朱栋后撤。 几名助手手忙脚乱地上前熄火、泄压,忙活了好一阵,机器才渐渐平息下来,工坊内弥漫着浓重的水汽与煤烟味。
墨羽面露愧色:“让殿下受惊了。下官无能,至今未能让其平稳运行超一刻钟。” 朱栋却丝毫不以为意,眼中光芒更盛:“无妨!万事开头难!此物之原理已通,所缺不过是工艺改进与细节优化!墨掌院,你立下不世奇功了!”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激动的心情,指着机器道:“此物非‘气压转轮器’,本王赐其名——‘洪武机’!取其诞生于洪武盛世,亦寓我大明国力蒸蒸日上之意!”
“洪武机…”
墨羽细细品味着这个名字,只觉得比自己所想的名称大气磅礴百倍,顿时激动得脸色潮红:“谢殿下赐名!”
“即刻起,‘洪武机’列为格物工坊最高机密!增拨人手、银钱、物料,由墨掌院全权负责,全力改进优化!”
朱栋当即下令,“本王要它在三个月内,能够稳定、持续地输出力量!” “下官遵命!”墨羽躬身领命,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三个月后,紫金山南麓,大明帝国大学格物学院。 最大的实验工坊内,人头攒动。不仅所有格物学院的教授、优等生齐聚于此,连数算学院的墨筹、医学院的顾清源、乃至军事学院的高勇等都被惊动,受邀前来观礼。
坊中央,那台被命名为“洪武机”的蒸汽机已然模样大变。体积缩小了近三分之一,结构更加紧凑合理,铜制部件被擦得锃亮,各处密封显然做了极大改进,虽然运行时仍不免有蒸汽泄漏的嘶嘶声,但已不再像之前那般狂暴骇人。
墨羽站在机器旁,虽面容憔悴,眼布血丝,但精神却极为亢奋。他环视在场众人,朗声道:“今日请诸位同僚、学子前来,乃是为观此‘洪武机’初步成功之演示,并集思广益,共商此物之用途!” 众人皆好奇地打量着那奇特的机器,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墨掌院,此物真能自动出力?”一名老教授疑惑道,“看似与军中以前使用的襄阳炮有些相似,却又复杂得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