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官场反贪:我的批示全都成真了! > 第187章 污染企业的勾结,环保局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第187章:污染企业的勾结,环保局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那股深红色的液体,像浓稠的血,在月光下无声地注入清源河的肌体。

苏正坐在车里,驾驶室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他没有开灯,黑暗将他包裹,也放大了他所有的感官。那股穿透车窗缝隙的化学品恶臭,像是无数根细小的针,扎在他的鼻腔黏膜上,一路刺进肺里。

他胸口衣袋里的那支钢笔,温度越来越高,像一块被怒火烧红的烙铁,隔着几层布料,烫着他的皮肤。

河滩上,那两个男人动作麻利,显然是惯犯。他们甚至还点了支烟,在等待罐车排空的间隙里,靠在车身上闲聊,烟头的火光在夜色中一明一灭,映出他们漠然的脸。

在他们眼中,这条河或许与城里的下水道并无二致,只是一个更大、更方便的排污口。

苏正默默举起手机,调整好焦距。手机的夜间拍摄能力有限,但他不在乎画质是否高清,他只需要记录下这罪恶的一幕。他录了一段视频,镜头从那根不断涌出红色液体的软管,缓缓摇到罐车的车身,再到那两个男人的侧脸。

就在他试图放大画面,想看清罐车车牌时,其中一个男人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猛地朝他所在的高坡方向望了过来。

苏正的心脏骤然一缩,瞬间将手机放下,身体压低,几乎趴在了方向盘上。

那道探寻的目光在黑暗中扫视了片刻,似乎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男人嘟囔了一句,大概是骂这鬼地方蚊子多,然后转过身去,不再理会。

苏正屏住呼吸,直到那两人排空了罐车,收起软管,驾车沿着原路返回,他才缓缓直起身,后背已是一片冰凉的冷汗。

他没有立刻发动汽车,而是等那辆幽灵般的罐车消失在土路的拐角,才重新拿起手机,翻看刚才录下的视频。画面昏暗、抖动,但那触目惊心的暗红色,以及罐车大致的轮廓,都被记录了下来。

足够了。

他发动汽车,调转车头,悄无声地跟了上去。他保持着很远的距离,只凭着前方微弱的尾灯光点判断方向。

罐车一路颠簸,最终没有返回主路,而是从一个不起眼的侧门,重新驶入了城东工业园区的一家工厂。工厂门口的牌子上,几个大字在夜色中依稀可辨——宏达化工。

苏正将这个名字,连同刚才视频里的一切,都刻在了脑子里。他没有久留,驱车离开了这片被罪恶与恶臭笼罩的区域。

回到家时已是深夜,他冲了个澡,热水从头顶浇下,却冲不掉那股仿佛已经渗入骨髓的化学品味道,也冲不掉心头那股翻腾的恶心与怒火。

第二天,苏正踏入县委办公室主任的办公室时,神色一如既往的平静。新来的副主任钱浩已经为他泡好了茶,茶叶在杯中舒展,香气袅袅。

“苏主任,这是环保局的孙局长亲自送来的材料,说是您昨天提到的,关于我县环保标杆企业的补充说明。”钱浩将一份装订精美的册子放在苏正桌上,语气里满是恭敬。

苏正的目光落在那份册子上,封面用烫金大字写着:《技术革新引领绿色发展——清源县明星企业宏达化工环保纪实》。

又是宏达化工。

苏正翻开册子,里面的照片拍得堪比专业摄影,蓝天白云下的现代化厂区,穿着洁白工作服的工人在一尘不染的车间里操作着崭新的设备,还有几张厂区花园的照片,绿草如茵,鲜花盛开,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个高档小区的园林。

文字部分更是极尽溢美之词,称宏达化工斥巨资引进了国际最先进的“零排放”污水处理系统,将生产废水通过“多级生化处理”和“反渗透膜技术”,转化为可循环利用的纯净水,不仅实现了污染物的零排放,甚至可以用来养鱼。

册子的最后,附上了环保局出具的连续三个月的监测数据报告,显示宏达化工的排污口水质,各项指标均优于国家一级A标,部分指标甚至达到了地表二类水的标准。

“可以养鱼?”苏正看着这行字,嘴角扯出一个冰冷的弧度。

他想起了昨夜那片被染成暗红色的河水,想起了那股令人作呕的恶臭。如果用那种水养鱼,养出来的恐怕不是鱼,是水怪。

“钱浩。”苏正忽然开口。

“哎,苏主任,您吩咐。”钱浩立刻躬身应道。

“你去找一下水利局,就说我为了准备督察组的汇报材料,需要一份咱们清源河近半年来,所有水文监测站的原始数据,特别是城东工业园区下游那几个站点的,要最原始的,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和‘分析’的。”苏正的语气很平淡,像是在说一件再正常不过的公务。

“原始数据?”钱浩愣了一下,这在机关里可是个敏感词。通常下面报上来的数据,都是经过“润色”和“优化”的,直接要原始数据,这不啻于把人家的底裤给扒了。

“对,原始数据。”苏正重复了一遍,没有多做解释。

“好的,我马上去办。”钱浩虽然心中疑惑,但对苏正的指令不敢有丝毫违逆,立刻转身出去了。

苏正靠在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他知道,环保局和宏达化工沆瀣一气,水利局未必就干净。但他要的就是这种“打草惊蛇”的效果。他现在是县委办主任,代表的是周书记的意志,他要一份数据,没人敢公然拒绝。他们越是心虚,在处理数据时就越容易露出马脚。

一个上午,苏正的办公室电话不断,都是各个部门的负责人打来“汇报工作”的,言辞恳切,态度恭敬。其中,环保局的孙局长最为殷勤,电话里嘘寒问暖,反复强调环保局一定全力配合苏主任的工作,确保此次迎检“万无一失”。

苏正有一搭没一搭地应付着,心思却早已飘到了别处。

他知道,这些华丽的报告和谄媚的电话,构成了一张巨大的网。网下面,是肮脏的交易,是被污染的土地和河流,是无数百姓无声的怨愤。

要想撕开这张网,光靠他昨晚拍下的那段模糊视频,还远远不够。他需要找到一个更直接的证据,一个能将环保局和污染企业死死钉在一起的证据。

傍晚,苏正再次独自驾车出了县委大院。这一次,他的目的地不是工业园区,而是位于清源河下游的一个自动水质监测站。

这个监测站是前两年省里统一投资建设的,一个白色的小房子,矗立在河岸边,理论上可以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采集水样并实时上传数据。在环保局的报告里,这个站点的存在,是他们“科学化、智能化”监管水平的有力证明。

苏正将车停在远处的一片小树林里,这里地势稍高,正好可以俯瞰整个监测站。他拿出望远镜,静静地观察着。

天色一点点暗下来,监测站外墙的感应灯亮起,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夜色渐浓。就在苏正以为今晚不会有什么发现时,一辆挂着环保局牌照的桑塔纳,悄无声息地驶了过来,停在了监测站门口。

车上下来一个穿着便服的中年男人,他熟练地掏出钥匙打开了监测站的门,闪身进去。大约过了十分钟,男人才从里面出来,手里多了一个小小的采样瓶,他迅速将瓶子放进一个黑色的手提包里,然后锁上门,驾车匆匆离去。

苏正的眉头皱了起来。这个时间点,来监测站干什么?更换设备?还是……更换水样?

他心中升起一个大胆的猜测。

果不其然,就在那辆桑塔纳离开后不到半个小时,远处工业园区的方向,又出现了一个熟悉的黑影。

是那辆重型罐车。

它像昨夜一样,没有开车灯,沿着河边的土路,鬼鬼祟祟地朝着更下游的无人河滩驶去。

一切都串联起来了。

苏正的心沉了下去,但眼神却愈发锐利。

原来如此。环保局的人,每天深夜在排污企业偷排之前,提前来到监测站,用事先准备好的干净水样,换掉即将被污染的真实水样。这样一来,无论企业如何肆无忌惮地排污,监测站上传到省里系统的数据,永远都是“优良”。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这是**裸的合谋,是主动为虎作伥!

苏正没有去追那辆罐车,他已经不需要了。他调转车头,返回了县委大院。

办公室里灯火通明。他将环保局送来的那本《环保纪实》画册,和水利局送来的那份“漂亮”的数据报告,平摊在桌面上。然后,他拿出手机,将昨夜和今晚拍下的视频、照片,一一投屏到墙壁的白幕上。

一边,是蓝天白云,绿草如茵,清澈见底的“样板工程”。

另一边,是黑夜里狰狞的黄色浓烟,是汩汩涌入河流的暗红色毒液,是环保局工作人员鬼祟的身影。

强烈的反差,构成了一幅无比荒诞、又无比真实的画面。

苏正坐在办公桌后,静静地看着这一切,一言不发。他胸口那股压抑了一天一夜的怒火,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他拉开抽屉,拿出了那支陪伴他创造了无数“奇迹”的英雄牌钢笔。

笔身温润,仿佛能感受到他手心的温度和心中的杀意。

他铺开一张稿纸,在抬头处,写下了几个字——

《关于清源县环境污染问题的深度调查报告》。

他要把他看到的一切,听到的谎言,推断出的真相,全都写下来。他要让这张用数据和谎言编织的大网,在最绝对的力量面前,被撕得粉碎。

写完报告的标题,苏正停下笔,目光再次落在那本吹嘘宏达化工废水可以养鱼的画册上。

他的嘴角,终于勾起了一丝森然的笑意。

“环境‘优美’如画,空气‘清新’,河流‘清澈’……”他低声念着报告里的词句,像是在品味一道美味的菜肴,“既然这么好,是该让那些为此‘呕心沥血’的人,好好‘沉醉’其中,‘享受’一番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