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 > 第115章 关东闻讯天下震,诸侯惊惧董贼名

冀州,袁绍中军大帐。

那只雕刻着繁复云纹的青铜酒爵,在铺着厚厚虎皮的地毯上滚了几圈,最终无力地停下。琥珀色的酒液,像一条蜿蜒的死蛇,浸湿了斑斓的虎毛,在跳跃的烛火下,散发出一种诡异的光泽。

大帐之内,死一般的寂静。

方才还在激烈争论着如何夺取幽州、如何提防公孙瓒的谋士们,此刻都像被扼住了喉咙的公鸡,一个个张着嘴,却发不出半点声音。空气中,只剩下那名报信校尉粗重而又带着恐惧的喘息。

“你说什么?”袁绍的声音低沉得仿佛是从地底传来,他缓缓地转过身,那张素来以雍容华贵示人的面庞,此刻因为极致的震惊而微微扭曲。他盯着那个跪在地上的校尉,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你再说一遍。”

校尉的身子抖得像风中的落叶,他不敢抬头,只是将额头死死地抵在冰冷的地面上,用带着哭腔的声音重复道:“主公……西凉……西凉大丰收。董卓……董卓不知从何处寻来仙种,亩产……亩产数千斤……如今西凉再无饥民,百姓……百姓皆为董贼立生祠,称其为……在世神农……”

“妖言惑众!”

袁绍猛地一脚踹在身前的案几上,案几上的竹简文书哗啦啦散落一地。他双目赤红,像一头被激怒的雄狮,指着那校尉厉声咆哮:“定是董贼妖术,或是奸细散布的谣言,意图乱我军心!来人,给我拖出去,斩了!”

帐外的甲士闻声而入,一左一右架起那名面如死灰的校尉。

“主公且慢!”谋士审配急忙出列,躬身劝道,“主公息怒。此事……此事太过骇人听闻,真伪难辨。若因此错杀忠良,恐寒了将士们的心啊。”

逢纪也连忙附和:“是啊主公,亩产数千斤,此乃违背天理人伦之说,三岁孩童亦不会相信。依属下看,这定是董卓黔驴技穷,故意夸大其词,想让我等心生畏惧,不战自乱。我等只需稳住阵脚,派人详查,其谎言必不攻自破。”

袁绍胸口剧烈地起伏着,鼻孔里喷出灼热的气息。他当然不信,他一个字都不信。他是四世三公的袁本初,是天下士人的领袖,是讨董联军的盟主。他所代表的,是天理,是正道。而董卓,不过是一个窃据高位的凉州莽夫,一个残暴不仁的国贼。

天理,怎么会站在一个国贼那边?

“详查?”袁绍冷笑一声,重新坐回主位,只是那动作显得有些僵硬,“如何详查?派人去西凉,看他董卓的粮仓里堆的是土还是粮吗?还是去问问那些愚夫愚妇,他们口中的‘神农’,是不是长了三头六臂?”

他的话语里充满了刻薄与不屑,但帐内的众人,却都从那色厉内荏的语气中,听出了一丝连袁绍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恐慌。

是啊,亩产数f斤是假的,是妖言。可百姓为他立生祠,总不会是假的吧?西凉的局势稳定下来,总不会是假的吧?那个曾经被他们十八路诸侯逼得仓皇逃离洛阳的董卓,非但没有覆灭,反而将整个西凉经营得如同铁桶一般,这,总不会是假的吧?

逢纪眼珠一转,上前一步,压低了声音:“主公,即便此事有几分真实,亦不足为虑。西凉贫瘠,董卓就算能让地里长出金子,又能如何?他终究是国贼,天下共讨之。我等占据冀、青、幽、并四州之地,带甲百万,粮草充足,只需待与公孙瓒的战事一了,挥师西进,那董卓不过是瓮中之鳖,他种的粮食再多,最后还不是要为我军做嫁衣?”

这番话,说得袁绍紧绷的面色稍稍缓和了一些。没错,实力,绝对的实力才是根本。他袁本初,坐拥天下最富庶的河北之地,兵强马壮,麾下谋臣如云,猛将如雨。董卓就算有些诡异的手段,又能翻起什么大浪?

他挥了挥手,示意甲士将那校尉带下去,声音恢复了几分平日的威严:“传令下去,封锁消息,若有再敢议论此事、动摇军心者,立斩不赦!另外,派最精锐的斥候,潜入关中,本将要知道,那董卓的粮仓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喏!”众将领命而去。

大帐之内,重归寂静。袁绍独自坐在昏暗的烛火下,看着地上那滩已经开始凝固的酒渍,眼神变幻不定。他嘴上说得轻松,可“亩产数千斤”这六个字,却像一道魔咒,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他忽然想起,讨董之初,各路诸侯兵临城下,那董卓却敢一把火烧了数百年都城洛阳。这份疯狂与决绝,真的是一个普通莽夫能做出来的吗?

一股寒意,毫无征兆地从他的脊椎骨升起。

……

与此同时,数百里之外的兖州,曹操的营帐中。

气氛,同样凝重,却是一种截然不同的凝重。没有咆哮,没有争吵,只有一片压抑的沉默。

曹操跪坐于帅案之后,一手捻着自己并不算长的胡须,另一只手,则轻轻地敲击着案几上的一份密报。那份密报,比袁绍收到的要详细得多。上面不仅记录了“仙种”的名字——土豆、红薯,甚至还画出了它们大致的模样,以及西凉百姓收获之时,那种近乎癫狂的喜悦。

下方,荀彧、郭嘉、程昱、夏侯惇、夏侯渊等一众文武,皆是正襟危坐,神色肃然。

良久,曹操那富有穿透力的声音,才缓缓响起,打破了沉默。

“诸位,都看过了吧。”他没有问真假,而是直接陈述,“都说说,怎么看?”

夏侯惇是个急性子,当即起身,瓮声瓮气地说道:“大哥,这定是董卓的鬼蜮伎俩!什么亩产千斤,闻所未闻!依我看,咱们即刻尽起兖州之兵,联合袁本初,再次西征!趁他立足未稳,一举将其歼灭!”

曹操没有看他,目光转向了荀彧。

荀彧眉头深锁,沉吟道:“主公,亩产千斤,是否属实,已非关键。关键在于,董卓以此法,在短短数月之内,彻底收服了西凉民心。民心所向,坚如磐石。我军若此时西征,面对的,将不只是董卓的军队,而是整个西凉的百姓。此,其一。”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其二,西凉若真能粮草自足,甚至有余。董卓便再无后顾之忧。他可以此为根基,休养生息,整军备战。届时,他便可坐观我等关东诸侯内斗,待我等两败俱伤,再挥师东出。到那时,天下谁人能挡?”

荀彧的话,让帐内众人无不感到一阵心悸。

一直闭目养神的郭嘉,此刻忽然睁开了眼睛,那双眸子里,闪烁着一种病态的、兴奋的光芒。他轻咳了两声,慢悠悠地说道:“文若所言极是。不过,嘉以为,此事最可怕之处,还不在于民心,也不在于粮草。”

曹操的目光落在了他的身上:“奉孝有何高见?”

郭嘉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意:“最可怕的,是董卓这个人。”

他伸出一根手指,轻轻晃了晃:“诸位请想,从火烧洛阳,到退守关中;从击败马、韩,到推广仙种。董卓的每一步,看似粗暴疯狂,实则……都踩在了最要命的点上。他烧洛阳,是破釜沉舟,摆脱了四战之地的窘境;他打马韩,是清除肘腋之患,彻底稳固后方;如今,他又用这不知从何而来的‘仙种’,解决了天下诸侯都束手无策的根本问题——吃饭。”

“他就像一个最高明的棋手,我们以为他在第一层,骂他残暴不仁。可他,或许已经在第五层,甚至更高的地方,俯瞰着我们所有人。”郭嘉的语气很轻,但每一个字,都像一块巨石,砸在众人的心头。

“他让天下人骂他,恨他,将所有的目光都吸引到他‘国贼’的身份上。可他自己,却躲在这层外衣之下,悄无声息地,做着连你我,甚至连袁本初那等标榜仁义之人,都做不到的事情。”

“主公,”郭嘉看着曹操,眼神变得前所未有的凝重,“此人,绝非我等所熟知的那个董仲颖。他要么是得了神助,要么……其城府智计,远超我等想象。他才是我们争霸天下,最可怕,也是最深不可测的敌人。”

曹操捻着胡须的手,停住了。

他缓缓地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那个在洛阳城头,肥胖油腻,不可一世的身影。他一直以为,那是一个被权力冲昏了头脑的蠢货。可现在,那个身影,却变得无比模糊,模糊的背后,似乎藏着一双冷静、深邃、洞悉一切的眼睛,正饶有兴致地,看着整个关东,看着他们这群所谓的英雄,像小丑一样,在舞台上打得头破血流。

……

同一时间,寄身于公孙瓒篱下的刘备,也收到了消息。

他坐在简陋的营房里,手中紧紧攥着那份写着“西凉大丰收”的竹简,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关羽和张飞站在他的身后,同样沉默不语。

“大哥……”张飞忍不住开口,语气里满是憋屈,“那董贼……他……他怎么能……”

他想说“他怎么能得民心”,可这话说出来,却像是在打自己大哥的脸。

刘备没有回答。他只是抬起头,透过营帐的缝隙,望向西方,那片被董卓牢牢掌控的土地。他一生以“仁德”立身,以“匡扶汉室”为己任,他四处奔波,救民于水火。可到头来,他连一块安身立命之地都没有,治下的百姓,依旧在饥饿线上挣扎。

而那个被天下人唾弃的魔王,却轻而易举地,让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百姓,吃上了饱饭。

这世道,究竟是怎么了?

一种前所未有的迷茫与无力感,像潮水一般,将刘备整个人淹没。

而就在关东诸侯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搅得天翻地覆之时,又一份更加详细的密报,如同快马加鞭,送到了袁绍的案头。

当袁绍颤抖着手,看完密报上的最后一行字时,他再也支撑不住,整个人重重地瘫坐回椅子里。

那上面写着:

“西凉枭雄马腾、韩遂,已向董卓俯首称臣。今,马腾为‘西凉劝农使’,韩遂为‘督农校尉’,正率其旧部,于西凉各地,为董卓……监督农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