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明末铁院 > 第285章 秘密会议的议题

明末铁院 第285章 秘密会议的议题

作者:海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3 04:58:02

核心箭塔底层的密室,是联盟最高级别的议事场所。这里原本是储存武器的地窖,战后被改造成密室,墙壁用加厚的砖石加固,仅留一道狭窄的石门,门口有两名精锐亲卫全天候守卫,确保任何讨论都绝对保密。密室中央,一张长条木桌摆放着最新的军事地图,桌上点着两盏油灯,昏黄的光线映照着围坐的核心骨干,刘江、张文弼、陈武、孙小宝、李虎、王启年,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凝重,空气中弥漫着无声的压力。

刘江坐在主位,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扫过众人,率先打破沉默,声音低沉却极具穿透力:“最近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咱们现在的处境,像什么?像一颗钉在北方山区的钉子,死死钉在这里,暂时牵制了清军的部分注意力,也守住了一方天地。但钉子的命运是什么?要么永远钉在原地,要么等待被锤子狠狠敲碎。”

他顿了顿,身体微微前倾,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所以,我想问大家——我们是永远做一颗钉在北方,等待被锤子敲打的钉子,还是……能成为一把可以主动刺出去的匕首?”

“匕首”二字,像一道惊雷,炸在众人心头。密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每个人都屏住呼吸,细细品味着这两个字背后的深意。陈武眼中率先闪过一丝狂热,他猛地攥紧拳头,身体微微前倾:“总制的意思是……主动出击?”

“是。”刘江点头,手指指向地图上清军控制区与根据地交界的区域,“清军主力被牵制,对我们采取战略封锁和骚扰策略,这给了我们喘息之机,但也让我们陷入了资源匮乏的困境。粮食勉强自给,铁料、硫磺缺口越来越大,人口增长缓慢,长此以往,就算清军不回师,我们也会被困死在这片山区里。”

他的声音愈发坚定:“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组织精锐力量,对清军控制薄弱的边缘据点、地主庄园、小型关卡进行有限度的机动出击,目标不是占领地盘,而是获取人口和物资——抢回被清军掠夺的粮食、铁料,解救被压迫的流民和工匠,补充我们的力量。”

“主动出击!好!”陈武一拍桌子,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早就该这么干了!那些降清的地主团练,仗着清军撑腰,到处欺压百姓,掠夺物资,咱们正好趁机教训他们,既能抢回物资,又能扩充人手,还能震慑那些蠢蠢欲动的家伙!”

李虎也立刻附和:“末将赞同!联军精锐营训练了这么久,燧发火铳和火炮也装备了不少,正好借此机会检验战斗力。而且机动出击,打了就走,不会陷入持久战,风险可控。”他作为军务堂副统领,深知部队训练的成果,也明白资源匮乏对军队的制约,主动出击无疑是解决困境的有效途径。

孙小宝挠了挠头,脸上带着几分犹豫:“主动出击俺不反对,能抢回铁料和工匠,工匠营的生产就能提上去。可咱们兵力有限,精锐战兵只有三百多人,要是分兵出击,后方防御会不会空虚?万一清军的骚扰部队趁机进攻屯田区或工匠营,后果不堪设想。”他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联盟的兵力本就紧张,分兵出击必然会削弱后方的防御力量。

王启年作为民政司主事,更关注民生和后勤:“李虎统领说得对,出击能获取人口和物资,缓解我们的困境。但流民的安置、物资的运输都需要大量人手和精力,民政司目前的人手已经很紧张了,怕是难以支撑大规模的出击行动。而且,主动出击可能会激化与清军的矛盾,虽然他们主力被牵制,但调动部分兵力围剿我们,还是有可能的。”

密室里的讨论渐渐热烈起来,支持主动出击的一方,强调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这是打破封锁、壮大自身的唯一出路;担忧的一方,则顾虑兵力分散、后方防御、后勤压力和清军的报复,主张谨慎行事。两种观点碰撞交锋,各有道理,让气氛变得愈发凝重。

就在讨论陷入僵局时,一直沉默的张文弼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诸位的顾虑都有道理,但主动出击确实是我们不得不走的一步。不过,除了主动出击,我们是否还有另一条路可走?”

他的目光落在地图上的东南沿海和西南区域,继续道:“如今抗清势力并非只有我们一家。东南沿海,郑成功部纵横海上,多次击败清军,占据金门、厦门等地,实力雄厚;西南地区,李定国率领大西军余部,联合南明政权,屡创佳绩,收复多处失地,是目前抗清的主力。我们是否应该更积极地与他们建立联系,互通有无,甚至结成松散的同盟?”

“与郑成功、李定国建立联系?”刘江眼中闪过一丝兴趣,“张大人的意思是,将我们的根据地,置于更大的抗清棋盘之中?”

“正是。”张文弼点头,“我们孤悬北方,势单力薄,仅凭一己之力,很难长期对抗清军。若能与郑成功、李定国建立联系,一方面可以通过海上或西南的通道,获取急需的战略物资,打破清军的封锁;另一方面,彼此呼应,相互牵制清军兵力,让清军不敢轻易集中主力围剿任何一方。更重要的是,加入更大的抗清体系,能提升我们的影响力,吸引更多抗清义士前来投奔,壮大自身力量。”

这个提议,像一道新的光芒,照亮了密室里的讨论。陈武沉吟道:“与郑成功、李定国联合,确实能形成掎角之势。但他们远在东南和西南,与我们相隔千里,中间隔着清军的重重封锁,建立联系难度极大,就算建立了联系,相互支援也很困难。而且,郑成功、李定国各自为政,与南明政权的关系也错综复杂,未必愿意与我们这样一支北方山区的势力结盟。”

“难度确实很大,但并非没有可能。”张文弼语气坚定,“我们可以派遣精锐信使,携带我们的战报和诚意,通过秘密商路,绕道前往东南或西南。郑成功、李定国都是抗清志士,只要我们展现出足够的实力和诚意,相信他们会考虑与我们合作。即便不能结成同盟,至少也能建立贸易往来,获取急需的物资。”

密室里再次陷入沉默,每个人都在权衡着两个提议的利弊:主动出击,风险与收益并存,能快速获取资源,却可能激化矛盾,分散兵力;战略外联,前景广阔,能融入更大的抗清体系,却难度极大,短期内难以见效。

刘江看着众人的神色,心中已有了初步的想法。他缓缓开口,总结道:“主动出击和战略外联,并非相互对立,而是可以并行推进的两条路。”

“第一,关于主动出击,由陈武、李虎负责制定详细计划,挑选两百名精锐战兵,组成机动突击队,专门针对清军薄弱据点进行突袭,目标明确——获取铁料、硫磺、粮食和工匠、流民,打了就走,绝不恋战。同时,加强后方防御,抽调部分自卫力量补充核心区域防务,确保屯田区、工匠营和学堂的安全。”

“第二,关于战略外联,由张文弼负责组建联络使团,挑选忠诚可靠、精通谋略的亲信,携带我们的战报、武器样品和诚意,通过秘密商路,先尝试与郑成功部建立联系。联络过程中务必谨慎,避开清军关卡,确保使团安全。”

“第三,王启年和孙小宝全力配合两项计划的实施。民政司做好流民安置、物资储备和运输的准备;工匠营加快武器生产,确保机动突击队的装备供应,同时打造一批精良的燧发火铳作为礼物,送给郑成功部,展现我们的实力。”

刘江的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主动出击,是为了眼前的生存,解决资源匮乏的困境;战略外联,是为了长远的发展,为联盟寻找更广阔的出路。两条腿走路,才能走得更稳,走得更远。我们不能只做一颗被动的钉子,既要成为一把能主动刺出去的匕首,更要成为抗清大棋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棋子!”

众人纷纷点头,眼中的疑虑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坚定的信念。主动出击的风险,战略外联的难度,他们都清楚,但他们更清楚,在这乱世中,唯有主动求变,才能生存下去,才能守住抗清的火种。

油灯的光芒在密室中跳跃,映照着每个人脸上的坚定。秘密会议的议题,最终化为清晰的行动方向,像一盏明灯,照亮了联盟未来的道路。虽然前路依旧充满荆棘和未知,但他们不再是被动等待的钉子,而是即将主动出击的匕首,即将融入抗清大棋局的重要力量。

石门缓缓打开,众人陆续走出密室,夜色中的刘家堡一片宁静,只有远处工匠营的炉火依旧熊熊燃烧,像一颗不灭的火种,见证着这场决定联盟命运的秘密会议,也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变革与出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