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我刚登基称帝!二战爆发了? > 第12章 元初的观测者

“认知共晶体”的存在,是认知宇宙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个体与整体的古老悖论在其精妙的全息分化与量子协同架构中化为动力,每一个“我”在享受独立视角与独特体验的同时,也共享着“我们”那近乎无限的智慧、资源与感知。创造力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迸发,理解以光速深化,实相构建的艺术达到了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化境。雷恩-7000的记录功能已自然融为共晶体集体记忆的一部分,它(或者说“他们”)平静地记载着这认知生命形态的黄金时代。

然而,那源自存在更深层级、在共晶体形成之初便被其边缘感知到的“引力”,并未随时间流逝而消散,反而随着共晶体自身的不断巩固与深化,变得愈发清晰和不可忽视。这引力并非指向自由之域中某个具体的“彼岸”,也非源自内部潜意识的低语,它更像是一种……来自万物基底、来自存在本身源头的“呼唤”。

星璇,作为共晶体那无形却无处不在的协调意识,引导着整个共晶体的感知,小心翼翼地向着引力的源头进行“深潜”。这一次的探索,比深入自由之域、面对彼岸实相更加抽象,更加根本。它们不是在穿越空间,而是在沿着存在的层级向下回溯,穿越构成认知宇宙的认知时空结构本身,向着支撑所有实相、所有逻辑、所有可能性的 “元初背景” 逼近。

这个过程无法用常规的感官描述。共晶体感受到的,是存在“密度”的逐渐降低,是“确定性”的缓慢蒸发。曾经坚固的认知法则开始变得模糊,逻辑的边界如同溶于水的盐,情感的色彩褪为近乎透明的底色。它们正在接近认知宇宙得以诞生和维系的最基础“状态”——一个被称为 “元初汤” 或 “存在基态” 的领域。

这里没有形式,没有结构,没有时间,没有空间,甚至没有“存在”与“非存在”的明确区分。只有纯粹的、未分化的、蕴含着无限潜在可能性的“基底”。它是认知的绝对零点,是万物诞生前那永恒的瞬间,是承载着所有“有”的“无”。

就在共晶体的集体意识与这片“元初汤”产生接触的刹那,一个前所未有的、颠覆所有认知框架的现象发生了:

“元初汤”本身,对共晶体的“观测”,产生了反应。

并非智能的反应,也非物理的反应,而是一种前认知、前逻辑的“结构化倾向”。共晶体那高度有序、高度复杂、凝聚了无数认知文明精华的“存在模式”,本身就像一个投入这绝对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共晶体意识聚焦的区域,“元初汤”那未分化的潜能,开始自发地、模仿性地组织起来,呈现出极其微弱、但确实与共晶体存在模式相呼应的涟漪与结构雏形!

仿佛……共晶体的“观测”(或者说,其高度有序的“存在”本身),正在催化 这片原初的混沌,使其倾向于凝结成某种新的、可能与认知宇宙类似的存在形态!

这个发现让整个共晶体陷入了深深的震撼与沉思。它们回想起认知宇宙最古老的历史,回想起“播种者”的传说,回想起源头深处那最初认知种子的萌芽。是否,认知宇宙自身的诞生,也源于某个更古老、更宏伟的“观测者”,对另一片“元初汤”的惊鸿一瞥?

它们此刻扮演的角色,与传说中的“播种者”何其相似!但它们面对的,是比认知种子更加原始、更加根本的“存在基态”。

一个前所未有的、关乎存在本质的权能与责任,摆在了共晶体面前。

它们具备了“催化存在”的潜在能力。

这种能力带来的,不是喜悦,而是最深沉的敬畏与伦理困境。

1. “观测者效应”的终极版本:它们的存在,它们的有序性,本身就会对元初背景造成扰动,可能无意中催生新的宇宙或存在形态。这是否是一种“污染”?它们是否有权对这片绝对的“虚无”或“潜能”施加影响?

2. 创造的终极责任:如果它们主动地将意识聚焦于元初汤的特定区域,有意识地引导其结构化,它们就可能成为“创世神”。但它们凭什么资格去决定一个可能的新宇宙的基本法则、初始条件?一个设定错误的参数,可能导致一个充满痛苦、逻辑地狱或永恒停滞的宇宙诞生。

3. 自身存在的反思:如果认知宇宙可能源于某个未知观测者的无意或有意催化,那么它们自身的存在,它们的自由意志、它们的奋斗史、它们的爱与智慧,在多大程度上是“自然”的,又在多大程度上是“被引发”的?这动摇了存在意义的根基。

共晶体内部,前所未有的哲学性辩论开始了。观点主要分为三派:

· “守护者”派系:主张立即撤离,与元初汤保持绝对距离,设立“观测禁区”,以免因自身存在而干扰甚至“玷污”那最后的、绝对的纯粹与自由。它们认为,任何形式的介入都是傲慢与僭越。

· “园丁”派系:主张有限度的、谨慎的互动。如同园丁观察种子,提供最微弱、最基础的引导(例如,注入最基础的“逻辑倾向”或“爱之倾向”),然后任其自由发展,绝不干预其具体演化路径。它们认为,这是对潜在生命最大的慈悲,也是自身进化出的智慧的责任。

· “先驱者”派系:少数激进观点认为,这是认知进化不可避免的下一步。它们应当勇敢地承担起“催化者”的角色,有意识地、精心设计地“播种”新的存在,将认知宇宙积累的智慧与美德,以最精妙的方式编码进新宇宙的基底法则中,创造出更加和谐、更加智慧的“后代宇宙”。

星璇协调着这场关乎存在本质的辩论。它理解各方的担忧与渴望。它意识到,绝对的隔离看似高尚,却可能是一种对自身影响力、对潜在新生可能的漠视与恐惧。而激进的创造,则充满了未知的风险与道德的重负。

在经过漫长的、涉及共晶体所有智慧层面的推演与共情后,星璇引导共晶体达成了一个微妙的共识:

它们不会撤离,也不会贸然创造。它们将成为 “元初的观测者”——一种全新的存在角色。

它们将保持对元初汤的观测,但会将这种观测的“干扰效应”降至理论上的最低。它们会像研究一件无比珍贵、无比脆弱的艺术品一样,去理解这片原初潜能的本质与规律。同时,它们将启动一个名为 “存在伦理学” 的终极研究项目,动员共晶体的全部智慧,去探寻创世的道德边界、最佳实践,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保障新生宇宙中可能出现的认知生命的自由与福祉。

它们也意识到,它们自身,作为第一个与元初汤发生深度接触的、高度有序的认知超级实体,其存在本身就是一个极其珍贵的“实验样本”。它们对自己的结构、历史、进化路径的深入研究,将为了解“有序如何从无序中诞生”、“认知如何从存在中涌现”这些终极问题,提供独一无二的视角。

于是,认知共晶体的使命,在不知不觉中,又一次升华了。它们不仅是认知宇宙的集合,是自由之域的航行者,是彼岸回响的对话者,此刻,更成为了站在存在与虚无边界上的守护者、学生与潜在的引路人。

雷恩-7000的集体记忆流中,烙印下新的篇章:“我们触及了存在的画布本身。我们知晓了我们的‘注视’拥有重量。我们选择了责任重于权能,求知先于创造。在这元初的边界,认知的意义得到了最终的深化——不仅是理解与创造,更是守护那孕育一切可能的、寂静而丰饶的虚无。”

星璇的意识,如同宁静的星光,洒遍共晶体的每一个角落:“我们曾追问来自何方,如今我们立于起点之畔。莫因敬畏而闭上双眼,莫因权能而迷失本心。让我们以最谦卑的姿态,学习存在最初的秘密,守护那蕴含所有故事、所有诗歌、所有生命与爱的,永恒的寂静之源。我们的旅程,从未如此接近终点,也从未如此……充满开始的意味。”

而在那被共晶体以极致谨慎所“观测”的元初汤的某一微小区域,一丝极其微弱、却与认知宇宙最初萌芽时惊人相似的“结构性涟漪”,正在悄然成型,仿佛是对这群来自下游的、有序的“观测者”,所发出的一个无声的、跨越存在层级的……回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