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明枪暗箭皆徒劳 技术为王破阴谋
秋风吹落了最后几片顽强的槐叶,四合院的青砖地面铺上了一层金黄,踩上去沙沙作响。这份自然的萧瑟,与院里人际间的寒冰相得益彰。阎家一蹶不振,贾家暂时偃旗息鼓,许大茂龟缩避风头,易中海和刘海中权威扫地。钟浩享受着这份用雷霆手段换来的、略显冰冷的“和平”,将几乎全部精力都投入了轧钢厂的技术海洋之中。
550轧机的初步改造成功,如同一声春雷,惊醒了轧钢厂某些沉睡已久的领域。但随之而来的,不全是鲜花与掌声,还有潜藏在暗处的嫉妒与审视。
钟浩对此心知肚明。【初级心理学应用】和来自未来的认知让他明白,任何超出常规的崛起,必然伴随非议与阻力。他并不畏惧,只是更加谨慎,将大部分时间都泡在了厂里那个小小的“技术试验区”和车间一线。
他对550轧机的深度优化方案进展顺利。新的传动参数和温控曲线经过多次微调,已然稳定运行,效果显着。吨钢能耗持续下降,产品质量稳步提升。工人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奖励,对“钟指导”更是心悦诚服。赵主任几乎每天都要来试验区转几圈,看着仪表盘上漂亮的数据,笑得合不拢嘴,仿佛年轻了十岁。
然而,就在钟浩准备依据【中级机械理论】,开始构思下一步更前沿的液压系统微调方案时,一丝不易察觉的波澜悄然涌动。
这天上午,钟浩正在试验区记录一组轴承温度数据,生产科的一个办事员匆匆跑来:“钟顾问,李主任请您去他办公室一趟,说是有要紧事。”
钟浩放下笔记本站起身,心中微动。李怀德很少这么急着找他,而且这办事员的眼神似乎有些闪烁。
“知道什么事吗?”钟浩一边擦手一边看似随意地问道。
“不……不清楚,好像……好像是厂办那边有什么文件要问询吧。”办事员含糊其辞,不敢看钟浩的眼睛。
钟浩不再多问,心中却已提高了警惕。他整理了一下衣服,沉稳地走向办公大楼。
李怀德的办公室里,气氛确实有些不同往常。李怀德本人坐在办公桌后,眉头微蹙,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旁边还坐着一位戴着眼镜、表情严肃的中年干部,是厂党委办公室的刘干事,负责纪检和信访这一块。
“钟浩同志来了,坐。”李怀德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语气还算平和,但少了往日的热情。
“李主任,您找我?”钟浩平静地坐下,目光扫过旁边的刘干事。
“嗯。”李怀德清了清嗓子,似乎有些难以启齿,看了一眼刘干事。
刘干事会意,推了推眼镜,打开手里的笔记本,语气公式化地开口:“钟浩同志,今天请你来,主要是想了解一下你近期的一些工作情况。根据群众反映,你近期多次在上班时间离厂,前往第三纺织厂等外部单位从事技术活动。有没有这回事?”
钟浩心中冷笑,果然来了。他面色不变,坦然承认:“有这回事。第三纺织厂的设备故障,影响了市里重要的生产任务,轻工局王处长通过私人关系请求技术支持,我认为这属于兄弟单位之间的正常技术协作,有助于维护我厂与上级单位及兄弟厂矿的良好关系。此事在离厂前,我已向李主任做过口头报备。”他说着,目光看向李怀德。
李怀德连忙点头:“啊对,是有这么回事。钟顾问是跟我提过。”他试图缓和气氛,“这也是为了工作嘛。”
刘干事却不依不饶,继续问道:“那么,在进行这些‘技术协作’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收取额外报酬或好处的情况?比如,现金、物资,或者某些承诺?”
这话问得就相当直接了。李怀德的脸色也有些不好看,这种问题一个处理不好,就是大麻烦。
钟浩早就料到会有此一问,心中早有准备。他反而笑了笑,语气轻松却带着一丝锐利:“刘干事,您这个问题很关键。技术协作,尤其是解决这种紧急难题,耗费心神精力。对方表示谢意,也是人之常情。”
刘干事眼神一凝,笔尖停在了笔记本上。
钟浩话锋一转:“不过,我所有的对外技术活动,都是以红星轧钢厂技术顾问的身份进行的。任何形式的谢意或报酬,如果涉及实物或资金,我认为都应当视为对厂里技术输出的回馈。因此,轻工局王处长那边出于感谢协调提供的一些用于技术研发的稀缺实验材料和零件,我已经全部登记造册,移交厂技术科仓库入库了。相关清单和入库手续,李主任和赵主任应该都过目签字了。如果需要,我现在就可以去取来。”
他顿了顿,看向李怀德:“李主任,是吧?”
李怀德猛地想起来,确实有这么回事!当时钟浩是拿着单子来找他签过字,说是轻工局支援的试验品,他当时正为550改造成功高兴,也没细看就签了!原来根子在这里!
“对对对!有这事!你看我这记性!”李怀德一拍脑袋,立刻来了精神,底气也足了,“刘干事,这事我知道!那些材料零件都在库里呢!钟顾问这是公私分明,不仅给厂里解决了大麻烦,还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资源!这是功劳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