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技术攻坚展宏图 小人作祟暗波生
秋意渐深,四合院里的那几棵老槐树落叶纷飞,更显萧瑟。然而,院中的人心却比这天气更加寒凉几分。阎解成最终还是被街道民兵带走了,虽然钟浩的话起了作用,没被重判,但十五天的“学习班”和街道一个月的义务劳动是跑不掉的。这对于好面子、算计了一辈子的阎家来说,无疑是公开处刑,脸面丢尽。
阎埠贵仿佛一夜之间彻底蔫了,往日那精光四射、时刻盘算的小眼睛变得浑浊无光,见了人总是下意识地躲闪,连最爱去的门口“视察”也省了,整日窝在家里长吁短叹。三大妈更是哭肿了眼睛,见了钟浩不再是哀求,而是带着一种复杂的、不敢流露的怨怼,仿佛儿子的倒霉全是钟浩不肯“全力相帮”所致。
院里的其他禽兽,如贾张氏、秦淮茹之流,倒是乐得看阎家笑话,但兔死狐悲之下,对钟浩的忌惮也更深了一层。她们清晰地认识到,这个年轻人不仅手段狠辣,心思更是深沉莫测,能在谈笑间轻易决定他家的祸福。易中海和刘海中试图重整“大爷威信”的几次全院大会,也开得索然无味,应者寥寥,大家的目光有意无意地总会瞟向钟浩那紧闭的房门。
钟浩乐得享受这份扭曲的“宁静”。他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轧钢厂和自身的“技术宏图”上。
轻工局王处长那边果然守信,第一批报酬物资——几种特种合金钢的小样、一批高精度轴承和部分稀缺的电子元件——很快就通过特殊渠道送到了钟浩在轧钢厂的小仓库。摸着那些冰凉却代表着工业力量的金属和零件,钟浩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这些都是他未来计划的基石!
他立刻行动起来。利用“厂技术顾问”的身份和赵主任的全力支持,他在机修车间隔出了一个小小的、相对独立的“技术试验区”。虽然简陋,但意味着他拥有了专属的研发空间。
第一个目标,他锁定在了那台已然焕然一新的550轧机上。成功的改造只是第一步,他要做的是深度挖掘其潜能,并验证【中级机械理论】中的几个前沿设想。
他开始对轧机的控制系统进行精细化调试和数据采集。【微型实验室】全力运转,模拟着不同参数下的轧制效果和能耗情况。【专注力提升】被动让他能够长时间保持高度集中的状态,处理海量数据而丝毫不觉疲惫。
几天后,他拿出了第一份优化方案——一套基于现有设备条件,通过修改传动比和优化加热炉温控曲线,旨在进一步提升轧制精度和降低能耗的改进措施。
当他把方案放到赵主任桌上时,赵主任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数据和曲线图,眼睛都直了。
“小钟……这……这还能优化?不是已经很好了吗?”赵主任感觉自己的技术认知有点跟不上节奏。
“还有潜力。”钟浩语气平淡,指着图纸上的几个关键点,“这里,传动效率还有百分之三左右的损失;这里,加热炉的能源利用率偏低。调整后,预计整体效率还能提升两个百分点,吨钢能耗下降百分之五。”
两个百分点!百分之五!赵主任倒吸一口凉气。这对于一台大型设备来说,已经是极其可观的数字了!这钟浩的脑袋到底是怎么长的?
没有丝毫犹豫,赵主任立刻拍板:“干!就按你说的办!需要谁配合,直接调!”
改进方案的实施比预想的还要顺利。钟浩亲自守在车间,指挥若定。工人们现在对他已是心服口服,令行禁止。新的参数被输入,设备经过微调后再次启动。
结果甚至比钟浩预料的还要好!轧制出的钢材质量更加稳定均匀,电表转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慢了一小格!
消息传出,再次震动全厂!李怀德高兴得合不拢嘴,直呼捡到了宝。钟浩“技术之神”的名声更加响亮。
然而,在这片技术突破的喜悦中,钟浩并未放松警惕。他始终记得那个技术科郭技术员探究的目光,以及许大茂那未得逞的阴谋。
他暗中留意着郭技术员。发现此人平时沉默寡言,工作也算认真,但似乎对厂里的人际关系和政治动向格外敏感,经常有意无意地打听领导们的行程和喜好,尤其对李怀德和厂党委书记的动态格外关注。而且,钟浩隐约感觉到,自从自己从轻工局回来后,郭技术员打量自己的次数似乎变多了,那眼神不再是单纯的好奇,更像是一种评估和……记录?
钟浩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他利用【初级心理学应用】默默观察着,暂时按兵不动。他知道,狐狸尾巴总会露出来的。
相比之下,许大茂的举动就更加直白和拙劣了。
或许是上次农机厂挖坑失败心有不甘,又或许是看到钟浩愈发风光嫉妒得发狂,许大茂又开始上蹿下跳。
他不敢再直接找钟浩麻烦,便开始在厂里散布一些阴恻恻的流言蜚语。
先是故意在食堂“闲聊”,说什么“年轻人升得太快未必是好事,根基不稳容易摔跟头”、“技术再牛也得讲政治,不能只专不红”之类的酸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