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技术突破与意外赏识
轧钢厂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染料风波持续发酵,如同一片浓重的乌云笼罩在厂区上空。生产线上,那批等着染色的援外劳保服半成品堆积如山,像一片沉默的控诉。三车间主任急得嘴角起泡,一天往采购科跑八趟。厂务会上,质疑和压力不断向钟浩涌来,连杨厂长看他的眼神都带上了几分审慎和焦虑。
李怀德的余孽们暗中窃喜,崔明亮之流上蹿下跳,拼命将“工作失误”往“严重失职”甚至“以权谋私”的方向引导,试图借此东风将钟浩彻底掀翻。
然而,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钟浩却展现出了远超年龄的沉稳和高效。他一边顶着压力,配合厂里的内部调查(主要是走流程,他早已将关键证据握在手中),另一边,他的反击早已悄然展开。
意识空间中,他迅速调出系统界面。 【启动紧急物资搜寻。目标:替代染料,性能不低于酞菁蓝B,耐洗耐晒,颜色匹配度90%以上。可用渠道:韩春明网络。】
几乎在他指令发出的瞬间,系统便罗列出数条通过韩春明关系网可以触达的潜在货源信息,并附带了详细的质量评估、价格区间和运输时间预测。其中一条来自上海某家合资染料厂的信息引起了他的注意——一种新开发的改良型靛蓝染料,各项性能指标甚至略优于酞菁蓝B,因为推广初期,价格反而更具优势,且上海那边正好有一批库存可以紧急调拨。
“就是它了!”钟浩目光一凝,立刻通过加密渠道联系上了韩春明。
“春明,立刻联系上海的王经理,就是他上回想推销的那个改良靛蓝,对,有多少要多少!用最快的方式发过来,走特殊通道,运费加急算我的!”钟浩的语气果断而迅速。
“明白,浩哥!放心,保证三天内到货!”韩春明感受到钟浩话语中的急迫,毫不含糊,立刻行动起来。他那张早已编织好的关系网高效运转起来,上海的货当天晚上就装上了北上的火车。
与此同时,钟浩在厂里并未闲着。他亲自跑到三车间,与老师傅和技术员一起,拿着替代染料的样品(系统提供的微小样本)进行紧急测试。调色、试染、水洗、暴晒……一系列测试下来,结果令人惊喜!这种改良靛蓝的效果甚至比原定的酞菁蓝B还要好,颜色更饱满,色牢度更高!
“钟科长!这染料……哪搞来的?太好了!”三车间老师傅激动地说。
钟浩只是淡淡一笑:“只要能解决问题就好。立刻调整工艺参数,准备大批量投产!”
三天后,当一整批优质的改良靛蓝染料如期运抵轧钢厂仓库时,所有等着看笑话的人都傻了眼。尤其是崔明亮,看着那堆成小山的染料桶,脸色如同吃了苍蝇般难看。他无论如何也想不通,钟浩是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从千里之外的上海搞到这批质量更好、价格更低的替代品的!
生产危机瞬间解除。生产线再次轰鸣起来,而且因为染料性能的提升,最终产品的质量反而超出了预期。
消息传到厂部,杨厂长长舒了一口气,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当着众多中层干部的面,重重拍了拍钟浩的肩膀:“好!钟浩同志!力挽狂澜!我就知道你不会让大家失望!这次不仅没有耽误生产,还提升了产品质量,立了大功!”
之前那些质疑的声音,瞬间烟消云散,转而变成了各种惊叹和恭维。钟浩用实实在在的能力,狠狠回击了所有诋毁,他的威信不仅没有受损,反而因此更加牢固。崔明亮等人如同霜打的茄子,彻底蔫了,暂时不敢再兴风作浪。
然而,钟浩的脚步并未停下。厂里的斗争和父母的安危像两副重担压在他心头,他需要将这种压力转化为更强大的动力。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厂区角落那个属于他的秘密基地——废料库旁的小工作室。
那里,停放着那台由他亲手组装、并在之前化解过一次危机的手动压力机。但它的功能还比较单一。钟浩的脑海中,不断回闪着系统提供的那些未来简易机械图纸,一个改进方案越发清晰。
他要让这台压力机变得更强,不仅能压制废料块,还能直接利用废料,生产出有用的零件!
接下来的几个夜晚,当四合院禽兽们还在为粮食勾心斗角时,钟浩的小工作室里,灯火通明。他利用之前收集的各种“废料”——高强度合金钢边角料、报废的轴承、还有那几台苏制老机床,在系统的精确指导和【机械臂虚影】的辅助下,开始了精密的加工。
切割、打磨、钻孔、热处理……每一个步骤都要求极高的精度。汗水浸透了他的工装,机油弄脏了他的手臂,但他眼神专注,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他将简单的杠杆结构,改造为更省力、压力更稳定的丝杠驱动;他手工打磨出了一套可以快速更换的简易冲压模具,模具的型腔正是厂里最急需的几种标准件——垫圈、开口销、小型铆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