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反击许大茂,粮票断供计划
染料风波的舆论风暴在轧钢厂内疯狂席卷,矛头直指采购科,最终汇聚于钟浩一身。李怀德的残存势力上蹿下跳,试图将“工作失误”炒作成“严重失职”,甚至暗指其中存在利益输送。厂务会上,气氛凝重,杨厂长的脸色很不好看。
然而,处于风暴眼的钟浩,却在最初的愤怒和因父母之事带来的焦虑之后,迅速沉淀下来,变得异乎寻常的冷静。他没有急于辩解,也没有慌乱地去找领导哭诉,而是第一时间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反锁了房门。
意识沉入系统界面。 【启动深度事件回溯分析。目标:染料采购被骗事件。关联人物:小张、许大茂、崔明亮及所有间接接触者。时间范围:过去两周。】
庞大的数据流在虚拟屏幕上飞速滚动、交叉比对。系统强大的运算和监控能力,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小张与许大茂“偶遇”谈话的录音片段(虽环境嘈杂但关键词清晰)、许大茂与那个“胡经理”在河堤下密谋的模糊影像(通过卫星视角和唇语解析还原了部分内容)、崔明亮在不同场合散布谣言的记录、甚至那笔预付款流出后不久,许大茂账户里多出的一笔不明来源的小额“好处费”……所有的碎片证据,被系统一丝不苟地搜集、整理、串联,形成了一条清晰无比的证据链。
幕后黑手,直指许大茂!崔明亮则是重要的帮凶和内部策应!
“果然是你这条瘸不了的毒蛇!”钟浩眼中寒光凛冽。但他并没有立刻发作。直接将证据抛出去,固然能洗清自己,但最多让许大茂再挨个处分,甚至可能因为证据来源难以解释而打草惊蛇,让李怀德的其他余孽隐藏得更深。
他要的不是简单的澄清,而是彻底的反击!要打蛇打七寸,要让他们自食恶果,内部瓦解!
一个更为精准、也更解气的计划在他脑中迅速成型——釜底抽薪!
他深知,许大茂这种小人,以及与他勾结的贾家,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最大的命门就是粮食!他们就像吸血鬼,依附在集体身上,靠着厂里的供应和各种占便宜的手段吸血而活。一旦断了他们的“血源”,恐慌和内讧就会自然产生。
时机也恰到好处。年关刚过,春荒将至,各地的粮食供应本就开始趋紧,厂里的粮站也接到了上级要求“勤俭节约、精细管理”的通知。
钟浩立刻以采购科长的身份,召集粮站和后勤相关人员进行了一次“内部工作会议”。会议上,他表情严肃地传达了上级精神,然后提出了几点“合理化建议”:
“同志们,目前全国粮食形势都比较紧张,我们要带头响应号召,把好粮食进口和分配关。我建议:第一,近期所有职工粮票的补发、兑换,必须严格审核,理由不充分、手续不全的一律暂缓,防止虚报冒领;第二,食堂、粮站产生的残次品粮食(如略有霉变的陈粮、加工碎米等)的处理,必须建立新台账,集体讨论决定用途,不得再由个人随意申领;第三,对于部分历史上有过……嗯,不良记录,或者近期需要重点关注的职工家属,”他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众人,看似无意地补充了一句,“比如像许大茂同志家,情况比较特殊,他爱人不在我们厂,粮食关系复杂,要多加审核。这些都要列入重点审核名单,确保每一粒粮食都用在刀刃上。”
他这番话,冠冕堂皇,完全符合政策要求,挑不出任何毛病。但落在具体执行人耳朵里,意味就深长了。尤其是最后那句看似关心实则划线的“重点审核”,立刻被心领神会。
命令被迅速执行。粮站和后勤的工作人员虽然不知道内情,但钟科长新官上任,又深得杨厂长器重(尽管目前有麻烦,但谁能说得准?),他的指示自然被不折不扣地执行下去。
政策的收紧,像一道无形的闸门,缓缓落下。而这股寒意,最先感受到的,便是四合院里那些指望着厂里粮食过日子的住户,尤其是贾家和许大茂家。
贾家一直是“困难户”,秦淮茹工资低,孩子多,平时就指望着能多领点补助,或者能从食堂、粮站弄点别人看不上的残次品粮食贴补家用。许大茂虽然是个放映员,但他媳妇没有工作,又因为他之前出事,各种补贴被砍了大半,日子也紧巴巴的。
这天,秦淮茹照例想去粮站问问这个月有没有碎米糠麸可以领,却被工作人员客气地挡了回来:“秦师傅,不好意思,现在有新规定,这些东西要统一处理,不能个人领了。”
她又想去补领几斤粮票(借口孩子长身体不够吃),对方却要求她提供详细的说明和车间证明,流程繁琐,而且暗示“不一定能批”。
同样,许大茂的妻子去领粮票时,也被告知“需要额外审核”,让她“回家等通知”。
这点微妙的变化,经由阎埠贵那张“包打听”的嘴,经过一番添油加醋的“解读”后,迅速在四合院里发酵、变形,传播成了骇人听闻的消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