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谣言再起与技术铺垫
腊月将至,北风刮在脸上像小刀子似的。四合院里的水管子冻得梆硬,得用开水浇半天才能淌出细溜溜的冰水。天气冷得邪乎,人心里的那点阴私算计,却像灶膛里没捂灭的柴火,时不时就要冒点呛人的烟。
那层薄冰般的“平静”,到底还是被戳破了。
源头自然是那几个不甘寂寞的。许大茂自从废了一条腿,成天窝在家里,对着空荡荡的裤管和再也不能人道的下身,心里的毒汁日夜熬煮,越发浓稠。他不敢再明着找钟浩麻烦,但那口恶气不出,简直比死了还难受。
贾张氏则是又怕又恨。怕的是钟浩那神鬼莫测的手段,恨的是秦淮茹去了澡堂,工资少了,补贴没了,家里的嚼谷一下子紧张起来,连带着她的止疼片都快断顿了。她把这一切都归咎于钟浩,若不是他,自家怎么会落到这步田地?
一个阴损的废人,一个怨毒的老婆子,凑在一起,还能有什么好话?
于是,在一些傍晚时分,当院里没什么人时,许大茂就会拄着拐,鬼鬼祟祟地溜达到贾家窗外。贾张氏则会揣着个暖水袋,假装出来倒炉灰,两人就在那背风的墙角根,压低声音,交头接耳。
“……准是养了小鬼!不然哪能那么邪性?又是粘鼠板粘手,又是粮票拼字,还能让老太太我……我那样!”贾张氏声音沙哑,带着刻骨的怨毒,“你没见他那脸,白净得不像个男人,眼神瞅人冷飕飕的,保不齐就是被什么东西上了身!”
许大茂阴恻恻地附和:“可不嘛!张大妈,您说得在理!我琢磨着也是!您想啊,他爹妈是干啥的?西北那边……哼,听说尽是些见不得光的研究,跟鬼神打交道的也不少!指不定就传了什么邪门玩意儿给他!要不然,他能弄来那些好东西?苏联表?鲜猪肉?您见谁家有这本事?”
“就是!就是!”贾张氏如同找到了知音,越发来劲,“得跟院里人都说说,提防着点!离他远点!免得被吸了阳气,倒了霉运!”
这些荒诞不经的污蔑,如同带着病毒的跳蚤,从这阴暗的角落悄无声息地蹦跶出去,在四合院乃至胡同里慢慢扩散。
“听说了吗?东厢房那个,会邪术!” “怪不得呢,我说许大茂和贾家怎么那么倒霉……” “哎呀,我可不敢跟他说话了,吓人……” “以后他家门口得绕着走……”
流言蜚语,像冬天的雾霾,无孔不入,粘腻地附着在空气里。虽然没人敢当面说什么,但钟浩能清晰地感觉到,那些躲闪的目光,那些背后突然压低的声音,那些刻意保持的距离。
阎埠贵鬼头鬼脑地跑来,把他听到的风言风语添油加醋地汇报了一遍,最后小心翼翼地问:“钟浩,他们说的……不能是真的吧?”眼神里半是恐惧半是探究。
钟浩只是冷冷地瞥了他一眼:“三大爷,您也是读过书的人,这种无稽之谈也信?有空琢磨这些,不如想想怎么把解成兄弟管教好,别再去厂后墙根‘做大生意’了。”
阎埠贵顿时吓得脸一白,屁都不敢再放一个,灰溜溜地跑了。
陈雪茹也听到了些风声,担心地来找他,秀眉紧蹙:“浩子,院里那些人嘴太碎了!净胡说八道!要不要我……”
钟浩打断她,笑了笑,眼神却沉稳如磐石:“跳梁小丑,狗急跳墙罢了。让他们说去,翻不起什么浪。你那边一切照旧,专心做我们的‘生意’,别的不用操心。”
他确实没把这些低级手段放在眼里。用谣言攻击?这恰恰说明了对手的无能和黔驴技穷。在这个一切都要讲“科学”和“进步”的年代,这种封建迷信的流言,根本上不了台面,只要没有实质证据,最多只能恶心一下人。
他的注意力,早已投向了更深远、更实在的地方。
轧钢厂废料库,几乎成了他的第二个工作室。那台T-54坦克残骸和几台苏制机床,如同沉默的巨兽,陪伴着他。
系统的奖励和日常签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机械原理手册】、【初级钳工技能】、各种零部件的图纸……这些知识如同养分,被他这个来自未来的机械工程师迅速吸收、融会贯通。
他盯上了那些堆积如山的废旧金属。李怀德批准的“废料回收计划”给了他绝佳的掩护。他开始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借助那几台还能勉强运转的苏制机床——车床、铣床、钻床,以及系统空间里的一些精密工具,对着图纸,一点点地加工、组装。
过程并不轻松。很多零件需要手工打磨修正,精度要求高的地方,他甚至需要动用【实时监控】的微观视野和机械臂虚影进行辅助操作。冰冷的金属部件在手中一点点成型,齿轮咬合,杠杆联动……
几天后,一台结构紧凑、造型古朴甚至有些粗糙的手动压力机,静静地矗立在废料库的角落里。它是用报废的液压缸底座、加固的工字钢框架、自制的模具以及各种修复加工的零件组装而成的。虽然简陋,却凝聚了这个时代难得的机械智慧和钟浩带来的超前理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