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阎解成的歪心思
轧钢厂的俄语风波,如同在钟浩本就神秘的履历上,又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在厂里,提起采购科的钟浩,人们不再仅仅视其为“有门路的采购员”或“偶尔能解决技术难题的能人”,更多了几分“深藏不露的文化人”的敬畏。能看懂天书般的俄文技术资料,这在普通工人和干部眼中,几乎是等同于那些留过洋、戴着金丝眼镜的老总工一般的存在。
这种无形的声望,如同水波纹般扩散,自然也影响到了四合院里的生态。院里的人们虽然不懂什么俄语技术,但他们看得懂风向,听得懂议论。连厂里的大领导都点名要培养的人,其分量自然不言而喻。钟浩在家门口那辆崭新的永久自行车,此刻在众人眼中,不再仅仅是“阔气”的象征,更带上了一层“前途无量”的光环。
阎埠贵这几日心里就跟揣了只兔子似的,七上八下。他自诩为院里最有文化、最懂算计的人,可钟浩这接连不断的表现,一次次地冲击着他的认知。先是技术,后是俄语,这小子到底还藏着多少本事?他越发觉得钟浩深不可测,叮嘱家人没事少往钟浩跟前凑,生怕一不小心得罪了这尊未来的“真神”。
然而,阎家并非铁板一块。阎埠贵的二儿子,阎解成,年纪比钟浩小几岁,刚顶替母亲进了街道一家纸盒厂当学徒工,正是心思活络、渴望往上爬却又找不到门路的年纪。
阎解成不像他爹那样精于隐忍和长远算计,他更浮躁,更急功近利。他看着钟浩年纪轻轻就混得风生水起,要技术有技术,要外语有外语,厂里器重,连自行车都骑上了,心里是又羡又妒。他也想巴结上有本事的人,也想找条捷径,快速改变自己学徒工的身份和微薄的收入。
以前,他觉得院里最有本事的是易中海和刘海中,一个是八级工,一个是七级锻工,还都是院里的大爷。他也曾试图讨好过,但易中海眼里只有养老和贾家,刘海中则只喜欢别人捧他的官架子,对他这种小学徒工根本看不上眼。
现在,一个更年轻、似乎潜力更大、而且就住在眼前的“潜力股”出现了——钟浩!
阎解成的心思活泛开了。他觉得,钟浩再厉害,那也是一个人住,总需要个跑腿打杂、传递消息的人吧?自己要是能靠上去,哪怕只是帮着做点小事,混个脸熟,将来钟浩发达了,手指缝里漏点好处,也够他受用的了。而且,钟浩看起来不像易中海和刘海中那么爱摆架子,说不定更好接近?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就如同野草般在阎解成心里疯长。他开始有意无意地在前院晃悠,寻找着能和钟浩“偶遇”并搭上话的机会。
这天傍晚,钟浩推着自行车回到院里,刚把车在门口停好,阎解成就从自家门里钻了出来,脸上堆着略显生硬和刻意的笑容。
“浩哥,下班了?”阎解成凑上前,语气带着几分谄媚。
钟浩看了他一眼,对这个阎埠贵的二儿子没什么太深印象,只知道是个有些油滑、眼高手低的年轻人。他淡淡点了点头:“嗯。”
“浩哥,您这车真亮堂!永久牌的,咱们院头一份!”阎解成没话找话,伸手想去摸车把,又觉得唐突,缩了回来,“我帮您擦擦车吧?这天儿灰大。”
说着,也不等钟浩同意,就从窗台上抓起一块不知道干什么用的旧抹布,就要往车座上招呼。
“不用了。”钟浩伸手拦住了他,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我自己来就行。”
阎解成的动作僵在半空,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但很快又挤出笑容:“浩哥您别客气,这点小事我来就行!以后您有啥跑腿的、费力气的话,尽管吩咐我!我年轻,有力气!”
钟浩心中冷笑。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阎解成这点小心思,在他面前如同透明的一般。想巴结自己?无非是看中了自己如今展现出的“价值”,想从中分一杯羹,或者借势牟利。
若是平时,钟浩根本懒得搭理这种趋炎附势之辈。但此刻,他心中微微一动。阎解成这种角色,固然令人厌烦,但也并非全无用处。他心思活络,喜欢打听,在院里人缘虽然不怎么样,但正因为其地位不高,反而容易听到一些上层面人物不太在意、或者不愿意亲自去打听的“底层消息”和“闲言碎语”。
自己虽然不惧院里这些禽兽,但若能多一个了解他们动态的“信息源”,似乎也不是坏事?至少,可以知道这些人在背后又在琢磨什么坏水。而且,利用得好,说不定还能通过阎解成,给阎埠贵或者其他什么人,传递一些自己想要传递的“信息”,或者制造一些小小的麻烦。
一个“反向利用”的计划,在钟浩脑中初步形成。
他没有立刻拒绝阎解成的讨好,但也没有表现出热情,只是依旧保持着淡淡的疏离,说道:“擦车就不必了。不过,你既然有这份心,以后院里要是有什么新鲜事,或者听到什么有意思的话,倒是可以跟我说说,就当解闷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