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签到!俄语基础
许大茂被发配去扫厕所的消息,如同腊月里最后一阵凛冽的寒风,吹遍了四合院的每个角落,带来一阵快意的战栗后,便迅速被新的生活琐事所覆盖。院里的人们茶余饭后议论了几天,见许大茂果真每天灰头土脸、臊眉耷眼地提着扫帚粪勺出门,也就渐渐失了兴趣。毕竟,各家的日子还要继续,算计着柴米油盐,应对着寒冬腊月,才是正经。
钟浩乐得清静。少了许大茂这只苍蝇在耳边嗡嗡,连空气都似乎清新了不少。他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了自身的“修炼”之中。白天在轧钢厂,他依旧是那个精明能干、偶尔能解决技术难题的采购员,凭借着扎实的工作表现和几次“立功”积累的资本,他在科里乃至厂里的地位越发稳固。科长甚至私下暗示,等过了年,厂里可能有人事调整,采购科副科长的位置,他很有希望。
但钟浩的目光,并未仅仅局限于此。他深知,在这个年代,尤其是在重工业领域,技术才是真正的硬通货和晋升的阶梯。采购工作固然能积累人脉和资源,但终究偏向于流通和管理,难以触及核心。他来自未来的机械知识是他的底牌,但需要与这个时代的具体技术体系相结合,才能发挥最大效用。
而在这个全面学习“老大哥”的时期,苏联的技术资料、设备图纸,无疑是获取先进技术知识的最重要渠道。然而,一道巨大的障碍横亘在面前——语言。
厂里技术科资料室确实有一些苏联的技术手册和图纸,但大多只有零星的中文注释,或者干脆就是纯粹的俄文原版。能看懂的人寥寥无几,仅限于几位早年留学苏联或者受过专门培训的老工程师。普通技术人员,包括资料室的管理员老王,面对那些密密麻麻的斯拉夫字母和复杂的专业术语,也只能望洋兴叹。
钟浩之前去资料室借阅,也多是看那些为数不多的中文译本或者国内自行编写的技术刊物。对于那些俄文原版资料,他虽然凭借未来的知识能猜出一些图表和公式的意思,但具体的文字说明、工艺参数、注意事项等关键信息,却如同天书,严重限制了他对知识的汲取。
“必须掌握俄语,至少是工业俄语的基础!”这个念头在钟浩心中愈发强烈。这不仅是为了看懂现有资料,更是为了未来可能接触到的更多、更核心的苏联技术。掌握了这门语言,就相当于打开了一座巨大的技术宝库,能让他的“技术立身”之路走得更快更稳。
然而,学习一门语言,尤其是在这个资源匮乏、没有系统学习途径的年代,谈何容易?找老师?厂里那几位懂俄语的老工程师,个个都是宝贝疙瘩,忙得脚不沾地,哪有空教他一个采购员?去夜校或者找教材?且不说有没有,时间和精力也是问题。
就在钟浩为此事暗自筹划,考虑是否要通过系统想想办法,或者寻找其他隐秘途径时,一个意想不到的契机,伴随着熟悉的系统提示音,到来了。
这天下午,钟浩去厂部办公楼送一份采购计划汇总表。办完事,他习惯性地在办公楼里转了转,看看有没有适合“签到”的地点。办公楼他来过多次,大多签到获得的都是一些办公用品、普通票据或者少量现金,价值不大。
当他路过厂办旁边那间挂着“外文资料阅览室”牌子的房间时(这房间平时基本锁着,很少有人进出),心中微微一动。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站在门口,心中默念:“系统,签到。”
【叮!签到成功!地点:红星轧钢厂外文资料阅览室。检测到环境特殊性,奖励品质提升。获得:【工业俄语基础词汇手册(系统优化版)】。相关知识已直接灌注,请宿主自行熟悉掌握。】
一股清凉的、带着奇异秩序感的信息流,如同涓涓细流,瞬间涌入钟浩的脑海!没有丝毫不适,反而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大量的俄文字母、基础语法结构、以及成百上千个与冶金、机械、机械加工、材料等相关的专业词汇、常用短语、句型,如同原本就储存在他记忆深处一般,变得清晰可辨,理解通透!
他甚至能下意识地在心里默念出一些简单的句子,比如:“Это чертеж。”(这是图纸。)“Станок тре6ует ремонта。”(机床需要维修。)“Какой это материал?”(这是什么材料?)
虽然距离流利听说还有差距,但阅读和理解技术文献的基础,已然在短短瞬间被打下!这比他预想中任何学习方式都要高效、彻底!
钟浩强压下心中的狂喜,面色平静地离开了办公楼。直到回到采购科自己的座位上,他才仔细“翻阅”着脑海中那本无形的“词汇手册”。
手册内容极其精准和有针对性,完全围绕工业领域,省去了大量日常生活用语,直指核心。而且系统优化过的记忆方式,让他对这些词汇和语法规则的理解远超普通学习,仿佛已经练习过千百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