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官场剧本:说错一句,万劫不复! > 第161章 一本尘封的账本,红星厂的“死亡笔记”

###

那句轻声的、近乎于托付的问话,在堆满了金属模型的房间里轻轻飘荡,却又重若千钧。

“你真的……能把这些事,写出来?”

万宝路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地盯着林默,像一个即将溺死的人,抓住了最后一根浮木。他既渴望这根浮木能救他上岸,又害怕它只是一根一触即断的稻草,会让他沉得更快。

林默没有立刻回答“能”或者“不能”。他知道,对于一个被现实彻底击碎过的人来说,任何轻易的承诺,都是一种廉价的敷衍,甚至是一种侮辱。

他将目光从万宝路那张憔悴的脸上移开,环视着这间堪称“机械神殿”的屋子,声音平静地开口:“写出来,只是第一步。关键是,写成什么样,以及,写给谁看。”

万宝路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答案。

林默继续说道:“如果只是写一篇报道,发在杂志上,控诉红星厂当年的技术路线之争,痛斥管理层的短视。那最多,也就是在圈内激起一点水花,成为老工程师们酒桌上的又一个谈资,然后迅速被人遗忘。这种文章,对您是一种消费,对现实,毫无意义。”

这番话,冷静得近乎于冷酷,却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切开了万宝路心中那点不切实际的幻想。

万宝路自嘲地笑了笑,眼中的光芒又黯淡了几分,身子重新瘫软回椅背上。“是啊……有什么用呢?人家现在是省里鼎鼎有名的明星企业家,是领导们的座上宾。我呢?我只是一个躲在老鼠洞里,连太阳都不敢见的失败者。拿什么跟人家斗?”

他的语气里,充满了被岁月磨平棱角后的无力与认命。

“所以,不能写成一篇报道。”林默的声音陡然变得有力,“要写成一份,只有特定的人才能看到的‘内参’。一篇不谈情怀,不谈历史,只谈数字,只谈事实,只谈国有资产是如何被一步步掏空、流失的调查报告。”

“一份……能直接放在省委领导案头上的报告。”

“省委领导?”万宝路像是听到了天底下最好笑的笑话,干笑了两声,“年轻人,你太天真了。你知道李建国那张关系网,织得有多大吗?他的根,早就不是扎在土里了,是扎在钢筋水泥里,扎在每一个你想不到的角落!你这报告,别说送到领导案头,恐怕连你们单位的大门都出不去,就被人当废纸给处理了。”

“我不需要挖断他所有的根须。”林默迎着万宝路怀疑的目光,眼神锐利如鹰,“我只需要找到他的主根,那条最粗、最见不得光的根。然后,用一把足够锋利的斧子,当着所有人的面,一斧子,把它砍断。”

“剩下的,自然会有人帮我们收拾。”

房间里,再次陷入了沉默。

万宝路怔怔地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他不过二十五六岁的年纪,戴着一副斯文的眼镜,看起来像个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可他说出的话,却带着一种与年龄完全不符的老练与狠辣。那不是初生牛犊的莽撞,而是一种经过精密计算后,对局势的绝对掌控。

他忽然觉得,自己这十几年,可能真的在洞里待得太久了。外面的世界,什么时候出了这样一个“怪物”?

万宝路盯着林默看了足足一分钟,仿佛要用目光把他灵魂的每一寸都扫描一遍。最终,他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整个人身上那股颓然的死气,被一种决绝的、近乎于疯狂的气息所取代。

他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动作之快,让那把老旧的椅子发出了痛苦的“嘎吱”声。他没有再看林默,而是径直走向房间的角落,那里立着一个顶天立地的玻璃柜,里面陈列着他最得意的作品——那台1:10比例复刻的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的变速齿轮箱。

他没有去欣赏模型,而是蹲下身,将手伸进了玻璃柜最下方的底座。他在里面摸索了片刻,只听“咔哒”一声轻响,底座侧面一块不起眼的木板,竟然弹开了一个暗格。

林默的瞳孔微微收缩。他没想到,这间屋子里最关键的秘密,竟然藏在最耀眼的荣耀之下。

万宝路从那个狭小的暗格里,吃力地拖出一个长方形的铁盒子。那盒子已经锈迹斑斑,边角被磨得发亮,上面挂着一把小巧但看起来异常坚固的铜锁。

他将铁盒“哐当”一声放在了中央的工作台上,震得那些精密的工具都跳了一下。然后,他从脖子上拽出一根红绳,绳子的末端,挂着一枚已经氧化发黑的钥匙。

他的手,在插入锁孔的时候,微微有些颤抖。这十几年来,他每天对着这个盒子,却一次都没有打开过。这里面装的,是他的执念,是他的心魔,也是他为自己准备的、同归于尽的棺材。

“咔。”

锁开了。

万-宝路掀开盒盖,一股尘封已久的、纸张和墨水混合的味道扑面而来。盒子里面,没有金银珠宝,只有几本厚厚的、用牛皮纸做封面的账本,静静地躺在那里。

账本的封面已经泛黄、卷边,但上面用钢笔书写的字迹,却依旧清晰、刚劲。

《红星机械厂生产物料领用(原始)记录簿(1998-2002)》

《红星机械厂财务科(内部)往来账目(1998-2002)》

……

“这些,是红星厂真正的账本。”万宝路的声音沙哑,像是在介绍一件出土的文物,“不是后来交给审计、做给外人看的那套‘化妆本’。这里面,记录了当年每一颗螺丝钉的采购价,每一滴润滑油的去向,每一笔见不得光的‘技术攻关费’到底进了谁的口袋。”

他伸出枯瘦的手指,轻轻抚摸着其中一本账本的封面,眼神复杂到了极点。有怀念,有愤怒,有不甘,也有一丝如释重负。

“当年,我是总工程师,管着全厂的技术和生产。所有车间的物料领用,所有新设备的采购申请,最后都要经过我这里签字。李建国他们玩花样,做两套账,一套用来应付检查,一套,才是他们自己看的真账。他们以为我这个搞技术的,就是个书呆子,不懂里面的门道。”

万宝路说到这里,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属于技术宅的骄傲弧度。

“他们忘了,我这辈子,打交道最多的,就是数字。一个齿轮的模数差了0.01毫米我都能算出来,一本账上的数字是真是假,我会看不出来?”

“厂里的会计老张,是我带出来的徒弟,也是个硬骨头。他偷偷地,把这套真账的底子,一笔一笔地抄录了下来,藏在了我这里。后来……后来他出车祸死了。我知道,不是意外。”

说到最后一句,他的声音平静得可怕。

林默的心,猛地沉了下去。他终于明白,这几本账本的分量,远比他想象的要重得多。这上面沾着的,不只是墨水,还有人命。

万宝路将其中一本账本推到了林默面前。

“李建国最大的功绩,不是把红星厂搞上市,而是通过一次所谓的‘管理层收购’,用白菜价,把红星厂最优质的资产,装进了他自己的口袋。他对外宣称,收购的是一个连年亏损、濒临破产的烂摊子,他自己是临危受命、挽救了几千工人的英雄。”

“你翻开这一本,第73页。”

林默依言,伸出手,翻开了那本尘封的账册。他的指尖能感觉到纸张的粗糙与脆弱。

第73页,记录的是1999年的一次“资产处置”。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以“技术落后、无法维修”为由,作价三十万,打包处理德国进口高精度卧式镗床三台、数控滚齿机两台……接收单位:江州建国机械配件公司。

而在这行字的旁边,是万宝路用红笔写下的一行小字批注。

“放屁!这五台设备,刚过三年质保期,累计开机时间不超过八百小时,精度磨损低于千分之二!三十万?买个零件都不够!当时这批设备的采购价,是八百万马克!”

林默的呼吸,骤然停滞。

八百万马克,在当年,几乎是天文数字。就这样,被以三十万人民币的“废铁价”,卖给了李建国自己注册的私人公司。

这已经不是侵吞国有资产了,这是光天化日之下的抢劫!

林默继续往下翻,一页,又一页。

“报废”的进口特种钢材,转手就出现在了李建国公司的新产品里。

“无法攻克”的技术专利,被以一块钱的象征性价格,“转让”给了李建国请来的“技术顾问”。

一本账,就是一部触目惊心的红星厂“死亡史”。

而那个亲手导演了这一切的李建国,如今,正顶着“国企改革先锋”、“明星企业家”的光环,在省城呼风唤雨。

这本账,不是账本。

是李建国的催命符,是红星厂上千名下岗职工的血泪书。

林默缓缓合上账本,抬起头,重新看向万宝路。

万宝路也在看着他,那双浑浊的眼睛里,有一种托付身后事般的决绝与平静。

“这东西,能让他死。”

他停顿了一下,一字一句地补充道。

“也能让你死。”

“现在,它是你的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