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白话文:三命通会全集 > 第254章 功侔造化

白话文:三命通会全集 第254章 功侔造化

作者:陈缘字长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9 22:04:16

一个人本命的纳音五行,若生存在缺乏生气的地方,却能得到救助,并且在往来之间重新在本位恢复旺盛,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比如,假设辛酉年出生的人遇到癸卯年(的干支),或者癸卯年出生的人遇到辛酉年(的干支)。

这是因为辛酉年的纳音五行属木(石榴木),而酉在地支五行中属金,木处于金的方位就如同被困在“金乡”,但遇到癸卯年(纳音五行属金,金箔金),金能在酉位(金的本位)重新旺盛,而木也能在卯位(木的本位)重新旺盛,两者往来互换,形成相生相济的态势,所以称为“吉会”。

又有说法称:“辛酉年的木属于‘失位之木’(因酉为金位,木居金位为失其本位),只有遇到癸卯年的金,才能刚柔相济(癸卯为阴金,辛酉为阴木,阴阳调和)。得到这种格局的人,会文采出众、聪慧敏捷,必定能在科举考试中高中高科。”

比如前朝的穆宗皇帝,八字为丁酉、癸卯、癸卯、辛酉;严嵩阁老的八字为庚子、己卯、癸卯、辛酉,都是符合这种格局的例子。

翻译说明:

1. 纳音五行:古代用天干地支组合成六十甲子,每一组对应一种“纳音五行”,如辛酉属“石榴木”,癸卯属“金箔金”。

2. 无气之地:指五行在十二地支中处于衰绝状态(如木在酉为“绝”地)。

3. 往来复旺:辛酉(木)与癸卯(金)互换方位,金在酉位得旺,木在卯位得旺,形成“金生水、水生木”的循环救助。

4. 刚柔相济:癸卯为阴金(柔),辛酉为阴木(柔),阴阳协调,不偏不亢。

5. 巍科:指科举高中,如进士科的前列名次。

6. 历史人物举例:穆宗(明穆宗朱载坖)与严嵩的八字是否属实需考证,但原文以此为例说明格局的吉利性。

总结:本章节主要讲了。

《三命通会》中的“功侔造化”是一种基于纳音五行的特殊命理格局,其核心在于通过干支间的五行互换归旺,实现命运的逆转与升华。

以下是其主要内容的系统总结:

一、核心定义与基本逻辑

“功侔造化”指本命纳音处于衰绝无气之地,但通过其他干支的救助,使五行之气往来互换并复旺于本位,从而形成“刚柔相济、各得其位”的吉局。

其核心逻辑在于:

纳音五行的特殊性:以纳音五行为基础,突破正五行的生克规则,强调干支组合的纳音属性与十二长生位的互动关系。

动态平衡机制:通过时柱或其他干支的“旺气”激活全局,形成五行的循环相生,弥补本命纳音的衰颓。

二、具体配置与典型案例

1. 入格条件

本命纳音无气:如辛酉(石榴木)生于金旺之地(申酉月),木气衰绝。

他柱救助:得癸卯(金箔金)时柱,金旺于酉,木旺于卯,形成金木互换归旺的吉会。

刚柔相济:辛酉之木困于金乡,得癸卯之金复旺于酉,木复旺于卯,实现金生水、水生木的循环。

2. 典型案例

明穆宗朱载坖:八字为丁酉、癸卯、癸卯、辛酉。

日时柱癸卯(金箔金)与辛酉(石榴木)互换归旺,形成“功侔造化”,主大贵。

严嵩阁老:庚子、己卯、癸卯、辛酉,日时柱同样符合“功侔造化”,主功名显赫。

全红婵:辛酉日生,时柱癸卯,纳音石榴木与金箔金互换归旺,契合“功侔造化”,主事业鼎盛。

三、理论依据与哲学内涵

1. 纳音五行的流转规则

强调纳音五行的独立性:如庚申辛酉石榴木虽干支纯金,但纳音属木,需结合其他纳音五行(如金箔金)实现“脱去本性而互换归旺”。

十二长生位的关键作用:木旺于寅卯,金旺于申酉,需通过干支组合使五行之气各居其旺位,形成“功侔造化”。

2. 刚柔相济的辩证关系

辛酉之木为“失位之木”,需癸卯之金的“刚”来济其“柔”,二者相互助益,成就“文明俊敏,决取巍科”的命格。

这种配置体现了阴阳调和的哲学思想,强调五行的动态平衡与相互转化。

3. 时柱的枢纽地位

时柱代表“归宿”与“晚年成就”,其纳音五行的旺衰直接影响全局。

例如,癸卯日辛酉时,时柱辛酉金生水,激活全局气数。

四、实际应用与命理推演

1. 大运流年的辅助作用

需结合大运流年的生扶,若行东南木火运助其旺气,则格局更显尊贵;若逢金水运克制,则需通过修德化解。

例如,辛酉人得癸卯时,若大运见寅卯木或申酉金,可强化“互换归旺”的效果。

2. 与其他格局的叠加效应

若同时入“三合见三奇”“日精月华”等格局,可进一步提升贵气。

例如,癸卯日辛酉时,若年月柱见乙丙丁三奇,则主大贵。

3. 德行与命理的结合

万民英主张“命理需结合德行”,认为即使格局尊贵,若命主骄纵无德,仍可能招致祸患。

例如,辛酉人若修德养性,可避免“锋芒毕露”的弊端。

五、学术价值与历史影响

1. 对传统命理学的创新

“功侔造化”突破了子平命理单纯以正五行取格的局限,融合纳音五行、神煞配置与大运流年的动态分析,成为研究特殊命局的典范。

其理论被后世命理学者广泛引用,如清代《四库全书》评价《三命通会》“总汇诸家,兼收并蓄”,而“功侔造化”正是这种包容性的体现。

2. 争议与局限性

纳音五行的复杂性:纳音规则晦涩,不同流派对“互换归旺”的界定存在差异,导致实际应用中易生歧义。

宿命论与自由意志的冲突:尽管强调“修德可移”,但格局仍以先天命局为基础,对“人力改变天命”的论证较为薄弱。

总结

“功侔造化”是《三命通会》中极具特色的命理概念,其核心在于通过纳音五行的互换归旺激活全局气数,实现命运的逆转。

这一理论既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观察(如五行生克、纳音流转),也暗含了“刚柔相济、绝地逢生”的哲学智慧。

尽管其方法论存在争议,但其对特殊命局的探索为后世命理学提供了重要参考,至今仍具学术价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