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 > 第5章 除鬼遭弑

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 第5章 除鬼遭弑

作者:孤鹤啸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19:58:20

当夜,刘子业宿在竹林堂的偏殿,怀中搂着新从民间强纳的美人。堂外竹影婆娑,映在窗纸上如鬼影晃动,烛火被风一吹,忽明忽暗地舔着帐幔。他正把玩着美人鬓边的珠花,忽然觉得帐外有黑影一闪,带着浓重的血腥气。

“谁?”刘子业刚要呵斥,帐帘已被一股蛮力掀开,一个浑身血污的女子僵立在榻前,长发黏腻地贴在脸上,遮住了半张脸,露出的右眼圆睁着,眼珠浑浊如死鱼,厉声道:“你悖逆不道,残害忠良,**宫闱……你活不过明年!”女子的声音像是从生锈的铁器里挤出来的,每说一个字,便有血沫从嘴角滴落。

最后几个字砸在刘子业脸上,带着滚烫的腥气。他吓得“嗷”一声从榻上弹起来,慌乱中抓起枕边的羊脂玉枕砸过去,玉枕却穿透那鬼影,“哐当”一声撞在柱上,摔出一道裂纹。再看时,帐帘垂落如初,女子早已不见,只有空气中残留着淡淡的血腥味。

刘子业后背的冷汗瞬间浸透了寝衣,黏在身上冰凉刺骨。他指着帐外尖叫:“来人!都给朕进来!”十几个宫女宦官慌忙涌入,见他赤着脚缩在榻角,脸色惨白如纸,忙不迭地跪了一地。“守在这里,谁敢动就砍谁的头!”刘子业声音发颤,却仍强撑着威严。那夜,他睁着眼坐到天亮,耳边总回荡着女子的诅咒,连美人的软语温存都消不去半分恐惧。

次日,他强打精神在后宫巡视,试图用权势压下心头的惊悸。行至月华门时,瞥见廊下有个扫地的小宫女,梳着双丫髻,眉眼间竟与梦中女鬼有三分相似,尤其是那微微上挑的眼角,像极了那女鬼的怨毒的面目。“就是她!”刘子业像被踩了尾巴的猫,指着宫女尖声下令:“拖下去斩了!”

那宫女才十三岁,手里还攥着半湿的扫帚,闻言吓得瘫在地上,眼泪鼻涕糊了满脸:“陛下饶命!奴婢什么都没做啊!”侍卫哪里管她分辩,架起她就往刑场拖。女孩的哭喊声越来越远,像针一样扎在每个宫人心里,谁都知道,这不过是暴君迁怒的牺牲品,下一个或许就是自己。

哪知当夜,那女鬼竟来得更凶。刘子业刚合上眼,就见帐前立着个无头女子,脖颈处的断口血肉模糊,腔子里的血汩汩往外冒,染红了满地金砖。“我与你无冤无仇……”女子的声音从腔子里传出,沉闷如瓮鸣:“你却无端杀我……我已诉于上天……今夜便来取你狗命!”说罢,她竟弯腰捡起滚落在脚边的头颅,狠狠朝刘子业掷来!

那颗头颅“呼”地飞来,眉眼正是白日里被杀的小宫女,双目圆睁,嘴角还挂着未干的泪痕。刘子业吓得“啊”一声惨叫,眼前一黑,直挺挺地昏了过去。宦官们慌作一团,掐人中、灌参汤,折腾到三更才把他弄醒。醒来后,他浑身瘫软如泥,连手指都动不了,接连喝了三壶烈酒,牙齿仍抖得咯咯作响,眼前总晃着那颗带血的头颅。

窗外的竹影又在晃动,这次,刘子业是真的怕了。他知道,自己欠下的血债太多,那些冤魂,怕是真的要索命来了。

他再也坐不住,连夜传召巫师入宫。那巫师围着刘子业跳了一通“驱邪舞”,手脚乱挥,嘴里念叨着谁也听不懂的咒语,时而往刘子业身上洒符水,时而烧几张黄纸。符纸燃烧的青烟里,他瞥见刘子业抖得像筛糠的手,心里已然有了计较。

舞毕,巫师“噗通”一声跪倒,额头抵着地面,故作高深道:“陛下,臣观天象,察气脉,您这是被无数冤魂缠身啊!那些枉死的魂魄怨气太重,已凝成厉鬼,若不及时镇压,恐有性命之忧!”

刘子业闻言,膝盖一软差点跪下,抓住巫师的胳膊急问:“那该如何是好?快救救朕!”

巫师眼珠一转,慢悠悠道:“需在竹林堂设坛驱鬼。这里是厉鬼聚集之地,正好一网打尽。只是切记,驱鬼时万万不可带护卫,因为阳气太重会惊走鬼神,反让它们怀恨在心,日后作祟更凶。陛下只需带些巫师彩女,以阴气引鬼,再亲自持弓射之,定能根除祸端。”

这番话正中刘子业下怀,他既想除鬼,又怕护卫在场显得自己胆怯。“好!好!就依你说的办!”他忙不迭地应着,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当即命人设坛,恨不得连夜就去斩尽厉鬼。

巫师偷偷抬眼,见刘子业已是方寸大乱,额上青筋突突直跳,连端茶的手都在发抖,嘴角不禁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他不过是市井里混饭吃的骗子,这“驱鬼之法”全是胡诌,什么“阴气引鬼”“阳气冲煞”,不过是看刘子业胆小如鼠,故意编出来哄骗赏赐的话。他哪里知道,这随口扯的谎,竟真成了送刘子业上黄泉路的催命符。

这些时日,刘子业因猜忌滥杀,朝堂早已成了人间炼狱。尚书左丞江智渊只因劝他“少杀无辜”,便被他逼得投湖自尽;南平王刘铄的侍读,不过是替主子说了句公道话,就被活活钉在城墙上。朝臣们上朝时,个个揣着毒药,生怕一言不合便招来横祸。为保性命,刘子业特意提拔了宗越、沈攸之、谭金、童太一四人做直阁将军,充当贴身护卫。这四人皆是沙场厮杀出来的狠角色,尤其沈攸之,连亲手闷死亲叔父沈庆之的事都做得出来,对刘子业更是唯命是从。刘子业赏赐他们豪宅美妾,甚至让他们亲手折磨宗室。宗越曾按住刘彧的头往泥里按,谭金曾用鞭子抽得刘休佑皮开肉绽。靠着这层“血盟”,四人成了他最锋利的刀,也让他越发有恃无恐,却不知群臣的怨怼早已像堆在干柴上的火星,只待一阵风便能燎原。

湘东王刘彧便是那举火之人。他被囚在宫中的日子里,日日对着墙壁磨指甲,指甲缝里总嵌着泥垢,那是被刘子业扔进泥坑时沾上的。他借着送饭的老宦官,偷偷联络了阮佃夫。阮佃夫是东宫旧人,去年因给刘休仁送了块御寒的棉絮,被刘子业用鞭子抽得皮开肉绽,肋骨折了三根,至今阴雨天还疼得直不起腰。两人又拉上李道儿,他兄长原是御史,只因弹劾刘子业宠信奸佞,便被拦腰斩断,尸首喂了狗。他们在食盒底层藏纸条,用炭笔在菜叶子上写密信,字里行间全是血与火的誓言。

后来,寿寂之也揣着半只耳朵来了。他原是禁军统领,因在朝堂上怒斥刘子业“禽兽不如”,被刘子业亲手剜掉了左耳,伤疤从鬓角一直拖到下巴,像条扭曲的蜈蚣。“我这条命早就不是自己的了。”寿寂之摸着伤疤冷笑,眼里的狠劲吓住了所有人。“只要能杀了这昏君,我碎尸万段都心甘情愿。”他们又悄悄联络了侍卫姜产之、淳于文祖,姜产之的弟弟被刘子业当作“活靶”射死,淳于文祖的妻子被召入宫中后便没了音讯。一群被仇恨绑在一起的人,像埋在宫墙下的炸药,只等引线点燃。

驱鬼那日,刘子业穿了件绣着北斗七星的法衣,领口袖口滚着金线,走起路来叮当作响。他带了男女巫师、数百彩女,连亲姐山阴公主都缠着要来,她刚被封为会稽长公主,头上插着刘子业新赐的七尾凤钗,笑盈盈地挽着他的胳膊,浑然不知死神已在竹影里藏好。建安王刘休仁、山阳王刘休佑被勒令在前头开道,两人低着头,袍袖下的手紧紧攥着,眼光却不停的乱瞟。

队伍行至竹林堂时,晨露还挂在竹叶上,沾了些在刘休仁的靴尖。他悄悄抬眼,望见堂后闪过一个熟悉的身影,是姜产之,正朝他比了个“万事俱备”的手势。刘休仁喉结滚了滚,低下头继续往前走,耳后已沁出冷汗。

因信了巫师“不可带护卫”的鬼话,又觉得“女鬼柔弱”不足为惧,刘子业竟没召宗越、沈攸之几人随行。左右侍从都是些宦官宫女,连个能提刀的武士都没有。

队伍浩浩荡荡开到竹林堂时,夕阳已斜斜挂在西山顶上,将半边天都染成了血色。风穿竹林,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极了那日宫女们临死前的哭嚎。地上的光影被竹叶切割得支离破碎,斑驳陆离间,竟与上次堂内未擦净的血迹重叠,看得人心里发毛。

巫师们早摆好了法坛,篝火“噼啪”燃着,把周围人的脸映得忽明忽暗。巫师披散着头发,手里摇着铜铃,围着篝火跳起了诡异的舞步,嘴里念叨着谁也听不懂的咒语。他时而抓起朱砂往空中洒,红粉簌簌落下,像极了飞溅的血珠;时而拿起纸人往火里扔,纸人蜷曲着化为灰烬,青烟里仿佛飘着细碎的哭骂声。

“陛下,该您射鬼了!”巫师突然跪倒,声音嘶哑的说道。

刘子业早已按捺不住,接过侍卫递来的雕弓,抽出三支金簇箭。他学着狩猎的模样,对着虚空拉满弓弦,“嗖”地射出第一箭,箭尖擦过竹梢,惊起几只夜鸟,扑棱棱地撞进暮色里。“看你们还敢作祟!”他得意地大笑,又连射两箭,一箭钉在堂柱上,箭羽嗡嗡颤动;一箭扎进土里,溅起细小的尘烟。

侍从们见状,也跟着乱射一通。箭矢有的穿透竹叶钉在竹节上,有的歪歪扭扭扎进草丛,还有的竟险些射中彩女,惹得一阵尖叫。可彩女们哪敢露半分不满,慌忙挤出笑脸欢呼:“陛下神箭!恶鬼尽除!”那虚情假意的声音在竹林里回荡,衬得四周越发阴森。

折腾了半个时辰,巫师突然高举双手,大喊一声:“成了!”随即领着众人齐刷刷跪倒,额头紧紧抵着地面,像是在朝拜无形的鬼神:“启奏陛下,恶鬼已被尽数射杀!从此宫中再无作祟之事!”

刘子业听得心花怒放,把弓往地上一扔,拍着巴掌笑道:“好!好!快摆宴!奏乐!朕要与长公主好好庆贺!”

很快,侍卫们抬来了案几,摆上了美酒佳肴。丝竹声起,管乐悠扬,本该是欢庆的场面,可风吹过竹林的呜咽声总混在乐声里,像有无数冤魂在暗处窥视。刘子业却毫无察觉,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眼里满是得意。他以为自己真的降服了鬼神,却不知真正的索命厉鬼,已在竹影深处握紧了刀。

丝竹声起,酒菜上桌,刘子业正要举杯,忽然听见堂外传来纷乱的脚步声。那声音急促而沉重,绝不是宫女宦官的轻步,倒像是……带刀的武士。

他心头猛地一跳,抬头望去。只见竹林堂的朱门被人一脚踹开,木屑飞溅中,寿寂之带着十几个侍卫冲了进来。为首的寿寂之裸着右臂,狰狞的刀疤在火光下泛着油光,手里的环首刀沾着夜露,刀锋映出他眼底的疯狂。“刘子业!你的死期到了!”他嘶吼着,声音震得烛火乱晃。

“护驾!快护驾!”刘子业吓得金樽脱手,酒液泼在锦袍上,烫得他一哆嗦。他慌忙去摸腰间的弓箭,可手抖得像秋风中的落叶,连箭囊的带子都解不开。旁边的山阴公主尖叫着躲到案下,凤钗刮掉了几颗珍珠,滚落在地发出细碎的响。

寿寂之等人已杀到近前,刀风裹挟着杀气扑面而来。刘子业情急之下抓起一支箭,胡乱搭在弓上射出去,那箭却歪歪扭扭,竟射中了旁边的彩女。彩女“啊”地惨叫一声,鲜血从胸口涌出,溅在刘子业的法衣上,像朵骤然绽放的妖花。

刘子业再也顾不上体面,转身就往后堂钻。他踩着散落的酒菜,踢翻了案几,玉碗碎了一地。建安王刘休仁、山阳王刘休佑早趁乱溜出堂外,巫师们抱着头往竹丛里钻,彩女们的哭喊声、侍卫的怒喝声、刀剑的碰撞声搅成一团,比任何驱鬼仪式都更像炼狱。

“哪里逃!”寿寂之大步流星追上来,靴底碾过地上的血迹,发出黏腻的声响。刘子业慌不择路,被门槛绊倒在阶下。

他挣扎着想爬起来,后颈却被寿寂之踩住。“你这昏君,也有今日!”寿寂之的刀高高举起,月光透过竹叶照在刀上,亮得刺眼。刘子业转过头,眼里满是惊恐,嘴唇哆嗦着想说什么,却只发出“嗬嗬”的哀鸣。

刀落,血溅。十七岁的躯体抽搐了几下,便再也不动了。那双总是盛满暴戾与戏谑的眼睛圆睁着,仿佛到死都不敢相信,自己会被曾任意打骂的侍卫斩于刀下。

寿寂之提起滴血的头颅,转身对堂内喊道:“我等奉太皇太后密旨,诛杀狂主!无关人等退避,概不追究!”话音刚落,姜产之、淳于文祖等人便欢呼起来,声音撞在竹林里,惊得夜鸟扑棱棱飞起,遮暗了半片天。

当夜,太极殿的烛火亮到天明。王公大臣们拥着湘东王刘彧,看着他穿上绣着日月星辰的龙袍。刘彧的手还在抖,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那龙袍的重量,压得他想起被扔进泥坑的午后,想起木槽里馊饭的酸臭,想起刘休仁那句“等皇子降生再杀猪庆贺”的屈辱。他一步步踏上丹陛,台阶上的月光像层薄霜,映着他脸上的泪,是哭,也是笑。

翌日,太皇太后的懿旨传到会稽长公主府:“会稽长公主与废帝**,秽乱宫闱,即日赐死。”山阴公主闻言瘫倒在地,最终饮毒酒而亡。

收殓刘子业尸骸时,已是第三日。竹林堂的血迹早已发黑,野狗在竹丛里留下啃噬的痕迹,那具躯体被拖出来时,胳膊少了半截,脸被啃得模糊不清。刘彧依蔡兴宗之言,让人用草席裹了,葬在秣陵县南的乱葬岗,那里埋着饿死的乞丐、处死的罪犯,如今又多了个曾不可一世的皇帝。连块墓碑都没有,只在入土时,落了几滴冷雨。

湘东王刘彧站在太极殿的高台上,望着南方,久久不语。他知道,刘子业死了,但这南朝的乱局,才刚刚开始。青州的沈文秀还握着兵权,江州的刘子勋已竖起反旗,朝堂上的血迹未干,宫墙下的冤魂未散。这乱世的疮疤,却不是一场政变就能抚平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